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北方地区)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北方地区)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14 10: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微博天地
课前预习
课堂小结
精巧点拨
课堂训练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微博天地
课前预习
微博天地
精巧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黑土是指有机物质平均含量在3%至10%之间,特别有利于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一种特殊土壤,主要分布在温带混交林地区。有地质专家指出,每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时200年至400年,而东北平原的黑土厚度则达到了1米,以至于可以“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课前预习
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青藏高原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 以北,东临
和 。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 平原和 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高原。
3.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 带、 和 带,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 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 季。
大兴安岭
秦岭
淮河
渤海
黄海
平原
高原
东北
华北
黄土
中温
暖温
温带季风
半湿润

寒温
课前预习
微博天地
精巧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把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称为“ ”。
5.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 ,主要种植 、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
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目前,国家为缓解华北平原,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 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从长远来看, 发展 ,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前预习
黑土地
黄土地
旱地
小麦
大豆
南水北调
节水农业
课前预习
微博天地
精巧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精巧点拨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
(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课前预习
微博天地
精巧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1.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B.东临渤海和东海
C.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西
D.位于黄土高原以南
D
A
课前预习
微博天地
精巧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3.我国以“黑土地”著称的平原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宁夏平原
4.北方地区农田以旱地为主的原因是( )
A.全年降水量较少
B.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
C.土壤以黑土和黄土为主
D.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B
A
课前预习
微博天地
精巧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5.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 )
A.地形崎岖 B.水资源缺乏
C.光热资源不足 D.劳动力不足
6.下图中,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A
课前预习
微博天地
精巧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7.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B.以丘陵和盆地为主
C.太行山脉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D.长白山脉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8.(2015广元)我国北方地区( )
A.平原广阔,土地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B.降水集中,水源充足
C.耕地以水田为主,是重要的稻米产地
D.主要气象灾害是寒潮和台风
A
A
课前预习
微博天地
精巧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9.(2015株洲)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也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下列农产品能在此大面积分布的是( )
A.棉花、玉米 B.春小麦、甜菜
C.水稻、甘蔗 D.冬小麦、大豆
10.(2015广元)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A
A
课前预习
微博天地
精巧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课堂小结
自然特征
与农业
自然特征
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黑土地:东平平原
黄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主要经济作物:甜菜、大豆、棉花
课前预习
微博天地
精巧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