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检测(九)(第九单元)
(25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其中,“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在哪一集 ( )
A.《千年局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2.(2023·青岛高一检测)1949年,党和政府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这一举措旨在 ( )
A.完成土地改革
B.稳定物价、巩固人民政权
C.没收官僚资本
D.进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3.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 )
A.不结盟 B.和平共处
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
【深化点拨】
独立自主
(1)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2)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把我们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国际事务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4.(2023·济南高一检测)下表为1955—195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 ( )
建交时间 建交国家 建交时间 建交国家
1955年 8月1日 尼泊尔 1958年 7月19日 柬埔寨
1956年 5月30日 埃及 1958年 8月25日 伊拉克
1956年 8月1日 叙利亚 1958年 12月20日 阿尔及利亚
1956年 9月24日 也门 1959年 2月4日 苏丹
1957年 2月7日 锡兰 1959年 10月4日 几内亚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
C.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中国促进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5.(2023·潍坊高一检测) 下图是1954年创作的歌曲《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其创作的背景是 ( )
我们工人劳动最热情,生产记录日日新。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年年都是好收成。我们热爱和平,从不侵略别人,也不准侵略者,破坏人类安宁……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农民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
C.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6.(2023·聊城高一检测)下图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比重变化统计数据,据此可知,我国 (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C.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果显著
7.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 )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8.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
A.加速“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
B.违背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
C.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
D.旨在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9.1971年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为此,尼克松 ( )
A.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B.谋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致力于结束越南战争
D.主张中美合作主宰世界
【深化点拨】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经济滞胀和越南战争的拖累,在与苏联争霸的过程中处于守势,因此希望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对抗苏联。而中国与苏联关系破裂,也有改善中美关系的需要。所以中美关系正常化是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
二、非选择题(共13分)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当有的代表认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的名词时,他当即改用联合国宪章中“和平相处”的提法……他表示:“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加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共同的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多方协调,会议终于达成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展起来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
——徐海滨《周恩来外交思想》
材料二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中美联合公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会议上各国最终接受周恩来建议的原因。“亚非会议十项原则”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了怎样的新发展。(7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的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
【备选习题】
1.下图是国家中央机构组织系统图。它最早形成于 (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8年
2.“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 ( )
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
C.“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共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
(3)材料三中提到中共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单元素养检测(九)(第九单元)
(25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其中,“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在哪一集 ( )
A.《千年局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解析】选C。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都是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所以应该集中在《中国新生》一集,C正确;《千年局变》是指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峥嵘岁月》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历程,排除B;《伟大转折》指的是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D。
2.(2023·青岛高一检测)1949年,党和政府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这一举措旨在 ( )
A.完成土地改革
B.稳定物价、巩固人民政权
C.没收官僚资本
D.进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解析】选B。1949年,在上海等大城市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打击了投机资本,稳定了物价,巩固了人民政权,B正确;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排除A;没收官僚资本、进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与“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无关,排除C、D。
3.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 )
A.不结盟 B.和平共处
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
【解析】选D。“独立自主”与材料“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相符,故D正确。
【深化点拨】
独立自主
(1)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2)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把我们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国际事务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4.(2023·济南高一检测)下表为1955—195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 ( )
建交时间 建交国家 建交时间 建交国家
1955年 8月1日 尼泊尔 1958年 7月19日 柬埔寨
1956年 5月30日 埃及 1958年 8月25日 伊拉克
1956年 8月1日 叙利亚 1958年 12月20日 阿尔及利亚
1956年 9月24日 也门 1959年 2月4日 苏丹
1957年 2月7日 锡兰 1959年 10月4日 几内亚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
C.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中国促进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解析】选C。从材料可以看出,在1955年亚非会议后,与中国建交的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明显增多,这显然是受到了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影响,C正确;“一边倒”外交政策是指倒向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的说法夸大了史实,排除B;日内瓦会议主要针对的是印度支那问题和朝鲜问题,排除D。
5.(2023·潍坊高一检测) 下图是1954年创作的歌曲《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其创作的背景是 ( )
我们工人劳动最热情,生产记录日日新。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年年都是好收成。我们热爱和平,从不侵略别人,也不准侵略者,破坏人类安宁……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农民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
C.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歌词中描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描绘了人民的建设热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创作背景是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正在向社会主义过渡,C正确;1957年底“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排除A;B“全部”错误,1954年农民并未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排除D。
6.(2023·聊城高一检测)下图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比重变化统计数据,据此可知,我国 (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C.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果显著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1952年至1956年,公有制经济比重迅速增长,占据绝对优势,私有制经济比重大幅度下降,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B正确;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刚刚起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间是1957年,与材料不符,排除C;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排除D。
7.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 )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解析】选C。注意题干中时间“1957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1956年中共八大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因此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选C。
8.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
A.加速“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
B.违背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
C.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
D.旨在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解析】选C。规定人民公社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活跃农村市场,说明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绝对平均主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正,减少了“左”倾错误的泛滥,故A错误;发展家庭副业,是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为改善农民生活而实施的正确措施,故B错误;发展家庭副业打破了绝对平均主义,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的束缚,故C正确;这一规定不是旨在发展资本主义,D错误。
9.1971年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为此,尼克松 ( )
A.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B.谋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致力于结束越南战争
D.主张中美合作主宰世界
【解析】选B。据题意可知尼克松是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而不是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排除A;根据“1971年6月”和尼克松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尼克松是要谋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故选B;结束越南战争和中美合作主宰世界明显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C、D。
【深化点拨】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经济滞胀和越南战争的拖累,在与苏联争霸的过程中处于守势,因此希望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对抗苏联。而中国与苏联关系破裂,也有改善中美关系的需要。所以中美关系正常化是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
二、非选择题(共13分)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当有的代表认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的名词时,他当即改用联合国宪章中“和平相处”的提法……他表示:“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加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共同的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多方协调,会议终于达成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展起来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
——徐海滨《周恩来外交思想》
材料二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中美联合公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会议上各国最终接受周恩来建议的原因。“亚非会议十项原则”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了怎样的新发展。(7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的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
【解析】第(1)题,回忆课本知识,从亚非各国人民的愿望、“求同存异”方针等角度回答原因;新发展是指该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第(2)题,从材料二中“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知中美双方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影响。
答案: (1)原因:亚非各国保障和平的愿望;中国“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的个人因素。新发展: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共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影响:中美双方结束对抗;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备选习题】
1.下图是国家中央机构组织系统图。它最早形成于 (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8年
【解析】选B。图示显示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而这一点是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定下来的,故B正确。
2.“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 ( )
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
C.“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该口号反映了“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故B正确。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共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
(3)材料三中提到中共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解析】第(1)题中共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并联系所学有关史实,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计划的实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的积累等方面来回答。第(2)题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的阐述,联系所学可知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3)题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原因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答案:(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原因:“左”倾错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