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
、选择题
下列过程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 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D.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0mL水比200mL水的比热容大
B.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同
C.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铁大
D.热水变凉后其比热容变小
下列关于内能及相关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A.内能俗称热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哪怕是寒冷的冰雪也具有内能
B.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但可以相互转化
C.具有内能的物体就有对外做功的本领
D.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人们可根据结果来判断内能是通过哪种方法改变的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氦气被密封在圆柱形气缸内,用力把活塞AB固定。当撤去力时,氦气会推动活塞向缸外运动,这一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与下列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
A. B. C. D.
对于如图中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迅速拍击手柄时,圆筒内的硝化棉被点燃,原因是活塞与筒壁摩擦生热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瓶内空气的温度将升高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表示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在相同的炉子上加热相同的时间后( )
A.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多 B.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少
C.水和煤油温度升高得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中显示甲乙两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丙图所示是海洋世界里的海豚正在顽皮的吐泡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丁图用打气筒向广口瓶中打气,过一会儿看到瓶塞跳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球下落时都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甲球下落过程中动能在逐渐增大
C.丙图中气泡上升时气泡内的气体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图中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热机包括内燃机、蒸汽机、汽轮机、燃气喷气发动机等。柴油机和汽油机都属于内燃机,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
C.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或压缩冲程
D.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不变
B.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相同质量的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D.热传递和做功,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如图是老师在科学课上做的热机工作原理的模拟实验,在玻璃管中先加入少量酒精,将橡皮塞帘封玻璃管,然后用电子点火器点火,橡皮塞会向上弹出。
1.实验中酒精燃烧会生成水并放出大最热,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酒精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其属于( )
A.碱 B.有机物 C.酸 D.氧化物
2.实验中“点火,橡皮塞飞出的过程”是模拟下列冲程中的( )
A.压缩冲程 B.排气冲程C.做功冲程 D.吸气冲程
3.实验过程中,在玻璃管口能观察到小水珠组成的白雾(如图所示),其形成的原因是( )
A.燃气对橡皮塞做功,燃气内能减小
B.燃气对橡皮塞做功,燃气内能增大
C.橡皮塞对燃气做功,燃气内能减小
D.橡皮塞对燃气做功,燃气内能增大
、填空题
“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
(1)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
(2)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热。
(3)雪融化成水时要吸热。
(4)摩擦生热。
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有助于国家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小明同学用他家的天然气灶将质量为2kg,初温为15℃的水加热到95℃,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此过程的热效率为40%,则此过程消耗天然气 m3。(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天然气热值为4.2x107J/m3)。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 冲程。在压维冲程中,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燃气的内能,汽油机的转速2400r/min.则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 次。
、实验探究题
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
(1)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 .
(2)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你猜想 是主要原因(选填“①”或“②”);你猜想的依据是: .
、解答题
质量为2 kg,温度为15 ℃的水,当吸收了1.68×105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度 [c水=4.2×103 J/(kg·℃)]
3.5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解析】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
A. 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就是机械能转化为铁丝内能的过程,属于做功的方式,故A不合题意;
B. 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水壶盖的机械能的过程,属于做功的方式,故B不合题意;
C.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是流星与空气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流星的内能,属于做功的过程,故C不合题意;
D. 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是水的内能不断转移给制冷剂的过程,属于热传递,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C
【解析】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放热情况无关;
②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③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与比热容成反比。
A.500mL水和200mL水状态相同,物质种类相同,所以比热容相同。此选项错误;
B、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热值不同,与比热容没有关系。此选项错误;
C、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由公式c=Q/m△t知,铝的比热容比铁大。此选项正确;
D、水变凉后温度变化,状态不变,所以比热容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D
【解析】根据内能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知识分析判断。
A.内能俗称热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只是大小不同,哪怕是寒冷的冰雪也具有内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具有内能的物体就有能量,有能量就具备对外做功的本领,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即人们不能根据结果来判断内能是通过哪种方法改变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A
【解析】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火花塞点火,为做功冲程,与这一过程能量转化相同,故A正确;
B.排气门打开,为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B错误;
C.进气门打开,为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C错误;
D.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C
【解析】(1)根据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判断;
(2)(3)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
(4)根据气门的关闭和活塞的运行方向确定冲程的名称。
A.图甲,迅速拍击手柄时,圆筒内的硝化棉被点燃,原因是活塞对里面的空气压缩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使空气温度升高,点燃棉花,故A错误;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内能,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B错误;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则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
D.图丁,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应该为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故D错误。
故选C。
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比热容计算热量公式的应用,即Q=cm(t-t0);
A B.加热相同的时间,且质量也相同,说明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所以热量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小于煤油升高的温度;故A错误;B正确;
C、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温度,但是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不同,所以升高的温度不可能一样;故C错误;
D、温度的改变大小,可以比较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A
【解析】(1)分析重力势能与动能的变化即可;
(2)动能与速度和质量大小有关,根据图片确定球的速度变化即可;
(3)(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根据甲图可知,相邻的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则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即它的动能逐渐增大,此时重力势能却减小,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乙图中,相邻的两个小球的距离都是相同的,即小球在做匀速运动,那么它的动能保持不变,不存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合题意;
丙图中,在上升过程中,气泡的高度和速度都在增大,即机械能不断增大。而气泡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将自身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丁图中,瓶塞跳起具有机械能,而瓶内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小,即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C
【解析】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结构与工作过程的不同分析。
A.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故A错误;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空气吸入气缸,在压缩冲程末通过喷油嘴喷入柴油,故B错误;
C.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或压缩冲程,故C正确;
D.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B
【解析】(1)根据水沸腾的特点分析;
(2)根据四冲程内燃机的能量转化分析;
(3)根据热量的定义分析;
(4)根据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分析。
A.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故A错误;
B.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B正确;
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故C错误;
D.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B C A
【解析】(1)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判断。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判断;
(3)根据做功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分析判断。
1.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因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有机物,故选B。
2.实验中点火,橡皮塞飞出的过程中,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选C。
3.玻璃管口出现白雾,应该是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而成,那么原因是:燃气对橡皮塞做功,燃气内能减小,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填空题
(1)温度
(2)热量
(3)热量
(4)内能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与区别。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转移的多少;内能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夏天感受天气温度的升高,很热。(2)燃烧放出热量。(3)雪融化吸收热量。第四题,摩擦外界对物体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6.72×105;0.04
【解析】(1)根据Q吸=cm(t-t0)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2)首先根据计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再根据Q放=Vq变形公式求出烧这些水需要天然气的体积。(1)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t0)=4.2×103J/(kg ℃)×2kg×(95℃-15℃)=6.72×105J;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需要燃烧的天然气的体积为:。
做功;20
【解析】(1)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和活塞的运行方向判断冲程的名称;
(2)在四冲程内燃机中,飞轮转动2圈做功1次,据此计算1s做功的次数。
(1)根据图片可知,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
(2)已知汽油机的转速2400r/min,那么1s内转动的圈数为:;转数与做功次数的比为:2:1,那么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次)。
、实验探究题
(1)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2)②;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
【解析】(1)可从摩擦做功和压缩气体做功两个角度对筒壁发热的不同进行分析;
(2)哪个因素引起的筒壁温度升高的多,那么它就是主要因素。
(1)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2)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我猜想②是主要原因,你猜想的依据是: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
、解答题
解:由 得
【解析】已知物质的质量、吸收的热量、比热容和初温,根据公式计算最终达到的温度。
由 得:
温度升高: 。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