第十三章 内能 全章习题课件 人教版(2024) 九年级全册(共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 内能 全章习题课件 人教版(2024) 九年级全册(共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21 18:44:13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第1课时 内能(1)
要点梳理
考点精练
1.定义:构成物体的______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__与__________的总
和叫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__,机械能的单位是______,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所有
动能
分子势能
焦耳
焦耳
焦耳
1
2
3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______。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_、______、
_______等有关。
(1)温度: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温度降低,内能
______;
(2)质量:同种物质的物体在温度、状态均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
物体,内能大;
(3)物体的内能与其材料和状态也有关;
(4)同一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
(5)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
内能减少。
内能
温度
质量
体积
增大
减小
1
2
3
3.机械能和内能:一个物体的机械能______为0,但内能________为0。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可能
不可能
1
2
3
知识点 内能的定义
【典例1】 物体的内能是指( )
B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
B.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C.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
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
解题分析:根据内能的定义可知,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
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
1
2
2
3
3
4
5
【变式训练】
1.刚出炉的烤红薯浓香扑鼻,等一会儿烤红薯变凉后香气变淡,说明分
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温度为 的物体____(选填“有”或
“没有”)内能;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__________;由于分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分子势能。物体内所有以上两种能量的总
和叫做物体的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
温度

分子动能
内能
焦耳
1
1
2
2
3
3
4
5
知识点 物质内能的影响因素
【典例2】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在 以下时没有内能
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
内能大
1
1
2
2
3
3
4
5
【变式训练】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内能越大
B.温度相等的水和 水内能相同
C.南极是极寒天气, 的冰无内能
D.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能一定增大
3.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能。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就越____。此外,
内能还跟物体的体积、状态有关。例如:质量相同的 水蒸气的内
能______水的内能。 的冰____(选填“有”或“没有”)内能。


大于

1
1
2
2
3
3
4
5
知识点 易混淆的机械能与内能
【典例3】 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大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
解题分析: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
联系;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1
1
2
2
3
3
4
5
【变式训练】
4.有关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中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时,机械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的物体没有内能
D.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其内能却不为零
5.甲、乙两个相同的铁块,质量和温度相同,甲铁块静止在地面上,乙
铁块静止在 高处,则( )
A
A.甲、乙分子动能的总和一样大 B.乙比甲分子势能的总和大
C.甲、乙的机械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比甲大
1
1
2
2
3
3
4
5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 内能(2)
要点梳理
考点精练
一、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
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则它的内能______(______)。
增大
减小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__和________,且在改变物体的内
能上是______的。
做功
热传递
等效
3.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______差。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______热量,温度______,内能______;
低温物体______热量,温度______,内能______。
热传递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
放出
降低
减少
吸收
升高
增加
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
1
2
3
4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做功
4.做功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_,温度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______,温度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对外界做功
增加
升高
机械

减少
降低

机械
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
1
2
3
4
知识点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传递
【典例1】 关于内能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B.热传递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C.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唯一方式
D.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温度一定不同
解题分析: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
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低的部分。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变式训练】
1.下列实例中不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A.搓手会发热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饮料中加冰块 D.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2.如图所示,是过年期间小颖奶奶制作的“拔
丝香蕉”,闻起来香甜浓郁,这是______现象;
在制作的过程中,香蕉的内能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扩散
增大
热传递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知识点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
【典例2】 如图所示,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厚玻璃筒内的硝
化棉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压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B.压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筒内气体的内能
C.该实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筒内气体的内能
D.该实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硝化棉的内能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解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做功可以使内能
与机械能之间发生相互转化,因此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
功(如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
做功(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变式训练】
3.下列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D
A.冬天搓手取暖
B.压缩空气
C.下滑时臀部发热
D.加热一段时间
塞子飞出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4.把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座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
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使金属管
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金属
管的内能,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顶出,此时金属管内气体内能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做功
减小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知识点 认识热量
【典例3】 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热量。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改变内能的过程中,伴随着吸、放热的有______。
①弯折铁丝 ②加热牛奶 ③锻打铁器 ④敷冰块给高烧的人降温
②④
(2)把炽热的铁器放入冷水后,将发生热传递。铁器______热量,温
度______,内能______。
放出
降低
减少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3)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D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一杯水喝去一半后热量减少
C.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D.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减少越多,放出热量越多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解题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热传递发生的
条件是两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3)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4)热量
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
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变式训练】
5.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知识点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
【典例4】 有关物体的内能、温度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___。
的冰内能为零 ②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③物体的温度升
高,分子无规则运动一定更剧烈 ④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
但一定吸收热量 ⑤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⑥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
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⑧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的热量越多
⑨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⑩物体温度升
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②③⑨⑩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解题分析:(1)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分
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2)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3)热量是过程量,是热传递
过程传递能量的多少,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
间存在着温度差。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变式训练】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一块的冰熔化成 的水后,内能变大
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7.下列关于温度、做功、热传递、内能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且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会降低
C.物体内能增大了,一定吸收了热量,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D.一个物体温度没变,可能内能增大了,也可能内能减小了
D
1
1
2
2
3
4
3
5
4
6
7
8
8.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B.的水一定比 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1
1
2
2
3
4
3
5
4
6
7
8(共42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比热容(1)
要点梳理
考点精练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____________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
____________。
吸收的热量
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
焦每千克摄氏度
2.水的比热容 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质量为_____的水温度
___________________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若把水
倒掉一半,则它的比热容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升高(或降低)
不变
1
2
3
4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与物
体是否吸热(放热)、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形状等无关。不同的
物质,比热容一般______;同种物质______不同比热容也会不相同。
物质的种类
状态
不同
状态
4.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比较____,常用水来__________,作________。

调节温度
冷却剂
1
2
3
4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比较温度变化量
【典例1】 用功率、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比较水和食
用油的吸热能力。如图1所示,请回答:
(1)应控制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水和食用油的______(选填“质量”
或“体积”)相同;
质量
1
1
2
2
3
3
4
4
(2)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其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
_____;
吸收的热量相同
(3)小明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
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1温度计所示示数为____ ,小明最终通过实验汇
总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质量/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 最后温度/
水 100 25 3 50
食用油 100 25 3 75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68
水的吸热能力比油强
1
1
2
2
3
3
4
4
(4)下列与水有关的实例中,与结论得出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___;
D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5)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像是____。(选填“甲”“乙”或
“丙”)

1
1
2
2
3
3
4
4
解题分析:(1)在探究水与食用油吸热能力大小的实验中,需要控制
水与食用油的质量相等;
(2)选用功率、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
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3)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分析表
中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时间相
同),水的温度变化小,由 可知,水的比热容较大,即水的
吸热能力较大;
1
1
2
2
3
3
4
4
(5)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
(加热时间相同),水的温度变化小(即水升温较慢),故图中能合理
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像是乙。
1
1
2
2
3
3
4
4
【变式训练】
1.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
给水和食用油加热。
(1)实验前,小海应取初温和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进行实验,其采
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控制变量法
1
1
2
2
3
3
4
4
(2)小明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使
水和食用油____________相同;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其中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选填“”或“ ”)。
吸收的热量
1
1
2
2
3
3
4
4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比较吸收的热量
【典例2】 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质量相同的水和
煤油分别装入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
酒精灯同时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水和煤油
的温度。
1
1
2
2
3
3
4
4
物质 次数 质量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在安装、调整图一甲中的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
整固定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的位置。(均选填“A”或“B”);
B
A
1
1
2
2
3
3
4
4
(2)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__(选填“温度计的示数”
或“加热的时间”)来反映的;
(3)比较表格中1、2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
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格数据可知,小明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分析数据可知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
加热的时间
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加热时间(吸收热量)

1
1
2
2
3
3
4
4
解题分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
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2)我们使用相
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3)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就越多;(4)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加热时间长的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1
1
2
2
3
3
4
4
【变式训练】
2.琪琪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实验中,琪琪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______相同的水和花生油,
并选择两个规格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对两杯
液体加热;
质量
相同
1
1
2
2
3
3
4
4
(2)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
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
加热时间
转换法
(3)琪琪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加热时,物质的温度上升的更明显,说明 的吸热能力_____
(选填“强”或“弱”),此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关系是___
(选填“ ”“ ”或“”)。由图像可知 物质是____(选填“水”或“花生
油”);


1
1
2
2
3
3
4
4
(4)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由图像可知,花生油的
比热容是__________ ;
(5)若使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也相同,则应该适当减
小____(选填“水”或“花生油”)的质量。

1
1
2
2
3
3
4
4
知识点 比热容的概念
【典例3】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一杯热水与一桶冷水的比热容相同
D.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解题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反映了物体的吸热或放热能力。比热
容的大小与物体是否吸热(放热)、温度高低、质量大小等无关,与物
质的种类、状态有关。
1
1
2
2
3
3
4
4
【变式训练】
3.夏天在海边玩耍,感觉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的,这是因为在受到同
样的太阳光照射时,沙子与海水吸收热量______,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
的____(选填“大”或“小”),______的温度升高得更多。
相同

沙子
1
1
2
2
3
3
4
4
知识点 水的比热容应用
【典例4】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
A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给秧田里灌满水为秧苗保暖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解题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
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
或降低的温度少。
1
1
2
2
3
3
4
4
【变式训练】
4.如图所示是暖手宝和电暖器,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较____的液体,是
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放出更____的热量。电暖器充入的是比热容
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____。



1
1
2
2
3
3
4
4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2)
要点梳理
考点精练
一、比热容
1.公式:_ ________;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单位符号: ;
3.物理意义: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物体比热容越大,吸热能力越强)
(1)水的比热容是 ;
(2)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1
3
5
4.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1)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
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2)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
高慢(低),比热容大。
二、热量计算
5.热量的计算公式
(1)温度升高时用:________________。
(2)温度降低时用:________________。
(3)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__________。
6.符号及单位
:热量——焦耳 :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质量——千克 :末温——摄氏度() 初温——摄氏
度( )。
1
3
5
知识点 从图表图像中获得比热容的相关信息
【典例1】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水 水银
酒精 沙石 约
煤油 铝
冰 铜
1
1
2
2
3
3
4
4
5
5
6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同样阳光照射下,海水升温比沙滩快
D.的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
解题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各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冰的比热容
比水银的比热容大,故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根据
分析判断选项正误。

1
1
2
2
3
3
4
4
5
5
6
【变式训练】
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 ,根据表中数据和生活现
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水 铝
煤油、冰 铁、钢
砂石 约 铜
D
A.不同种类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
B.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C.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末温更低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
1
2
2
3
3
4
4
5
5
6
知识点 利用 及其变形式计算
【典例2】 [求吸、放热]质量为的鹅卵石从降到 ,
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解题分析:知道鹅卵石的质量、鹅卵石的比热容、鹅卵石的初温和末温,
利用放热公式 求鹅卵石放出的热量。
1
1
2
2
3
3
4
4
5
5
6
【变式训练】
2.用一台电取暖器给有 空气的房间加热。通电后取暖器的电热元
件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
增加的;一段时间后室温升高了 ,则空气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__。[设空气的比热容为
做功
1
1
2
2
3
3
4
4
5
5
6
【典例3】 [求物体的质量]寒冬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
,散热器中传递热量的介质选用水,是因为水的________比
较大;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流出的水温是 ,则每天
需要多少________ 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
比热容
解题分析:(1)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吸收
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
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知道水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初温和末温,根据
的变形公式求出每天需要水的质量。
1
1
2
2
3
3
4
4
5
5
6
【变式训练】
3.在冬天为了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需要供给 的
热量,若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 ,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
,则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 的水?[水的比热容是
解:由 可知,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水的质量:

答: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 的水。
1
1
2
2
3
3
4
4
5
5
6
【典例4】 [求物体温度的改变量]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 ,
初温为的水吸收热量后。
(1)其温度升高到多少?
解:由 得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

水的初温为,升高 ,
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并且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
所以水吸热后,温度为 ;
答:水的温度升高到 ;
1
1
2
2
3
3
4
4
5
5
6
(2)若这些热量被 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摄氏
度?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由 得铜块升高的温度:

答:铜块升高的温度为 。
解题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吸收的热量,利用
求水升高的温度,知道初温可求水的末温(注意水的末温为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2)已知铜的质量、比热容、
吸收的热量,利用 求铜块升高的温度。
1
1
2
2
3
3
4
4
5
5
6
【变式训练】
4.下表列举了部分物质的比热容。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水 铝
酒精 干泥土 约
煤油 铁、钢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带到房
屋中供人们取暖,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的性质;现有 的煤油
吸收了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将变化____ 。
比热容大
10
1
1
2
2
3
3
4
4
5
5
6
【典例5】 [求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
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吸收
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甲液
体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
果乙液体的质量为,初温为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
,吸收的热量为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

等于
小于
1
1
2
2
3
3
4
4
5
5
6
解题分析:(1)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
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后,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根据
比较得出甲、乙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2)已知乙液体的质量、比热容、吸收的热量,利用 求乙
液体的比热容。
1
1
2
2
3
3
4
4
5
5
6
【变式训练】
5.(1)质量为的某物质,加热它吸收的热量是 ,
温度升高了 。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解:该物质的比热容:

答:该物质的比热容为 ;
1
1
2
2
3
3
4
4
5
5
6
(2)某用户用天然气将的水从加热到 ,已知水的比热
容 。求这些水升高的温度和吸收的热量分别是
多少。
【答案】水升高的温度: ;
水吸收的热量:

答:这些水升高的温度和吸收的热量分别是、 。
1
1
2
2
3
3
4
4
5
5
6
6.如图所示是质量为 的某物质的温度随加
热时间的变化图像,前 它吸收的热量是
。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解:由图像可知,该物质 升高的温度:

由 得,该物质的比热容:

答:该物质的比热容为 。
1
1
2
2
3
3
4
4
5
5
6(共16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要点梳理
考点精练
1.常见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_________为单
位来量度。分子非常微小,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要使用__________
___观察,因此尘土飞扬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原子
电子显微镜
2.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______。
扩散
(1)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
②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2)大量事实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_,物质间
的扩散越____
(3)扩散现象发生的范围:扩散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和______之间。
无规则的运动
间隙
剧烈

气体
液体
固体
1
2
3
4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既存在____力,又存在____力。分子间的
引力和斥力__________。


同时存在
(1)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____,作用力表现为______;
(2)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____,作用力表现为______;
(3)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____,分子没有固定的______,
运动比较______;
(4)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______,彼此之间几乎没有________。

斥力

引力

位置
自由
很大
作用力
4.“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破裂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消失
1
2
3
4
知识点 物质的结构
【典例1】 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A.分子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B.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
D.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
解题分析: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运动情况决定了物质所处的状态。
1
1
2
2
3
3
4
5
4
6
【变式训练】
1.近年来,经常关注天气的同学应该对不陌生。 是指直径
的颗粒物,该颗粒物不易沉降,且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
质,___________, 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不是
1
1
2
2
3
3
4
5
4
6
知识点 分子热运动
【典例2】 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扩散的是( )
B
A.山村做饭时袅袅升入空气中的白烟
B.墨水滴在水中扩散
C.风将花粉吹到了人的鼻子里
D.雾气在森林中扩散
解题分析: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分子非常小,是肉眼看不见的,机械
运动和分子运动是有区别的,需与微小物体的运动区分开来。
1
1
2
2
3
3
4
5
4
6
【变式训练】
2.如图所示是一款 打印笔。在打印笔中装入塑
料条,接通电源加热一段时间后即可挤出热熔的胶
条,胶条在空气中迅速冷却变成特定的形态。加热
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一种______现象。温
度越高,气味越浓烈,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
规则运动越______,胶条被挤出后可以“粘”在一起,
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扩散
剧烈
引力
1
1
2
2
3
3
4
5
4
6
3.(1)图甲中酒精和 水混合后,总体积______(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
小于
间隙
(2)图乙中能闻到化学药品的味道,这是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
说明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图丁中两个铅块紧紧压在一起后能“粘”在一起,说明___________
___。
扩散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
分子间有引力
1
1
2
2
3
3
4
5
4
6
知识点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典例3】 如图是航天员桂海潮在太空“天宫课堂”上用水球“打乒乓球”
的视频截图。水能形成一个球而不会散开,其原理是( )
D
A.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具有斥力
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间具有引力
1
1
2
2
3
3
4
5
4
6
解题分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水
在空间站内处于失重状态,悬浮在空间站中的水呈球形,水能形成一个
球而不会散开主要是因为水球表面的分子之间的引力作用。
1
1
2
2
3
3
4
5
4
6
【变式训练】
4.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在包、煮、吃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物理
知识。吃饺子时,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这是______现象;包饺子时,
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扩散
引力
1
1
2
2
3
3
4
5
4
6
5.按要求完成填空。
(1)图甲中硫酸铜溶液与清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
1
2
2
3
3
4
5
4
6
(2)图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
数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的重力,这是因为分子
之间存在______;
大于
引力
(3)图丙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______(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小于
1
1
2
2
3
3
4
5
4
6
知识点 探究不同物质间扩散以及扩散与温度的关系
【典例4】 如图所示,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装入等量
的热水和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滴入等量的
红墨水,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只有
少量的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
B
A.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解题分析: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现象越明显。
1
1
2
2
3
3
4
5
4
6
【变式训练】
6.如图甲所示,社区工作人员喷洒消毒液,
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液味,能闻到消毒液的
气味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现象会______
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加剧
不同
(选填“加剧”或“减弱”)。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
速摄像机拍下打喷嚏的过程,如图乙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
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产生
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液滴向四周飞散与前述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实际上
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现象。
1
1
2
2
3
3
4
5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