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导入新课
Q:以上影视剧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时期?
炎帝
蚩尤
舜帝
大禹
炎黄
华夏民族
华夏族形成过程
黄帝
尧帝
夏
“炎黄子孙”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2022年新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
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2011版旧课标: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课程标准
房屋
猪
说文解字
军队
家
疆域
土地
國 家
家 國
西周
夏
商
◎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Q:区分一下,下列人物中哪些英明神武,哪些昏庸无道?
周武王
夏禹
夏桀
商汤
商纣王
周幽王
按照多人数熟悉的历史观,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皆始于英明神武的真命天子,最终毁于昏庸无道的亡国之君。
——(日本)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材料1: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 夏本纪》
朝代名称
建立 者
建立时间
建立都城
夏
禹(夏禹、大禹)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今河南登封)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一
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一种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也有一种说法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1.大禹建夏
公元纪年与世纪年代的换算:
世纪:百位数+1
年代:十位数数字
时期:前50年为前期;后50年为后期。
(公元前则相反)
例:公元2070年为公元21世纪70年代
(公元21世纪后期)
公元前2070年为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公元前21世纪前期)
回忆所学知识,“启继禹位”前后首领继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尧
舜
禹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禹
启
……
“公天下”
“家天下”
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Q: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23页,并回忆“国”字的含义,思考为什么夏朝能称被为“国家”?理由是什么。
统治者
宫殿
文化制度
统治区域
夏朝是中国的早期国家
二里头遗址的年代是距今3750年到3500年,而史书记载的夏王朝的年代是距今4000多年到3500年,所以二里头遗址只能是夏中晚期的都城。
——卜宪群《中国通史》
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相关补充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洛阳平原普通村庄的名字,但却隐藏着华夏民族的一段辉煌历史,这里产生了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1号宫殿地基图
廊院式建筑夏朝后期都城遗址
“中华第一王都”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玉礼器钺等
绿松石牌饰
华夏第一鼎
绿松石龙形器,2002年出土,长64.5厘米,由2000余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有人称其为“中国龙”。
二里头遗址反映夏朝时期的文明水平进程
迄今为止所知
我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
我国最早的车辙痕迹
我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二里头遗址,因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田得名。
材料: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以及金属冶炼技术的产生。
——北京师范大学《世界文明专题》
全球视野
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禹陵乡禹陵村,是后人为颂扬和纪念中国古代第一位治水英雄和夏朝的奠基者大禹而修建的。主要包括禹陵、禹祠和禹庙三大部分。禹陵的建筑主要是明、清和民国重建之物。
“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
禹王碑,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山北峰
2.夏朝灭亡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一
夏朝末代君主:夏桀
灭亡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材料1:夏桀为虐政淫荒,……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史记 殷本纪》
商朝
汤(成汤)
约公元前1600年
亳(今河南郑州)
朝代名称
建立者
建立时间
建立都城
商朝的统治
二
1.商汤灭夏
盘龙城遗址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遗址出土的大玉戈,是商代玉质礼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
盘庚迁殷后,商王朝发展迅速。考古材料还原当年商朝发展风貌
盘龙城遗址,是以一支南下的中原商文化为主体,融合本地域新石器时代类型。
——武汉博物馆《南土遗珍》解说词
商朝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展,国家得到发展。
商纣王帝辛
(前1075—前1046)
戴枷奴隶陶俑
殉葬奴隶墓葬
青铜铲
商代铜爵
甲骨文
2.商朝灭亡
亡国之君:商纣王
灭亡时间:公元前1046年
末代君主商纣王: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刑酷法;
相关典故: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还有暴殄天物、离心离德、殷鉴不远、靡靡之音、倒戈相向(“反戈一击”)助纣为虐,等等
史料2: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行赏赐,酒池肉林。(东汉·班固《汉书·张骞传》
Q:观察地图,商王朝、周王朝与夏朝相比有什么变化?浏览教材,你认为两个 代表着什么历史事件?
夏
商
西周
商汤伐夏
武王伐纣
周(史称西周)
周武王(姬发)
公元前1046年
镐京(今陕西西安)
1.周朝建立
朝代名称
建立者
建立时间
建立都城
朝歌被占,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时约公元前1046年,史称西周,定都镐京(镐京是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周怎么管理庞大的国土呢?
牧野之战地图
西周的兴衰
三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本诗选自《诗经·大雅》
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 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出征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课堂拓展
战役名 称:牧野之战
发生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
地 点: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卫河以北)
参战方:周联军 VS商军
参战方兵力:周联军4.5万人;商朝约17万人
伤亡情况:现代估计约两万人
主要指挥官:周武王、吕尚(姜尚)PK帝辛
结 果:商朝战败,纣王自杀,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给商朝致命一击,沉迷于歌舞酒宴的商纣王仓促应战,商朝军队也临时倒戈,支持武王,纣王在牧野惨败逃回,登鹿台自焚而死。周武王趁胜占领朝歌。
Q:面对西周王朝更为广阔的土地,周王应怎样来治理国家?
商
西周
分封制度
商王朝衰败的时候,一支周部族发展起来,历史的大车轮将推向西周。周部族是怎样灭亡商朝的呢?这和一场战争有关,商朝青铜器上的文字记录下了这场战事。
西周
夏
商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面记载下来了西周分封的事情。
大盂鼎,1849年出土于陕西,器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周康王册命贵族“盂” 之事。
西周早期青铜器 · 堇鼎
通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1974年房山琉璃河M253出土
鼎腹内壁铸有铭文“汪候令堇饴太保于宗周,庚申,太保赏堇贝,用作太子癸宝尊枘[?]”4行26字。记载了堇饴奉匽候之命去宗周向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之事。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分封制(封建制)
史料1: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後於焦,黄帝之後於祝,帝尧之後於蓟,帝舜之後於陈,大禹之後於杞。於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於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封召公奭[shì ]於燕。封弟叔鲜於管,弟叔度於蔡。馀各以次受封。
——《史记·十二本纪·周本纪》
史料2:昔武王克商,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氏之后于宋。
——《唐律疏议》
史料3:此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摘自《吕氏春秋》
史料4:(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材料5:封建亲戚,以蕃(藩)屏周。 ——《左传》
Q:阅读材料,思考西周实行什么社会等级制度?
2.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的依据
封哪些人?
被封者有什么权力
被封者有什么责任(义务)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分封制的等级
分封制有何作用?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分封对象:
同姓亲属、功臣、古帝王后代
主要内容:
周王室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受封的诸侯承担向周王进献贡赋的义务,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重要
作用:
分封制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西周的分封制
“授民授疆土”
Q2:如果诸侯等受封者亡故了,他的封地该如何处置呢?
Q1:观察下图,西周主要分封的诸侯国有哪几个?请指出来。
殷商贵族微子启
功臣吕尚
周王室贵族召公
周成王弟叔虞
周武王弟康叔
周公长子伯禽
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
鲁齐燕卫宋晋等国
Q3:观察图片,思考西周实行分封制有什么作用?有什么隐患?
稳定政治形势,扩大统治范围,巩固国家疆土。
消极影响: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嫡长男
嫡尊
庶卑
长尊
幼卑
男尊
女卑
亲疏贵贱
尊卑有序
宗法制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西周等级示意图
士
相关拓展
礼乐制
Q4:下图反映出分封制具有怎样的特点?
西周等级示意图
层层分封
天子
诸 侯
卿 大 夫
士
平 民
奴 隶
统治阶级
被统治
阶级
等级森严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因而它是层层分封。
分封制建立起了周王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相对紧密的关系,确立了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等级森严。
主要特点——
1.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2. 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亲族是主体。
3. 分布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同姓亲族分布在战略要地和经济发达的富庶地区。
猜一猜,写一写
猜一猜,周王会对“盂”说些什么?请根据教材预习,设计一份周王封“盂”的对话,白话文即可。
盂,你………
你在少年时期,就作过显要职务……赐给你管理国家的官员、平民、奴隶……你要尽快把赐给你的人和物迁徙到你所在的领地……你要敬肃遵守你的政长职责,不要废弃我的命令!
——马如森《甲骨金文拓本精选释译》
西周大盂鼎
小结:分封制
目的
分封标准
分封对象
主要 内容
实 质
重大影响、作用/ 意义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宗亲、功臣
诸侯的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积极——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消极——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为春秋诸侯争霸埋下隐患。
西周分封——
西汉初封国——
西晋大封同姓诸王——
明朝分封诸子为王——
(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
七国之乱
八王之乱
靖难之乱
—推恩令
隐患:地方诸侯力量过大,威胁周王室。
3.西周的衰亡
共和行政
西周第十任帝王
姬胡,在位37年
道路以目
史上第一位被赶
出国都的国王
前841年国人暴动
周厉王
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驱逐周厉王
材料1: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记载:召公曰:“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王不听。 ——《召公谏厉王弭谤》
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开始记年记事,因此发生“国人暴动”、厉王被逐、“共和行政”的这一年,被视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公元前771年
西周王朝被
犬戎族所灭
西周第十二任帝王
姬宫湦在位11年
烽火戏诸侯
周平王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镐京
洛邑
周幽王
4.西周的灭亡
(1)亡国之君:
周幽王
(3)平王东迁:前770年
(2)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
一笑倾国
材料: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於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丽山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贤者有小恶以致大恶,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故形骸相离,三公九卿出走。此褒姒之所用死,而平王所以东徙也,秦襄晋文之所以劳王劳而赐地也。
——《一笑倾国》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论·疑似·幽王烽火戏诸侯》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事,任用虢石父为卿士,执掌政事。虢石父为人奸佞乖巧,善于奉承,贪图财利,但周幽王却很重用他,因此引起百姓强烈不满。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 ,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 ,并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后的父亲申侯大为愤怒。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于是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幽王死后,诸侯们与申侯共同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商朝的统治
西周的兴衰
早期国家
的产生
早期国家
的发展
早期国家
的巩固
课堂小结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相关影视剧推荐
电影《封神第一部》(2023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外文名:Creation of The God:Kingdom of Storms;其他译名封神三部曲1、封神演义系列·龙之战、封神三部曲之妖乱国殇)是由乌尔善执导的战争、历史、奇幻、古装电影 。该片于2023年7月20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商王殷寿与狐妖妲己勾结,暴虐无道,引发天谴。昆仑仙人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西伯侯之子姬发逐渐发现殷寿的本来面目,反出朝歌的故事 。
2023年,该片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摄影等奖项。
剧情简介:结狐妖妲己暴虐无道,引发天谴。昆仑仙人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西伯侯之子姬发逐渐发现殷寿的本来面目,反出朝歌。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风云变幻端倪初显。
《封神三部曲》(Fengshen Trilogy)是一部由乌尔善执导的系列动作奇幻电影。该片取材于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以连拍模式进行制作。《封神三部曲》取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古典神魔小说名著《封神演义》,讲述一场三千多年前人、仙、妖之间旷日持久的神话战争,谱写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神话史诗。
《封神榜之凤鸣岐山》(外文名The Legend and the Hero )是由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动作、历史 、奇幻电视剧。 该剧改编自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榜》,主要讲述了纣王拜祭之时惹怒女娲娘娘,女娲派出千年狐狸精魅惑纣王、扰乱朝纲,致使举国上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姜子牙带领一干人帮助武王姬发讨伐纣王的故事。 该剧于2007年2月在南宁电视台首播。
《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外文名:Legend and the Hero 2 ;别名:封神榜2之武王伐纣)是创艺成传媒集团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奇幻古装历史神话电视剧。
该片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榜》改编。是2006播出的电视剧《封神榜之凤鸣岐山》的续集,讲述了姜子牙一干人等帮助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的故事 。于2009年9月14日登陆中央八套。
《封神榜之凤鸣岐山、武王伐纣》
【详解】夏朝最后一个王是桀、商朝最后一个王是商纣以及西周最后一个王是幽王,他们统治都残暴或腐败,最后导致王朝灭亡。故C符合题意;夏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排除A;皇帝此时尚未出现,排除B;处理犬戎部族的关系只适合西周时期,排除D。故选C。
1.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
A.禅让制的推行 B.世袭制的出现
C.分封制的实行 D.郡县制的推广
2.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选项中最接近历史真相的一项是( )
A.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中考真题·直击真题
C
C
3.商周时期商业或手工业全都由官府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工商在官”。而到了春秋时期,在某些官府商业存在的同时也开始从出现了独立的商人,同时一些商业发达城市兴起。上述变化( )
A.使区域之间的长途贩运非常繁荣
B.有利于瓦解秩序森严的礼乐制度
C.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工业者地位
D.促进新兴商业阶层地位持续走高
4.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虞舜后人妫满于陈,封为陈侯,其后子孙以国为姓。该材料反映与陈姓的姓氏来源有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虞舜后人妫被武王封于陈,他的子孙以国名——陈为姓,所以与陈姓的姓氏来源有关的制度分封制,故选择B项;禅让制在夏朝之前实行的,排除A项;郡县制在秦朝时期推广,排除C项;元朝实行行省制,排除D项。
C
B
5.(2020年·湖南岳阳·中考真题)“(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表明西周初年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6.(2019年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
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
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以巩固统治。选项B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的制度,排除A;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C;行省制是元朝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D。故选B。
B
A
【解析】根据材料“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和“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故A正确。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D项。故选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材料中反映诸侯应对天子尽有述职的义务,如果不朝见天子将会受到降爵、削地、和武力惩罚,体现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的义务,天子与诸侯是君臣关系,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7.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8.《孟子 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
A.纳贡 B.朝觐 C.作战 D.分封
直击中考·中考真题
9.据史载,夏后氏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之罚”,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周武王讨伐商纣时宣称“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 )
A: 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B: 常以神的意志为借口发动战争
C: 推崇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
D: 注重以礼乐征伐维持社会稳定
10.《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根据材料,下列选项中属于同一类型的诸侯国是( )
A.陈与齐 B.杞与鲁 C.鲁与管 D.齐与鲁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史料的准确理解能力。史料强调了分封制的对象,有功臣、古代帝王、王族,但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由此可知:陈、杞属于古代帝王; 齐属于功臣;鲁、管属于同姓亲族,故正确答案为C。
A
C
11.《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
A. 优先考虑血缘宗亲关系
B.褒奖创建西周的功臣
C. 尊崇远古文明的开拓者
D. 安抚夏商王室的后裔
12.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
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神农”“黄帝”“尧舜禹”都是古代为华夏文明发展进步有过大功之人,其后代得到周武王的封赏,C项正确;先圣王与西周武王没有血缘关系(或无从考证),排除A项;分封的这些人与西周的创建无关,排除B项;分封的这些人除大禹后人,其他人也不属于商王室后裔(或无从考证),排除D项。故选C项。
【解析】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因此周天子将“周公”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体现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C
A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2024年秋季·部编历史·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