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文本,致敬经典——《过秦论》《六国论》关联阅读教学实录
摘 要:
《过秦论》和《六国论》是中国历史上 著名的两篇史论,自成文以来,赞赏之声源源不绝。它们有很多共同点,说的都是秦代兴衰史,都用了 反面例证,讽喻现实。从质疑文章选材和论证的角 度反向鉴赏经典名作,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批判性、深刻性等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史论散文;质疑文本;思维品质
师:我们知道,清代桐城派非常欣赏《过秦论》 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姚鼐赞《过秦论》“雄骏宏肆”,刘大櫆赞《六国论》“笔力简老”。的确,这两篇史论别具魅力,叙事气势恢宏,立论振聋发聩,说理纵横捭阖、逻辑严密。相信同学们在做《导学案·预习》中的梳理文本结构时肯定会有所感受。
任务一 梳理文本论证结构(课前完成,课中展示。)
(PPT 展示学生课前完成的作业:文章结构梳理,厘清论点与论据间的逻辑关系。简要点评作业。)
任务二 鉴赏评价(课前完成,课中小结。)
师:课前导学案中作了小调查:《过秦论》和《六国论》,你更喜欢哪一篇?比例是 13:11,这个数据 说明我们同学对两篇文章的喜爱度是持平的。
任务三 探究质疑(课前完成,课中交流。)
师:现在,我们来给这两篇经典史论文找一找 “茬”。 (PPT 展示《助学材料》。说明:均是课前作业,课堂仅交流讨论。)
质疑这一块很有意思,也很有批判性!
《烛之武退秦师》有一篇文章也是这样让学生质疑:1.佚之狐为什么自己不去却推荐烛之武?2.佚之狐为什么这么晚才推荐烛之武?烛之武此时已年过七十。3.烛之武是“智”还是“不智”?历经三王,却依旧没有被重用,只是担当圉正(养马的)这样一个小官职?一个同事举了“毛遂自荐”的例子,烛之武没有“处囊中”,所以未颖脱而出。
生:《六国论》中说:“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结合史实来看,这是不符合的。(PPT 展示《助学材料·表格 9》,帮助学生解读这个质疑点。)
生:从六国贿赂割地和战败割地面积来看,战败失地是更多的。
师:从割地面积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这里的举例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很好,你还有别的质疑点吗?
生:还有就是“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PPT 展示课文语句出处。)
生:西周时期是分封制。
师:所以他们先祖父的土地是分封而来的,不是 “暴霜露,斩荆棘”得来的。……
生:我要用《过秦论》来讲《六国论》。
师:好,是要用《六国论》来质疑《过秦论》,是吧?
生:《六国论》中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过秦论》中第二段有“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六国中有很多人才,而且根据史实来看,秦国商鞅变法时期,政治改革其他 诸侯国都在做,所以我认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不是非常正确。
师:嗯,就是说大家都在竞相延揽奇才,这个做法可操作性不强。……
师:其实,我们今天无论找到多少质疑点,都不是为了割裂、贬低文本,我们只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疑点?疑点的出现,是有意为 之,还是因为信息闭塞造成对历史事实的误会?
生:我们看一篇文章,要去看它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助学材料·写作背景》显示,《六国论》写于北宋时期,当时统治者贿赂辽、夏,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社会矛盾尖锐。苏洵在文中提出“弊在赂秦”,突出 一个“赂”字,直接指出了在对外关系上,不能屈从,不能用“财物赠予”来求得国家安全,这是文章的主 旨。为了强化主旨,作者去历史中片面选择能支持的资料,对不能支持的资料采取“选择性失明”的态度。我们从唯物史观来看,六国覆灭与秦的统一是历史趋势,六国覆灭并不能归因为“弊在赂秦”。
师:没错,这位同学已经直接过渡到我们后面的任务了,有历史发展眼光,论证严密,精彩! (生鼓掌。)
任务四 致敬经典(课中讨论交流。)
师:其实我们今天所谈的这些质疑点,前人早就发现了…… (PPT 展示,略。)
师:同学们也提到了,文本中的事例论据是主观选择的,这些事例从历史长河中来看,也是历史事实,可以说是被选择的事实、片面的事实,也可以说是经过艺术处理的事实。《导学案》中向大家提出两个问题:你是否赞同文中作者对历史事实的处理方式?这样处理是否有益于写作目的的达成?我将同学们导学案中的作答作了统计,发现有 14 位同学认同,有 4 位同学不认同,有 1 位同学比较认同,有 1 位同学要一分为二。(PPT 同步展示。)现在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这些看法。
生:(师同步拍图展示)我是一分为二来看问题的,从现代立场来看,这种方式不值得认同,因为他歪曲历史事实,服务自己的观点,这是违背历史学中史料的严谨性的;如果放到现在,放在网络上,是会产生一系列负面的社会影响的。如果从当时古人那个角度来看,他的做法是有合理性的。这两位作者,从社会地位来看,都是封建士大夫阶层,是为了劝诫当权者改善统治、维护统治。这些体现了作者的心怀天下,按当时的道德标准来看,这样“歪曲处理”是有利于写作目的达成的。根据我自己的体验,写着写着,就容易写上头了,情感会……
师:不可抑制。
生:是的,不可抑制地表达,特别能感染读者。
师:是的,可以更好地传递情感,说服他人,正所谓入情入理嘛。还有同学要表达一下看法吗?……
生:其实我的观点跟刚才的同学差不多,这两篇文章并不是要求严谨的史传文,可以主观地添加,只要不过分偏离史实,能言之有理就可以了。而且作者的写作出发点是劝诫君主纠正错误,因此这样做,是可取的。
师:综合刚才同学们的表述,基本可以看到大家的两个考量点。认同的同学是从写作目的来思考的。
(PPT 展示两篇文章讽喻当世的写作目的。)
师:那么,不认同的理由,主要是觉得会伤害到历史的严谨性、严肃性。这个问题,我想借助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历史从未走远》中的一段话来回答(PPT 展示):尽管历史事件是固定的、唯一的、不可逆的,但对历史的解读却千差万别,这正是历史无穷魅力之所在。历史一旦被书写下来,“书写的历史”就已经固定下来了,“解读的历史”却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后人不断依照自己对人、人性、社会的认识,赋予历史以新的见解,“解读的历史”在这种连绵不断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着、丰富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历史的认识是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
师:这“解读的历史”,让我们看到的是历代文人对于政治的关心和强烈的参与意识。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质疑文本,是伤害经典,还是致敬经典?
生:首先,我们质疑一部经典的前提是要研读、研究它,这样才能够找到足以质疑的论据,我们现在已经对经典进行了解读。第二,像我们今天这样质疑,是抱着认可的态度,然后又从写作目的、写作背景方面作了剖析,结论也是认可的。真理是驳不倒的。就是说,在质疑之后仍然认可经典的历史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经典价值的一个提升。(生鼓掌。)
生:我想先对“伤害”这个词作一个说明,如果我们批驳这篇文章的词句,并认定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觉得这才是“伤害”。实际上,我们整体上是认可并欣赏这两篇文章的,我们是在致敬经典。泰戈尔说过,如果我们把错误关在门外,那么真理也被我们关在了门外,我们探讨这些错误,也是在促进自己知识的增长。经典能成为经典,恰好说明它有很多值得推敲和学习的地方。
师:非常好!(生鼓掌。)还有同学想表达看法吗?
生:我认为致敬经典并不是把经典放在神坛上,其实是让经典走下神坛,方便我们平视。任何文章都一定有自身的局限性,而我们作为后人,既要把它放在当时的条件下推敲,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也要把它放在我们当下推敲,发现其启示意义。所以,我们对经典应该持扬弃的态度,我们可以去批判地吸收,从经典中去获取力量。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它所存在的一些谬误,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师:太好了。(生鼓掌。)我们班同学非常厉害,引经据典,越说越有意思了。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首先我们看待任何一篇古文,都不能用现代人的视角去评价。质疑古文,能对当时情况有进一步理解。就像刚才有同学谈到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是具有条件性的,歪曲历史、夸大历史才是对经典的伤害;而我们对经典的质疑,实际上是对历史的敬畏。(生鼓掌。)
师:非常好!我们同学从各自的角度表达了看法,那我也表达一下我的看法。“经典”的概念最早是在尊经重儒的汉代产生的。“经”在汉代主要指地位最高的儒家著作。“典”就是典籍。两字合而言之,是指地位至高、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的著作。
师:现在我特别想说一下质疑经典的价值。一部作品写得好不好,取决于作者个人的才能,但它能否成为经典,却不是作家本人所能决定的,还要有读者和批评家的参与创造。经典作品能够传之今世,其实从来不是因为它的孤芳自赏,而是借助众人,被不断地阅读、解读、阐释,不断地获得新生。
师:最后我想借美国书评家谢尔曼的一段话来向经典致敬。人类有些书是要反复诵读的,即便沉船逃命也不能舍弃它们。这些书是从丰富而充实的人生中摘出而填入字里行间的伟大的书,这些书是可以与之共同生活的。
师:布置课后作业:写一则短评,阐述你对《过秦论》或《六国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