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风的形成
教科书 书 名:科学教材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描述空气受热上升的现象;说出风是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 2. 科学思维:观察事物的现象,根据研究问题提出假设。 3. 探究实践:记录蜡烛点燃前后,烟的流动方向,得出风的形成的结论。 4. 责任态度: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描述空气受热会上升的现象。
2. 能说出风是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
教学难点: 1. 知道风的形成与温度有关,通过对比不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 1.提问:一张纸条,你能制造风将它吹动吗?要求不能用嘴吹,不能用手碰,也不能借助物体扇。(留时间让学生独自思考) 2.师:其实只需要一杯热水就能做到。(视频展示现象) 二、探究空气受热上升现象 1.核心问题:热水不能直接接触到纸条,猜一猜是什么让纸条动起来的? 预设 生:是热气!空气加热后跑到上面顶到纸,纸就动了。 师:空气加热后会上升吗?这是一种假设,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一起来做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2.实验材料:塑料袋、固定架、酒精灯。(视频展示实验)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酒精灯点燃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飞到空中) 师:根据现象思考空气受热后会怎么流动?(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3.举出生活中空气上升的例子。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空气受热上升的现象?(热气球、孔明灯) 师:孔明灯早在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被诸葛亮发明出来了,我国古代文明十分发达。 三、探究风的形成原因 1.提出假设。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空气流动产生的现象,你看,老师在吃火锅时发现,离火源很近的纸巾在飘动,室内哪来的风呢?对比我们刚才的结论,你觉得空气受热向上流动与风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这个属于难点,学生可能想不到两者之间的联系) 师:一张图片来帮助我们思考。 师:我们周围的空气无处不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些圆代表着空气,当一处的空气被加热膨胀而向上升时,它们原来的地方真的没有空气了吗? 预设 生:可能其他地方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师:这是一种假设。想要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我们需要……?(做实验) 师:让我们一起来模拟风的形成吧! 2.实验探究。 生:我有疑问,空气是透明的,怎么才能看出它的流动,看到风呢? 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了能够看到空气,我带来了一样东西(烟雾片)。将它点燃会冒烟,你觉得它的作用是什么? 生:哦我知道了,点燃它产生的烟会帮我们看到空气。 师:现在开始实验,观察风的形成! 实验材料:实验箱、蜡烛、烟雾片。(视频展示实验) 3.得出结论。 师:蜡烛没有点燃时,烟是怎样流动的?蜡烛点燃了,烟又是怎么流动的?(没点燃时烟向上升,点燃蜡烛时,烟水平移动到风箱内) 师:你能根据实验现象说一说风形成的原因吗? 得出结论:空气受热上升,周围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师:大自然中的风也是这样产生的。太阳直射某一地方,会使这个地方的温度升高,空气上升,其他地方温度低,相对冷的空气流动过来,风就形成了。 四、拓展延伸 介绍风的影响。 师:大自然中的风有时大有时小,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哪些是有利的?哪些又是不利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对我们有很多的好处。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凉爽、快乐的放风筝,帆船也是利用风的推力前进的;同时它还可以传播植物花粉、种子子,帮助植物授粉和繁殖。不仅如此,风能是用之不竭的资源,利用风力发电,我们可以保护环境。风在温柔的时候好处说也说不完。然而它发起脾气来,坏处也不少呢!风又有哪些坏处呢?可能会造成沙尘暴,大风还能破坏树,让房屋倒塌,引发海啸等等,不仅给我们人造成了威胁,还有可能带走人们的生命。虽然风有时温柔,有时暴躁,有时帮助我们做事情,有时给我们带来麻烦,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它,认识了它的特点就可以对它的好处加以利用,对它的坏处加以避免。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热水使纸条飘动的现象中提出猜想,经过实验验证,得出了空气受热上升的结论;而后又从生活现象中提出新的猜想,通过风箱实验,验证了猜想,得出风的形成原因。恭喜你,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科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形成了大胆质疑、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六、课后作业 请你利用学到的探究问题的方法,来完成今天的挑战吧! 冬天,室内很温暖,室外却很寒冷。打开门露出一条门缝,在门的下方贴上纸条,你觉得纸条会向那边飘呢?向室内?还是向室外?先思考再验证!赶快来探索、发现吧! 今天的《风的形成》一课是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35页到第37页的内容。好,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