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b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b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1-14 14:4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B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1-6题为单项选择.7-12题为多项选择,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做质点
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
C.研究姚明在扣篮的动作时,可以将姚明看作质点
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与速度变化快慢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4.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A.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B.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D.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6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2s B.3s C.4s D.5s
 
6.在图中,可以表示两个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同时落地的v﹣t图是(  )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就越大
B.运动物体的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8.两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的加速度为1m/s2,乙的加速度为﹣4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C.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大
D.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9.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1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均为2m/s
B.第2s末的速度比第3s末的速度小2m/s
C.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2倍
D.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1)m/s
 
10.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在第1s内通过1m,在第2s内通过2m,在第3s内通过3m,在第4s内通过4m.下面有关小球的运动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小球在第3s和第4s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小球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1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
A.速度方向相反,在3t0时刻汽车回到出发点
B.位移大小之比1:2
C.平均速度之比为1:2
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且方向相反
 
12.某一时刻a、b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3.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D.弹簧测力计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      .
 
14.下图是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且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1.20cm,S2=2.39cm,S3=3.60cm,S4=4.78cm.
(1)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
(2)计数点1和3对应的小车速度分别为:v1=      m/s,v3=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三、计算题(共40分):
15.(10分)(2015秋 菏泽期中)一艘快艇以3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4m/s.求这艘快艇在4s末的速度和前6s快艇经过的位移.
 
16.(14分)(2015秋 菏泽期中)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汽车从开始刹车到速度减为36km/h时通过的位移为80m,求
(1)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10s内汽车的位移.
 
17.(16分)(2015秋 菏泽期中)有一根长10m的细绳将A、B两小球相连,在足够高处先后相隔1s将A、B两小球自由释放.求:
(1)在B球释放后多长时间,连接A、B两球的细绳将被拉直?
(2)此时小球A的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g=10m/s2)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B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1-6题为单项选择.7-12题为多项选择,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做质点
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
C.研究姚明在扣篮的动作时,可以将姚明看作质点
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做质点,故A正确;
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要看动作,此时该运动员不可看做质点,故B错误;
C、研究姚明在扣篮的动作时,要看动作,不可以将姚明看作质点,故C错误;
D、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子弹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与速度变化快慢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
【考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所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解答】解:A、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指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率并非平均速度的大小,故A错误;
B、平均速度为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B错误;
C、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故C正确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指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率并非平均速度的大小,错误;
D、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是指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快慢是指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注意从它们的定义入手进行概念的区分,同时注意物理概念和生活中一些概念的不同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考点】加速度;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速度是反应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解答】解:A、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量越大,但不知道变化所用时间,故不能确定加速度一定越大,故A错误;
B、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的方向,故B错误;
C、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故C错误;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开始减小,物体的速度仍在增加,只是增加得变慢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基础,不难属于基础题.
 
4.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A.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B.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D.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根据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可确定位移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解答】解: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x=v0t+at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位移不随时间均匀变化,故A错误.
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0+at,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B错误.
C、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与特点即可正确解题;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6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2s B.3s C.4s D.5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质点速度为零的时间.
【解答】解:根据x=得,质点的初速度v0=6m/s,加速度a=﹣2m/s2,
则质点速度为零的时间t=.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6.在图中,可以表示两个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同时落地的v﹣t图是(  )
A. B. C. D.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相同,所以图线的斜率相等,同时落地,知在同一时刻落地.
【解答】解:A、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图线1有初速度.故A、B错误.
C、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都为g,所以图线斜率相等.故C错误.
D、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相同,所以图线的斜率相等,同时落地,知在同一时刻落地.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加速度为g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线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就越大
B.运动物体的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考点】重力加速度;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所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运动物体的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解答】解:A、物体通过的路程大小于速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物体通过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故B正确
C、速度描述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错误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注意从它们的定义入手进行概念的区分,同时注意物理概念和生活中一些概念的不同
 
8.两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的加速度为1m/s2,乙的加速度为﹣4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C.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大
D.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绝对值反映加速度的大小,正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解答】解:ACD、甲的加速度为1m/s2,乙的加速度为﹣4m/s2,可知两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反,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A错误,C、D正确.
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甲不一定做加速运动,乙不一定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
故选:C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
 
9.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1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均为2m/s
B.第2s末的速度比第3s末的速度小2m/s
C.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2倍
D.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1)m/s
【考点】加速度;速度.
【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分析判断.
【解答】解: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知任意1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2m/s,故A正确.
B、3s末比2s末多1s,则2s末的速度比3s末的速度小2m/s,故B正确.
C、任意1s内速度增加2m/s,不是2倍的关系,故C错误.
D、第ns末比1s末多(n﹣1)s,则速度增加2(n﹣1)m/s,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基础题.
 
10.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在第1s内通过1m,在第2s内通过2m,在第3s内通过3m,在第4s内通过4m.下面有关小球的运动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小球在第3s和第4s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小球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位移和时间,利用求出小球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根据题目的条件无法判断小球是否做匀加速运动.
【解答】解: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故A正确.
B、小球在第3s和第4s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
C、小球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因为小球做匀加速运动,所以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不等于3m/s.故C错误.
D、由△x=aT2得:a==1m/s2.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定义式为.
 
1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
A.速度方向相反,在3t0时刻汽车回到出发点
B.位移大小之比1:2
C.平均速度之比为1:2
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且方向相反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比较思想;比例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大小,由几何知识求解位移大小之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求解加速度之比.
【解答】解:A、汽车在0~3t0时间内速度一直为正,方向不变,所以在3t0时刻汽车没有回到出发点,而是离出发点最远.故A错误.
B、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大小,则位移之比为 x1:x2=v0t0:(v0 2t0)=1:2.故B正确.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 =1:1,故C错误.
D、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则有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 =2:1.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只要抓住速度图象的两个数学意义就能正解作答: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大小.
 
12.某一时刻a、b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V=Vt﹣V0可知,加速度相同时a、b两物体初速度设为V1、V2则速度之差计算可得;根据X=V0t+at2得,位移之差计算可得.
【解答】解:A、B、根据△V=Vt﹣V0可知,加速度相同时a、b初速度设为V1、V2则速度之差为:△Vab=Va﹣Vb=(V1+at)﹣(V2+at)=V1﹣V2;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X=V0t+at2得,位移之差为:△X=Xa﹣Xb=(V1t+at2)﹣(V2t+at2)=(V1﹣V2)t,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的应用,熟练掌握基本公式是关键,属于基础题型.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3.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C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D.弹簧测力计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 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存在摩擦 .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实验题.
【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解答】解:(1)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
a=,
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米尺,用来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该实验中不需要天平,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所以也不需要秒表.
故选:C.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说明重物下落过程中除了受重力,还受到了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1)C,(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存在摩擦.
【点评】清楚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从中知道需要的仪器和多余的仪器.知道实验原理,清楚实际情况下存在的误差.
 
14.下图是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且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1.20cm,S2=2.39cm,S3=3.60cm,S4=4.78cm.
(1)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 ;
(2)计数点1和3对应的小车速度分别为:v1= 0.18 m/s,v3= 0.42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1.20m/s2 .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打点的时间间隔求出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数点1和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运用逐差法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且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则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2)计数点1的瞬时速度m/s≈0.18m/s.
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m/s≈0.42m/s.
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1.20m/s2
故答案为:(1)0.1s
(2)0.18 0.42 1.2m/s2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
 
三、计算题(共40分):
15.(10分)(2015秋 菏泽期中)一艘快艇以3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4m/s.求这艘快艇在4s末的速度和前6s快艇经过的位移.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快艇在4s末的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快艇在前6s内的位移.
【解答】解:快艇在4s末的速度为:v=v0+at=4m/s+3m/s2×4s=16m/s
快艇在前6s的位移为:x=v0t+at2=4m/s×4s+3m/s2×(6s)2=70m
答:这艘快艇在4s末的速度为16m/s,前6s内快艇经过的位移为70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16.(14分)(2015秋 菏泽期中)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汽车从开始刹车到速度减为36km/h时通过的位移为80m,求
(1)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10s内汽车的位移.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加速度,以及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后的位移.
【解答】解:(1)汽车初速度为:v0=108km/s=30m/s
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由v2﹣v02=2ax知:
加速度为:a==﹣5m/s2
(2)汽车初速度为:v0=108km/s=30m/s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则该车在6s时便停止运动,10s内的位移为:x=v0t+at2=30×6+×(﹣5)×62=90m
答:(1)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5m/s2;
(2)刹车后10s内汽车的位移为90m.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17.(16分)(2015秋 菏泽期中)有一根长10m的细绳将A、B两小球相连,在足够高处先后相隔1s将A、B两小球自由释放.求:
(1)在B球释放后多长时间,连接A、B两球的细绳将被拉直?
(2)此时小球A的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g=10m/s2)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AB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当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0m时刚好拉直,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设在B球释放t时间后,连接A、B两球的细绳被拉直,由题意知: g(t+1s)2﹣gt2=L
代入数据解得:t=0.5s
(2)此时A的运动时间为:t′=1.5s:
则:A的速度大小为:v=gt′=15m/s
位移为:h=gt′2=11.25m
答:(1)在B球释放后0.5s,连接A、B两球的细绳将被拉直
(2)此时小球A的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分别为15m/s,11.25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抓住刚好拉直时,两球的位移差为10m求解
 
2016年1月14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