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的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完成本课时间轴,引导学生观察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地理分布图;
【唯物史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认识到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及制度变革的原因;
【史料实证】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相关资料,归纳总结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认识并理解诸子百家的学说主张;
【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感悟华夏民族认同以及这一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奠基作用,认识百家争鸣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留下的宝贵遗产。
时空定位: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的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教学难点:铁器牛耕等生产力的进步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决定作用。
教学设计:
1.主要采取讨论教学法进行,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通过教师提供的充分的史料、图片等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综合,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懂问题的;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此后诸侯纷争不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图为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Guó)国墓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戈,戈上有“虢太子元徒戈”六字铭文。戈是当时的格斗兵器。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
1.特征:
礼崩乐坏、权力下移、兼并战争、政治动荡
知识拓展: 周平王东迁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河南洛阳)后,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诸侯纷争不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历史解释:
1.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2.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2.“春秋五霸”:
(1)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
(2)概况:
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春秋五霸 ”。(古书中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战国七雄”:区域性统一
(1)背景: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
(2)概况:
韩、赵、魏三家大夫分晋,齐国大夫田氏取代齐国姜姓国君。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3)影响:
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积极:有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加速新旧制度的更替,同时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
问题探究: 比较春秋战国地图演所反映出的变化,并指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
(1)变化:诸侯国数量减少;三家分晋;北部出现长城;靠近中原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消失。
(2)说明: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进一步瓦解,匈奴逐渐成为北方边境的主要威胁。
(二)华夏认同
材料一 周人在克商之前,即自认是夏的继承者,表明周代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周朝诸侯也以诸夏作为封建诸国的代称,来区别周人以外的蛮夷戎狄。
材料二 从民族结构来说,由于西周春秋时期诸夏与诸蛮夷戎狄的长期斗争与融合,春秋战国之际黄淮江汉流域广大范围内出现了一个由各族融铸而成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民族。
——沈长云《先秦史》
1.原因:
①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②华夏文明的先进性:生产力(农耕文明);文化(礼乐);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过程:
①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相邻戎狄蛮夷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3.方式:
战争、内迁、认同、相互学习,封建化。
4.意义:
①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②中华文明的内涵逐渐丰富,具有生命力(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③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1.农业:
(1)生产工具:
铁农具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
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农业技术:
①耕作技术:先进的垄作法;铁犁牛耕;
②黄河、长江流域已经普遍种植农作物。
(3)兴修水利:
芍陂(quèbēi)、都江堰、郑国渠。
(4)农业经营:
由集体耕作向个体劳动的小农经济转变。
历史解释: 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包含自耕农经济和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经济。
(5)影响:
①促进手工业发展和工商业繁荣
②推动封建土地私有的确立
③形成新兴地主、农民阶级,贵族政治逐渐瓦解
④推动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工商业:
(1)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2)货币流通广泛;
(3)涌现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4)形成一些大商人(子贡、商圣——范蠡)。
(二)变法运动
1.原因(必然性): 史料实证
材料 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起来,但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昔日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归纳为:
(1)经济: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富国);
(2)政治:各国兼并战争需要建立君主集权制度(强兵);
(3)思想:法家学说为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
(4)根本: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调整旧的生产关系。
2.目的:
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3.代表:商鞅变法(前356年)
(1)变法内容:
①经济:奖励耕战,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政治:推行县制,县的官员由君主任免;
③社会治理:强制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
④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
(2)性质:
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3)结果:
商鞅虽“车裂”而亡,但变法得以保留,使秦国迅速强盛。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怎样评价商鞅变法?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材料一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论衡》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
——贾谊《治安策》
材料三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曾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提示:
(1)进步性:
①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改革最为彻底;
②打击了贵族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刑法严苛,激化社会矛盾。
②赋役沉重,加重人民负担,也造成民风的堕落。
(2)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和变革的需要;
②策略得当,态度坚决,取信于民;
③国君支持(政治保障);
④改革全面彻底,措施行之有效。
三、孔子和老子
(一)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提出的背景:
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理论主张。
2.主要思想:
(1)核心:“仁”、“礼”
①“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②“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3.教育: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4.文献整理: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文化传承作出重要贡献。
5.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论语》当中。
(二)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朴素的唯物论:
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指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追求天人合一。”
2.方法论:朴素的辩证法
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3.政治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
4.观点见于《老子》一书,分为《德经》和
《道经》,又称《道德经》。
历史解释: 无为而治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这一思想对约束统治者暴政、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
四、百家争鸣
(一)含义:
1.“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2.“争鸣”:是指当时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彼此融合。
(二)背景: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摘编自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到了春秋战国时之际,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动,社会阶级不断流动,上层贵族不断下降,下层庶民不断上升。“士”处于贵族和底人之间,是上下流动的汇合之处,所以“士”的人数不断增多,并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队伍—士阶层。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各国为了生存和发展,竞相进行改革,争先招揽人才。
——罗米《试论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原因》
归纳为:
(1)经济:
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2)阶级关系:
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并备受重用(统治者争霸需要)。
(3)政治:
诸侯争霸,礼坏乐溃,社会经历大变革,环境相对宽松。
(4)教育思想:
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兴起私学的兴起
(三)主要派别、代表及主张:
(四)历史影响:
(1)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2)影响:
当时:
①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崛起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②利于教育普及;
③削弱贵族地位,促进社会转型。
后世:
①各家学派为后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奠基,提供封建社会治国理论;
②彰显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对世界文化发展也起巨大推动作用。
问题探究: 为何孔子周游列国,却无功而返?而法家成为列国的治国思想?
提示:
孔子儒家:
①在当时战乱不断、诸侯争霸的时代,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②主张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法家:
①提出了变革,与道家的“小国寡民”、儒家的“维护周礼”、墨家的“墨守成规”不同;
②反对托古,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对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型来说,顺应了统一战争的的潮流。
③满足了君主加强专制权力的需要。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全国甲卷)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点:孔子的思想——礼。
据本题材料“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国国君自立为王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当然,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礼仪”的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肯定。孔子编撰《春秋》是为了明确等级制度上下尊卑关系,以稳定社会,达到社会和谐,所以在孔子改《春秋》时一直称楚国国王为楚子、楚人,综上可知孔子此举目的是维护等级秩序,C项正确;《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孔子此举目的并非实录历史事实,排除A项;孔子编撰《春秋》坚持称楚王为“楚子”,无法达到提升周王权威的效果,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将各诸侯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强调文化差异的结论,排除D项。
2.(2023·全国乙卷)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 井田制度的繁荣
C.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 商业活动的衰退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点:小农经济出现的背景。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内容是小农生生产生活的景象,这一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能够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发展,使小农生产取代了井田制下集体生产,C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是源于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观点,排除A项;这一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排除B项;这一时期,工商食官不断崩溃,私营工商业不断发展,商业活动较之前而言是发展的,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新课标卷)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正确答案:A.
【解析】 考点:百家争鸣各派的思想。
据本题材料“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出自荀子的《性恶》,意为对人民施以教化,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思想,治国理政要“隆礼”“重罚”,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A项正确;“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出自孟子《孟子》,意为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以仁政为法度,也就不能治理好天下,排除B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孔子《论语》,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排除C项;“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出自《老子》,意为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排除D项。
4.(2022 全国甲卷)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正确答案:B.
【解析】 考点:道家老子的政治思想。
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老子“顺应自然”的思想,“百姓无事”“帝何德于我哉”反映了百姓生活较少受到干预,反映了“无为”的思想,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项;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主张法治,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1 全国甲卷)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正确答案:A.
【解析】 考点:老子、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
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故选A;老子对礼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主张并未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排除B;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去,C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
(二)华夏认同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二)变法运动
三、孔子和老子
(一)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二)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四、百家争鸣
(一)含义
(二)背景
(三)主要派别、代表及主张
(四)历史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线索清晰合理,注重学生的课堂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较好地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但内容较多,面面俱到又浅尝辄止,授课时间紧张。拘泥于传统的背景、意义方面的讲授,不够新颖。学习气氛不太浓厚,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