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②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中美联合公报》签署21·世纪*教育网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72年2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1975年2月 美国总统福特访问中国。
1978年12月 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初 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签署两国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
1979年7月 中美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规定双方互享最惠国待遇。
根据上表可知,这一时期中美两国( )
A.战略利益日益趋同 B.遵循多边主义外交
C.倡导亚太区域合作 D.积极寻求务实合作
3.“它的提出恰逢其时,尤其是为不结盟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展外交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它为有着不同意识形态或者不同价值观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沟通的共同平台。”这里的“它”是指(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求同存异”方针
C.结伴而不结盟的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某次大会开幕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中说:“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次大会的特点体现了(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5.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成立条约委员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体负责审查旧政府对外缔结的条约。经审查,除 了部分边界条款需另行处理外,没有一个条约或协定可以全部承认或值得加以修改而适 用。由此可见,新中国实行(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6.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交上实行“一边倒”,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又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这种变化是基于( ) 21cnjy.com
A.国际国内形势变化 B.放弃了意识形态斗争
C.中苏关系彻底破裂 D.不结盟运动迅速发展
7.“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这一讲话是在( ) 2·1·c·n·j·y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开国大典 D.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8.“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 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此段话符合下列哪一文件的精神( ) www-2-1-cnjy-com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五四宪法 D.八二宪法
9.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米。杜勒斯针对的是( ) 2-1-c-n-j-y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10.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祝大会上,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邦长拉扎尔向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的中国妻子郭庆兰赠送礼品。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在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提出
B.1955年亚非会议上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C.《中美联合公报》中双方都认为要实行该原则
D.逐渐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1.1964年,中法两国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 ) 21*cnjy*com
A.引发了新中国第二次建交热潮
B.推动了西欧国家的联合
C.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
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2.1953年12月底,周恩来在会见印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代表团时,指出:“两个大国之间……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材料中“这些原则”的提出( )
A.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B.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C.消除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矛盾
D.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3.1954年,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不再采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附庸国”“资本主义国家”等称呼,而是改用如表所示的称呼。【来源:21cnj*y.co*m】
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的新称呼
项目 新称呼 新称呼的标准
第一类 “东方国家”“亚非国家” 地理位置
第二类 “独立自主国”“半独立自主国” 国家主权独立程度
第三类 “中间国家”“中立国家”“第三世界集团” 同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关系
上述调整( )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构建了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话语
D.提升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14.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利用冬季空闲时间在农村开办冬学教育,表 2是冬学教育的部分主题统计。据表可知,冬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表 2
时间 冬学教育主题内容
1949年 向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 解释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
1952 年 宣传三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等内容。开展“爱国增产生产合作及社会主义的前途教育。”
1953 年 宣传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4年 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教育。
1955 年 宣传农业合作化的思想以及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促进人民群众的自我觉醒 B.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
C.增强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 D.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
15.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7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上,维和部队作为最后一支徒步方队首次接受检阅。方队由先后6次赴非洲维和的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牵头,参与官兵足迹遍布利比里亚、马里、刚果(金)等。由此可知,当代中国( ) 21教育网
①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②已经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21·cn·jy·com
A.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旧中国的经济中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海解放以后,投机资本疯狂操纵黄金、银元,在私营百货公司的带动下,几乎所有私营商店的商品都以银元标价。同时投机资本势力还掀起一股物价飞涨的浪潮,天津、上海带头,华中、西北跟进,波及全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www.21-cn-jy.com
——摘编自程中原、夏杏珍《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
材料二:1964年5月,毛泽东主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三线建设问题,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其中一线是沿海地区,二线是中部地区,三线是西南、西北等后方地区,将三线地区作为建设重点。【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初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
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西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1956年起,越南南方政(简称南越)侵占了中国南沙、西沙群岛10多个岛屿。此后摩擦不断,南越得寸进尺。1974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果断决策,要求海军做好西沙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准备和兵力部署。19日5时,南越4艘军舰企图强行占领西沙群岛的琛航、广金两岛,同时向我军舰艇寻衅。10时22分,敌4艘军舰突然同时向我海军开火。我军奋力还击,海军官兵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勇猛顽强作风压倒了南越海军。12时30分,海上战斗结束。20日上午,我军在人员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收复了被强占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俘敌49人。至此,我国重新收复被侵占的岛屿,恢复行使对西沙群岛的主权。2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决定将自卫反击战中俘获的48名南越官兵和1名美国联络官,全部遣返。
——摘编自周德华《收复西沙扬国威-西沙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收复西沙群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沙海战对当今中国面临的海上争端的启示。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当中国未开垦的土地要用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时候,她的人口却开始加速增长起来。最大的推进是在1949年系统地采用现代的公共卫生措施以后,人口增长率从1949年以前数十年中每年不到1%一跃而为2%以上……劳动组织的改变并不是不重要,然而这种改变自身能产生多大效果,完全要看传统的技术中给提高生产率究竟留下多少余地。……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使用传统方法取得的粮食产量增长已经开始放慢,但是由于现代工业兴起而带来的对于粮食产量的需求,却开始加速增长……政府所采取的第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步骤是重新组织人民公社,以便减少管理和生产积极性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开始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每年进口500到600万吨粮食……第二个重大转变是在现代资本投入上的大规模投资。在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农村电气化扩大了,现代农具、电动机、水泵和其他机械销售量增长了,最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肥工业的发展。到1966年,化肥的进口量比1957年增加了1倍以上,国内生产也提高了7、8倍。
——摘编自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业措施转变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图中涉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次建交高潮是在70年代初,其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而②是建交高潮的结果,③是指1978年以后,不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 结合中国外交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材料无法得出中美战略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益日益趋同的结论,同时表述不符合史实,A错误;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材料未涉及多边主义外交 ,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中美倡导亚太区域合作的相关内容,C错误;据材料“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中美签署两国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中美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规定双方互享最惠国待遇”可知,中美签署了科技。经济、文化领域合作的相关协定,这体现了此时双方积极寻求务实合作的态度,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美国。本题以中美关系大事记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旨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历史背景准确领悟,注意排除错误选项。
3.【答案】D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可知,“它的提出”中的“它”指的是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答案为D项。
A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出的,与材料中“为不结盟国家开展外交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提供了一个可以沟通的共同平台”不符,排除。
B项,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外交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进行,但与材料中的“它的提出恰逢其时”不符,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排除。
C项,结伴而不结盟属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的对外方针,与材料中“为不结盟国家开展外交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确把握,根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可知,“它的提出”中的“它”指的是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A政治协商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材料中指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华侨、这些群体符合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故选项A正确;
B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制度全面确立,材料中是建国前夕,故选项B错误;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材料中没有体现相关特点,故选项C错误;
D基层村民自治制度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确立的制度,故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A。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了政治协商制度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 解答本题需依据材料“ 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结合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答案】D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依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成立条约委员会,具体负责审查旧政府对外缔结的条约”可知,反映出新中国实行的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项正确;
“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材料不能体现,A项错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材料没有体现,B项错误;
“一边倒”是指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材料没有体现,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理解新中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的含义,然后分析即可,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6.【答案】A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A.中国的外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策变化与本国的国家利益要求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也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选项是正确的;
B.20世纪50年代我们并没有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
C.1955年中苏关系并没有彻底破裂;
D.不结盟运动是从1961年开始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外交活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7.【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跟库材料及所学知识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这段讲话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所以A正确;
BCD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8.【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据材料提到,调剂国营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属于《共同纲领》的内容,故B正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属于中华民国时期,故A排除。
五四宪法,不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故C排除。
八二宪法,也不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故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9.【答案】C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亚非国家开会,根据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隆会议召开没有非洲国家参与,排除AB项;
根据所学,万隆会议是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因为西方国家的阻挠和破坏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让与会国重新团结起来,谋求亚非国家的发展,引起美国的不满。故C正确;
联合国开会不是只有亚非国家参与,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解答本题抓住关键信息 “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 ”结合万隆会议背景进行分析即可,考查学生对调动所学知识对材料分析的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 ( http: / / www.21cnjy.com )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所以,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A、C、D三项说法均正确,不合题意,故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发展的相关史实。本题是基础题,主要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1*cnjy*com
11.【答案】D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964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中法建交表明了国与国是可以求同存异和谐共存多极发展的,冲击了当时的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向多极格局的演变,D项正确;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随着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外交政策的提出,新中国迎来了第二次建交高潮,A项错误;
推动了西欧国家的联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
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64年,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结合中法建交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2.【答案】D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故D正确;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排除A;
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中“消除了”表述太绝对,中印两国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消除,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项原则,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3.【答案】C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据材料概括得出:1954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对新兴国家的称呼进行调整,敌对色彩淡化,变得友善平等,说明当时中国积极调整对外策略,注意外交用语,故C正确;
多极化是指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趋势日益明显,材料只是强调中国对新兴国家的用语发生变化,未涉及实力的变化以及对两极格局的影响,排除A;
材料涉及对亚非新兴国家称呼的变化,未涉及社会主义国家数量的增减,排除B;
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运动会议召开,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时期的外交,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材料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称呼的变化进行分析,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意义
15.【答案】B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 中国部队执行维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务是接受联合国的派遭,而且遍布利比里亚、马里、刚果(金)等地,说明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③符合题意;利比里亚、马里、刚果(金)等都不是中国的邻国,所以不是新型区域合作,更不是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①④错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新时期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政策的调整,关键信息是:维和部队作为最后一支徒步方队首次接受检阅。方队由先后6次赴非洲维和的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牵头,参与官兵足迹遍布利比里亚、马里、刚果(金)等。
16.【答案】(1)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或统一财经、稳定物价)。
(2)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知识点】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分析】(1)措施:依据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投机资本疯狂操纵黄金、银元,在私营百货公司的带动下,几乎所有私营商店的商品都以银元标价。同时投机资本势力还掀起一股物价飞涨的浪潮”可知,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的物价暴涨现象,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平抑物价,政府采取了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措施。
(2)意义:依据材料“1964年5月”、“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其中一线是沿海地区,二线是中部地区,三线是西南、西北等后方地区,将三线地区作为建设重点”并结合三线建设的影响从 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等角度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三线建设。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建国初期中国平抑物价的措施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三线建设的意义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7.【答案】(1)原因:中央的正确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与妥善部署;海军官兵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和英勇奋战;收复领土的举措具有正义性;南越政权遭受内外危机。
(2)启示: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对地区霸权;保持信息、战略优势,把握反击先机;保持国力增长与实行灵活外交相结合;加强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
【知识点】建国初期的剿匪镇反
【解析】【分析】(1)原因: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1974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果断决策,要求海军做好西沙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准备和兵力部署”可知,中央的正确决策与妥善部署;根据材料“我军奋力还击,海军官兵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勇猛顽强作风压倒了南越海军”可知,海军官兵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和英勇奋战;根据材料“至此,我国重新收复被侵占的岛屿,恢复行使对西沙群岛的主权”可知,收复领土的举措具有正义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越政权遭受内外危机。
(2)启示:开放性试题,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战略时机、灵活外交、海防意识等角度回答,具体而言,如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反对地区霸权;保持信息、战略优势,把握反击先机;保持国力增长与实行灵活外交相结合;加强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收复西沙群岛的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行动。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中共、海军以及南越等角度分析;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题,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战略时机、灵活外交、海防意识等角度,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8.【答案】(1)挑战:可开垦土地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耗尽,耕地面积难以扩大;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产生了庞大的农产品需求;传统农业措施效用降低,难以推动农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产生了一系列失误等。
(2)作用:对人民公社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进口缓和了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矛盾,减轻了农业发展压力;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化肥产量迅速增长,推动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减轻耕地不足的影响等。
【知识点】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分析】(1)挑战:由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正当中国未开垦的土地要用完的时候,她的人口却开始加速增长起来。”及所学可得出可开垦土地几近耗尽,耕地面积难以扩大;由材料最大的推进是在1949年系统地采用现代的公共卫生措施以后,人口增长率从1949年以前数十年中每年不到1%一跃而为2%以上….....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使用传统方法取得的粮食产量增长已经开始放慢,但是由于现代工业兴起而带来的对于粮食产量的需求,却开始加速增长”及所学可得出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产生了庞大的农产品需求;传统农业措施效用降低,难以推动农业发展;结合所学可得出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产生了一系列失误等。
(2)作用:由材料“政府所采取的第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步骤是重新组织人民公社,以便减少管理和生产积极性等方面的问题”及所学可得出对人民公社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由材料“并且开始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每年进口500到600万吨粮食”及所学可得出粮食进口缓和了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矛盾,减轻了农业发展压力;由材料“第二个重大转变是在现代资本投入上的大规模投资。在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农村电气化扩大了,现代农具、电动机、水泵和其他机械销售量增长了,最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肥工业的发展。”及所学可得出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由材料到1966年,化肥的进口量比1957年增加了1倍以上,国内生产也提高了7、8倍”及所学可得出:化肥产量迅速增长,推动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减轻耕地不足的影响等。
故答案为:
(1) 挑战:可开垦土地几近耗尽,耕地面积难以扩大;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产生了庞大的农产品需求;传统农业措施效用降低,难以推动农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产生了一系列失误等。
(2) 作用:对人民公社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进口缓和了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矛盾,减轻了农业发展压力;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化肥产量迅速增长,推动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减轻耕地不足的影响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农业的发展,第一问,提炼概括材料信息归纳;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