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课 过零丁洋(导学案)
2022 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天祥的经历与写作背景。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
3、体会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
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
爱国情怀。
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4、背诵并默写全诗。
活动一:正音正字
干(gān)戈 寥(liáo)
活动二 :字词释义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起源于一部儒家的经典。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状元。
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干戈,两种兵器,
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
四周星: 四年。从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
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
元军所俘,囚于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
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
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活动三:积累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文天祥(1236年 6月 6日-1283年 1月 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青原区)人,南宋民族英雄,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
(1256 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
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
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2.写作背景
公元 1278 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
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
诗以明志。
活动四:诗歌朗读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活动五:疏通文意,把握主旨。
(一)全文翻译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祖
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
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
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
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
吧!
(二)课文主题
本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三)内容概括
1、首联:慨叹感伤
回忆往事:考中状元,步入仕途;组织义军,抗元四年。
2、颔联:悲哀凄凉
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3、颈联:孤苦不安
利用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
4、尾联:坚贞悲壮
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达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四件往事:
(1)首联:考中状元,步入仕途;组织义军,抗元四年。
(2)颈联:兵败惶恐滩;被俘经过零丁洋。
(四)写作特色
1、比喻:颔联
国家的山河支离破碎,好像狂风中飘飞的柳絮;个人命运坎坷,好像暴雨中时浮时沉的浮萍。以形象
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坎坷。
2、双关:颈联
利用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兵败后的惶恐,被俘后的孤
苦伶仃正好与地名暗合,反映了诗人极巧妙的艺术构思。
3、直抒胸臆、反问:尾联
以激励人心的议论和反问的语气,表达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五)名句默写
1、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诗中借用比喻,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5、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表现诗人誓死报国的崇高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逐渐消歇的战争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手法,把国家局势比作风中柳絮;把个人身世比作雨中浮萍。表现了国家支离破碎的惨状和
自己身世的坎坷。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结合,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担忧与悲叹。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巧妙地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了经历也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境遇的危苦。
4.颈联中的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诗人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
危苦,表达了对抗战局势的忧虑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哀怨。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充分体现了他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律 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
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
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 8句。如果仅 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 8句 ,即 10句以上的 ,则
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 8句完篇的律诗,每 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
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
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
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2.这是一首述志诗。有人说,诗的基调由悲郁转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
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体现了作者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同
意。诗的前三联高度概述了国家的艰危围厄和自己九死一生的悲愤抑郁之情,尾联则以磅礴的气势、高亢
的情调,表现出诗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炼字。“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留下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大丈夫自当取
义成仁,问心无愧!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取”字,简单、直接;
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取”和“照”二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
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感情基调的理解。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同意。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
由。首联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事起笔,极好
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颔联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
恸,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
感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以上六句,作者把
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
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开篇回顾了个人身世和自己的抗元斗争经历,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
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说明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
哀。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义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味十足,是诗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理想人生赞歌,读来令人荡气回
肠。
4.紧扣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说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答案】3.A 4.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真正的英雄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爱国
主义精神就是要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心里,当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要勇于担当、乐于奉献、
舍生取义。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句子鉴赏。
A.“诗人开篇回顾了个人身世和自己的抗元斗争经历,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有误。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句意是: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
四个年头。“四周星”是四周年,不是“星光”;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着深挚沉痛的感
情,富有艺术感染力;
故选 A。
4.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理解、诗歌主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意是: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真正的英雄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
永远照耀在史册上。该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
死观。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
义事业英勇献身。
爱国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对国家的无私奉献上。正如诗中的“丹心”所象征的,爱国者应有一颗赤诚之心,
愿意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付出个人的努力甚至牺牲。爱国主义精神还包含了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即使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也要保持乐观和信心,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国家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长足的进
步。“照汗青”意味着爱国者的行为和精神将被记录在历史之中。这种意识激励着人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
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为后人树立榜样。总之,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崇高的道德追求,
它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忠诚于国家,在行动上服务于国家,要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舍生取义。无论在哪个
时代,都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分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联的巧妙之处。
6.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5.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将昨日的惶恐、眼下的零
丁之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6.为了国家宁可死也决不投降的民族气节。
【解析】5.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要在把握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根据地名“惶恐滩”和“零丁洋”巧妙地融合了诗人的心境,文中用“惶恐滩头说惶恐”表现出诗人回忆
起当时的战乱和艰难处境,心中充满了惶恐和不安。用“零丁洋里叹零丁”描绘了诗人身处孤海,孤立无
援的孤独无助之感。这两个地名不仅描述了所经过的地理位置,更是将诗人的心境与这些地名巧妙结合,
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将昨日的惶恐和眼下的孤独之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分析。
根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可知诗人采用设问的方式指出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
的自然规律,表达了对死亡的坦然态度。这句诗中的“丹心”指赤诚之心,“汗青”指史册。诗人通过这
句表达了要用自己的忠诚为国家留下名垂青史的精神。诗人宁可牺牲生命,也要保持忠诚,决不向敌人屈
服,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这表明了诗人为了国家宁可死也决不投降的坚定信念和
舍生取义的决心。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说说本诗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原因。
8.本诗中的“山河”和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中的“山河”,内涵虽不同,表达的情感却相似,
请简要分析。
【答案】7.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报国的决心和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8.本诗中“山河”
指国家,杜甫诗中“山河”指山川河流等实际的自然景观。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势衰亡的忧虑(忧国伤时之
情)。
【解析】7.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题干要求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进行理解和赏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为: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
照史册。作者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和对忠诚的执着追求。所以,这句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抒发了诗人舍生取义、
视死如归的坚定决心和崇高气节。
8.本题考查对比阅读(情感理解)。
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思是:国都遭到侵略,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
木茂盛地疯长。“山河”指自然景观,这里写的是作者的亲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
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蕴含着诗人对
国势衰亡的忧虑。
本诗“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
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句中的“山河”指代国家,把它比作被风吹散的柳絮,蕴含着诗人对国
势衰亡的深切忧虑。可见两诗中的“山河”都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据此理解和概括回答即可。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永垂千古的爱国主义诗篇。
B.一二句,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C.五六句,“惶恐”“零丁”分别运用两次,语音双关,以地名凸显诗人内心的感受。
D.最后两句,笔势一转,诗人的情愫由洒脱转为沉郁,问叹死亡,忧愤难平。
10.从修辞的角度,简析画线句子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力。
【答案】9.D 10.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在旦夕的国家”比喻成“柳絮随风飘荡”,把“漂
泊坎坷的一生”比喻成“雨中的浮萍”,诗句生动,形象传神,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凄苦之情。
【解析】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D.有误,诗歌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
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达了诗人誓死为国捐躯,不畏强敌,慷慨
赴死,表达了他深沉的爱国之心与崇高的民族气节,最后两句气势磅礴,情调高昂。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而非“由洒脱转为沉郁,问叹死亡,忧愤难平”;
故选 D。
10.本题考查诗歌语句的赏析。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为: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
雨里的浮萍。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家破人亡
的凄凉状态。浮萍本就是孤苦无依的象征,而诗人又在“萍”字上加入“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风
飘絮”和“雨打萍”这两者在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比喻祖国大好山河的破碎和自己一生像浮
萍漂浮不定,言语之间流露出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据此概括回答即可。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全诗格调是沉郁悲壮的。
B.首联写诗人人生中两件大事:一是回顾身世,二是追述战斗生涯。
C.颔联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D.颈联用典型的经历展现诗人因自己遭遇危难而产生的害怕和痛苦之情。
12.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尾联。
【答案】11.D 12.采用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体现
他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或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或昂扬的斗志或崇高的民族气节)
【解析】1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D.“因自己遭遇危难而产生的害怕和痛苦之情”表述有误,颈联二句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
恐滩边忧国忧民,如今零丁洋上自叹伶仃,由此可知,颈联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
心灵;
故选 D。
12.本题考查诗句鉴赏。
“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
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
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
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借用反问,直抒胸臆,诗句中流露出对死亡的无畏,要用自己的对祖国的赤诚
之心照耀史册,进而表达了诗人誓死为国捐躯,不畏强敌,慷慨赴死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他深沉的爱国之
心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对《过零丁洋》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回顾了自己步入仕途的经历与起兵抗元之事。
B.颔联用典贴切,真实反映了国家民族的灾难和个人坎坷的经历,言辞凄楚。
C.颈联“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蕴含感彩,与诗人的心情构成双关。
D.尾联以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写出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直抒爱国之情。
14.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联。
【答案】13.B 14.比喻、对偶,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
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解析】1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颔联对仗工整,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比喻贴切,将国家命运和个
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表达了诗人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真实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但是并没有使用典故,选项表述有误。
故选 B。
14.本题考查对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
无根的浮萍,时起时沉。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
中浮萍。这句话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
家亡的悲哀,诗人悲叹自己坎坷的命运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心。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了诗人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难的国势比作风中的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的浮萍,形象地
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巧妙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惶恐”“零丁”是诗人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也是诗人
对前途的忧虑。
D.全诗前两联以叙述、描写为主,后两联以抒情、议论为主,作品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
16.请简析该诗尾联和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抒情方式上的区别。
【答案】15.D 16.该诗尾联直抒胸臆,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表达出诗人为正义事业视死如归,
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陆游的则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的梦想付诸梦境,
强烈地抒发了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D.有误,诗歌前两联以叙述为主,没有描写;
故选 D。
16.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
心映照史册。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此句慷慨陈
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这一
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
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意思是: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
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此句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现实的理想借助厮杀的梦境去实现,强烈
地抒发了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示 儿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请选出下面赏析中错误的一项( )
A.【甲】中“元”和“空”反衬出诗人“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痛心。
B.【甲】诗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
调是激昂的。
C.【乙】诗首联作者回顾了在国家危急关头起兵抗元和兵败被俘的经历,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
一起。
D.【乙】诗颈联运用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渲染了诗人所处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18.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甲】【乙】两首诗相同的抒情方式。
【答案】17.C 18.直抒胸臆。甲通过“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来直接抒发诗人临终前没有看见祖
国统一的悲怆(【甲】通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嘱托表现对祖国统一的期待。);乙诗尾
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解析】17.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意思是: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在频繁的抗
元战争中已经度过四年。两句诗叙写了“诗人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这
两件事,没有写“兵败被俘的经历”;
故选 C。
18.本题考查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指作者直接
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特点是简单明了,不讲究委婉含蓄。间接抒情包括因事缘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等,其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甲】诗抒情的诗句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句意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
“悲”字深刻又直接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乙】诗抒情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意是: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
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作者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
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在抒情方式上属于直抒胸臆。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两首诗相同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第 24 课 过零丁洋(导学案)
2022 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天祥的经历与写作背景。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
3、体会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
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
爱国情怀。
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4、背诵并默写全诗。
活动一:正音正字
干( )戈 寥( )
活动二 :字词释义
遭逢: 。
起一经:起源于一部儒家的经典。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状元。
干戈寥(liáo)落: 。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干戈, ,这里代
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
四周星: 四年。从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风飘絮: 。
雨打萍:比喻 ,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
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
元军所俘,囚于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
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零丁: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丹心: 。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
做杀青。这里特指 。
活动三:积累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文天祥(1236 年 6 月 6 日-1283 年 1 月 9 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青原区)人, 民
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
宝祐四年(1256 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
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
夫、张世杰被称为“ ”。
2.写作背景
公元 1278 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
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
诗以明志。
活动四:诗歌朗读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活动五:疏通文意,把握主旨。
(一)全文翻译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祖
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
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
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
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
吧!
(二)课文主题
本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三)内容概括
1、首联:慨叹感伤
回忆往事:考中状元,步入仕途;组织义军,抗元四年。
2、颔联:悲哀凄凉
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3、颈联:孤苦不安
利用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
4、尾联:坚贞悲壮
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达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四件往事:
(1)首联:考中状元,步入仕途;组织义军,抗元四年。
(2)颈联:兵败惶恐滩;被俘经过零丁洋。
(四)写作特色
1、比喻:颔联
国家的山河支离破碎,好像狂风中飘飞的柳絮;个人命运坎坷,好像暴雨中时浮时沉的浮萍。以形象
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坎坷。
2、双关:颈联
利用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兵败后的惶恐,被俘后的孤
苦伶仃正好与地名暗合,反映了诗人极巧妙的艺术构思。
3、直抒胸臆、反问:尾联
以激励人心的议论和反问的语气,表达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五)名句默写
1、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
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
3、诗中借用比喻,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诗句是: , 。
4、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 , 。
5、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 。
6、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 。
7 、 表 现 诗 人 誓 死 报 国 的 崇 高 爱 国 情 怀 与 坚 贞 的 民 族 气 节 的 名 句
是: , 。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颈联中的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律 诗
律诗是中国 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
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
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 8句。如果仅 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 8句 ,即 10句以上的 ,则
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 8句完篇的律诗,每 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
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
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
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2.这是一首述志诗。有人说,诗的基调由悲郁转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开篇回顾了个人身世和自己的抗元斗争经历,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
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说明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
哀。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义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味十足,是诗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理想人生赞歌,读来令人荡气回
肠。
4.紧扣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说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分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联的巧妙之处。
6.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说说本诗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原因。
8.本诗中的“山河”和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中的“山河”,内涵虽不同,表达的情感却相似,
请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永垂千古的爱国主义诗篇。
B.一二句,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C.五六句,“惶恐”“零丁”分别运用两次,语音双关,以地名凸显诗人内心的感受。
D.最后两句,笔势一转,诗人的情愫由洒脱转为沉郁,问叹死亡,忧愤难平。
10.从修辞的角度,简析画线句子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力。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全诗格调是沉郁悲壮的。
B.首联写诗人人生中两件大事:一是回顾身世,二是追述战斗生涯。
C.颔联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D.颈联用典型的经历展现诗人因自己遭遇危难而产生的害怕和痛苦之情。
12.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尾联。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对《过零丁洋》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回顾了自己步入仕途的经历与起兵抗元之事。
B.颔联用典贴切,真实反映了国家民族的灾难和个人坎坷的经历,言辞凄楚。
C.颈联“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蕴含感彩,与诗人的心情构成双关。
D.尾联以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写出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直抒爱国之情。
14.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联。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了诗人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难的国势比作风中的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的浮萍,形象地
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巧妙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惶恐”“零丁”是诗人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也是诗人
对前途的忧虑。
D.全诗前两联以叙述、描写为主,后两联以抒情、议论为主,作品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
16.请简析该诗尾联和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抒情方式上的区别。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示 儿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请选出下面赏析中错误的一项( )
A.【甲】中“元”和“空”反衬出诗人“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痛心。
B.【甲】诗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
调是激昂的。
C.【乙】诗首联作者回顾了在国家危急关头起兵抗元和兵败被俘的经历,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
一起。
D.【乙】诗颈联运用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渲染了诗人所处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18.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甲】【乙】两首诗相同的抒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