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人教九全物理精彩课堂(课件+视频)】13.2内能(31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秋人教九全物理精彩课堂(课件+视频)】13.2内能(31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22 10:48:53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人教九上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内能
13.2 内能
2024秋人教版九年级(全)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塞会弹起来。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
知识点一 内能
内能
分子动能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
内能
分子势能
弹簧形变时具有弹性势能
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
也具有势能
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势能
物体
运动——动能
相互作用力——势能
分子
运动——?
相互作用力——?
机械能

类比
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体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定义:
单位:
0℃ 的冰块有内能吗?
A、有 B、没有
当物体达到绝对零度时,分子停止热运动,物体的内能为0
-273.15℃
理想的状态,物体不可能达到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
内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
>
>
水100g
水50g
水50g
冰50g
质量
温度
状态
内能
内能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它决定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从而决定分子动能。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2)质量∶它决定分子的数目。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分子个数越多,物体的内能越大;
(3)体积和状态∶ 它们决定分子间的距离,从而决定分子间的作用力,即分子的势能。同种物质,温度、质量不变时,体积和状态改变,内能改变。
(4)物质种类∶它决定分子的质量。 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质种类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内能
区别
内能
机械能
定义
运动
影响因素
存在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
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的热运动(微观)
物体的温度、质量材料和状态
不可为0
物体的质量、速度和高度
可为0
物体的机械运动(宏观)
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多选)以下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
B. 0 ℃的冰没有内能
C. 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D.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AD
知识点二 物体内能的改变
物体内能的改变
你怎样让这根长50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
A. 用火焰加热
将这些方法分两类,说说你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C. 用手搓
E. 在地上摩擦
G. 反复弯折
D. 用手焐
F. 用锤子不断敲击
H. ……
B. 太阳晒
物体内能的改变
用火烧
太阳晒
用手捂
用手搓
在地上摩擦
用锤敲
反复弯折
用温度更高的物体使铁丝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运动
使铁丝
温度升高
热传递


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
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定义: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条件:
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烧红的铁球放入冷水中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发烧时用冷毛巾降温
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传递热量
不同物体
同一物体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高温部分
低温部分
内能大的物体
内能小的物体
两物体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会停止
内能相同
过程
结果
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
本质:
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形式并没有发生改变)
方式:
热传导:
热辐射:
热对流:
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相互碰撞而发生能量传递现象
物体通过辐射电磁波传递能量的现象
流体内部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相对位移的热量传递过程
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
物体内能的改变——做功
搓手时手变热了
滑下时屁股摩擦发烫
钻木取火
本质: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物体内能的改变——做功
压缩气体做功
实验
现象
硝化棉燃烧。
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
总结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物体内能的改变——做功
气体对外做功
实验
现象
橡皮塞跳出,瓶内充满白雾。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析
总结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物体内能的改变
(2024 海南)下列生活实例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暖手宝暖手 B.棉被被晒热 C.烧水水温升高 D.搓手取暖
D
温度、内能、热量
温度 热量 内能
定义 宏观: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反映了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注意是“所有分子”)
表述 只能说“是”“降低”“升高”;不能说“吸收”“放出” 只能说“吸收”“放出”;不能说“具有”“含有” 只能说“有”“具有”“增大”“减小”
性质 状态量 过程量 状态量
辨析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物体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
示例 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搓手 晶体熔化,水沸腾 晶体熔化, 水沸腾 钻木取火,
摩擦生热,搓手
(2024 黑龙江)以下关于同一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C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焦耳(J)
内能
定义:
单位: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势能
分子热运动→分子动能
影响因素:
温度、质量、状态、材料
改变方式
热传递
做功
温度、内能、热量
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为零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C.0 ℃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大
B
2.(2024 连云港)下列事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古人钻木取火 B.冬天双手摩擦取暖
C.一杯热水慢慢变凉 D.人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C
3.(2024 绵阳)新材料为人们带来了“神奇”的55℃恒温水杯。这种水杯在夹层中有一种传热材料,把沸水倒入恒温水杯中,传热材料快速吸收沸水热量并贮存起来,使水温快速降到55℃左右;当水温低于55℃时,传热材料缓慢释放热量,水温保持基本不变。则(  )
A.在快速降温过程中,传热材料吸热内能减少
B.在快速降温过程中,水放热内能减少
C.在温度保持不变时间内,传热材料放热内能增加
D.在温度保持不变时间内,水吸热内能减少
B
4.2023年12月中旬,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早起锻炼的小丽和小军冻得伸不出手。于是小丽把手放在嘴边“哈气”取暖,小军快速搓双手取暖,如图所示。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来看,小丽是通过_______来增加手的内能的,小军是通过______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热传递
做功
5.塑料瓶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物品,空塑料瓶可以做许多物理小实验。在安全情况下,小明用高压打气筒往封闭空塑料瓶内打入空气,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气压增加,气体内能增大,这是_____ 做功方式改变瓶内气体内能。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瓶盖飞出,同时瓶口出现“白雾”,这说明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_,温度 ______。
做功
减小
降低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