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2 13:35:24

文档简介

二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2023·淄博高一检测) 为了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截至1952年5月底,东北地区捐款6 525.08万元,可购战斗机435架;华北地区捐款6 795.06万元,可购战斗机453架;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其他的地区和个人也纷纷进行了捐款。这体现出抗美援朝时期 (  )
A.武器主要来自人民捐赠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民族凝聚力的空前增强
D.工农增产支援前线
【解析】选C。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各地区人民进行捐款,购买武器,说明民族凝聚力在抗美援朝中得到展现,C正确;材料只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时期捐款的部分统计情况,无法进行对比得出武器主要来自人民的捐赠,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体现不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排除B;材料中体现抗美援朝时期捐款来自各个地区,并未涉及工人和农民的增产支援,排除D。
2.(2023·济南高一检测) “文物见证历史”,下图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953年济南市铁业工人生产合作社发给社员邵芳亭的股票,上面写着邵芳亭入社时按社章规定缴纳股金,特发给股票。据此可知 (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济南掀起手工业合作化的高潮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
【解析】选D。材料“1953年济南市铁业工人生产合作社发给社员邵芳亭的股票”体现的是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反映出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D正确;A、B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当时济南掀起手工业合作化的高潮的结论,C排除。
二、非选择题(14分)
3.(2022·山东合格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53—1956年)
时间 事件
1953年 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年7月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3年12月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5年4月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1956年底 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根据上述年表,从政治、经济、外交角度概括新中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14分)
【解析】 政治:据材料“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抗美援朝取得胜利;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济:据材料“1953年”“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外交:据材料“1953年12月”“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据材料“1954年4月”“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可知,参加日内瓦会议;据材料“1955年4月”“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可知,参加万隆会议。
答案:政治:抗美援朝并取得胜利;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经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
【备选习题】
1.在如图的学习手册中,你会了解到“共同纲领” (  )
A.由人民代表大会颁布
B.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C.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D.体现社会主义的原则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C正确;“共同纲领”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排除A;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排除B;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社会主义的原则,排除D。
2.1949年,新中国政府先后开展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其主要目的是(  )
A.消灭私有制 B.稳定全国物价
C.建立公有制 D.克服财政困难
【解析】选B。新中国面临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为稳定物价,1949年,新中国政府先后开展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故B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故A、C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初期,统一财政经济是要克服财政困难,故D不符合题意。
3.“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表明新中国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拓展延伸】我国提出“一边倒”方针的原因
(1)它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
(2)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造成了中国与美国的敌对情绪。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两大阵营对峙,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4.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解析】选B。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为此,实施了 (  )
A.银元之战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解析】选C。据“20世纪50年代初”“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C正确;银元之战是打击投机商人,土地改革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A、B、D都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无关,排除。
【深化点拨】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亚非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过程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争取和巩固各自的自由和独立的意志是一致的。不管我们每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如何不同,我们大多数国家都需要克服殖民主义统治所造成的落后状态,我们都应该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按照我们各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各自的国家获得独立的发展。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
的补充发言》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亚非会议召开的目的。(3分)
(2)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阐明了什么方针 这一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否矛盾 请指出理由。(7分)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 “我们争取和巩固各自的自由和独立的意志是一致的”“我们大多数国家都需要克服殖民主义统治所造成的落后状态”可知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阐明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故两者不矛盾。
答案:(1)目的: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
(2)“求同存异”的方针。不矛盾。理由: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则具体灵活地贯彻此原则。二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2023·淄博高一检测) 为了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截至1952年5月底,东北地区捐款6 525.08万元,可购战斗机435架;华北地区捐款6 795.06万元,可购战斗机453架;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其他的地区和个人也纷纷进行了捐款。这体现出抗美援朝时期 (  )
A.武器主要来自人民捐赠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民族凝聚力的空前增强
D.工农增产支援前线
2.(2023·济南高一检测) “文物见证历史”,下图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953年济南市铁业工人生产合作社发给社员邵芳亭的股票,上面写着邵芳亭入社时按社章规定缴纳股金,特发给股票。据此可知 (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济南掀起手工业合作化的高潮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
二、非选择题(14分)
3.(2022·山东合格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53—1956年)
时间 事件
1953年 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年7月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3年12月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5年4月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1956年底 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根据上述年表,从政治、经济、外交角度概括新中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14分)
1.在如图的学习手册中,你会了解到“共同纲领” (  )
A.由人民代表大会颁布
B.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C.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D.体现社会主义的原则
2.1949年,新中国政府先后开展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其主要目的是(  )
A.消灭私有制 B.稳定全国物价
C.建立公有制 D.克服财政困难
3.“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我国提出“一边倒”方针的原因
(1)它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
(2)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造成了中国与美国的敌对情绪。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两大阵营对峙,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4.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为此,实施了 (  )
A.银元之战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亚非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过程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争取和巩固各自的自由和独立的意志是一致的。不管我们每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如何不同,我们大多数国家都需要克服殖民主义统治所造成的落后状态,我们都应该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按照我们各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各自的国家获得独立的发展。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
的补充发言》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亚非会议召开的目的。(3分)
(2)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阐明了什么方针 这一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否矛盾 请指出理由。(7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