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3.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本节课的关键是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验证的过程。
【素养分析】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在具体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形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些图形是四边形以及回顾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记忆中已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
1.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图形,你觉得哪些图形是四边形家族的成员呢?
2. 你心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
①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正方形正正方方的。
②它们都有四条边,且都是直直的。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数、量、折、比”等方法探究长方形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到“验证方法的多元化”。】
出示例题1:
(1)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2)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正方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 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张,先看一看,再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看看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
(2)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归纳:
① 边的特点: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四条边相等。
角的特点:长方形有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有4个角,都是直角。
3. 对比异同,探究正方形特征。
易错警示:对概念的判断要考虑全面,描述图形的特点要抓住它的所有特征。
学习任务二:自主学习,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既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又使学生熟悉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师: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用手指一指长方形纸和课桌面的长和宽。
师:如果给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起名字,要起几个?为什么?
讨论正方形边的特征,讲述:每条边的长度叫作边长。
2. 你是怎样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①用了量一量、折一折和比一比的方法。
②既要看边的特点,也要看角的特点。
易错警示:长方形的长和宽指的是一个数量,不能说成是一条边或一条线段,避免叙述错误。如,长方形的长边是长,短边是宽,就犯了“形量不分”的错误。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教材第38页第3题:照样子剪出一个正方形。
4.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5.在下面的方格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四、总结评价---促“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
2.教师总结:
3.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作业设计】
1. 完成《学习任务单》,做好相应笔记。
2. 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从而得出结论。在整个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后,要求学生先猜一猜,再利用手中的材料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的特点的过程,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验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主动建构图形的特征,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