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2 23: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鸦片战争后,丁拱辰的《演炮图说》介绍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的船炮技术,林则徐的《四洲志》搜集了西洋各国的情报与知识,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徐继奋的《瀛寰志略》重点考察了欧美各国的国情状况。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
A.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完全颠覆 B.“中体西用”思想得到实践
C.西方军事技术已经广泛输入 D.时势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学
2.晚清一著名人士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该言论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3.1843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而争论者,应听两造查照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这一规定(  )
A.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B.源自片面最惠国待遇
C.有利于美国对华商品倾销 D.减少了中外贸易纠纷
4.1861年3月,总理各国事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衙门成立后,君臣朝野之间,往往视之为不祥之物,士大夫多耻预其选。终晚清之世,国史馆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者皆立年表,而于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上述状况表明,当时(  )
A.“天朝上国”思想已发生动摇 B.清廷被迫适应外国侵略需要
C.传统外交观念仍有极大影响 D.布新而不除旧成为时代潮流
5.清朝道光年间的大理寺少卿金应麟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的坚船“乃中国之绪余”,中国之“师夷”不过是“礼失求诸野”;郑观应也认为西方之所以先进于我,是因为“我所固有者,西人特踵而行之,运心精心,持以定力,造诣精深”。因此他不无自信地说,“礼失求诸野者,此其时也”。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B.急切之要务是开启民智
C.思想解放由浅入深 D.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严重
6.甲午战后,有人指出:“我们在以前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
C.洋务运动没有任何成效 D.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
7.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中能体现洋务运动“自强”思想的是(  )
A.创办开平煤矿 B.开办安庆内军械所
C.创为汉阳铁厂 D.创办湖北织布局
8.观察如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
C.该漫画描绘的是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
9.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驻印度海军来华军舰增多,这是为了武装走私鸦片。此种认识(  ) 2-1-c-n-j-y
A.清楚地认识到英国的国家诉求 B.基于“天朝上国”的思维方法
C.使清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防范 D.是“开眼看世界”的正确选择
10.清政府早期对待条约“并不细加审查,一览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了”,因为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年李鸿章指出:“倘若外国要求之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斥之”。1884年,总理衙门表示:”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据此可知(  ) 【来源:21cnj*y.co*m】
A.中国外交逐渐近代化 B.宗藩关系走向瓦解
C.万国公法被各国接受 D.中国主动融入世界
11.“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场革命”(  )21*cnjy*com
A.拉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 B.引起晚清政局的变化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12.对图1、图2间的联系解释合理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洋务运动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
B.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洋务企业集中地
C.洋务运动培育了辛亥革命的武装力量
D.早期近代化为民主革命创造有利条件
13.1853年,马克思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英国的武力面前,清王朝的权威倒下,成为碎片;天朝永恒的迷信破碎了;与文明世界隔绝的野蛮和密封被侵犯了,而开放则达成了。”该观点揭示了(  )
A.清政府与世界发展潮流背道而驰
B.清朝中央权力的不断下移
C.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
D.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
14.阅读下列《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15.林则徐通过翻译资料来了解英国,他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人士反对鸦片贸易的言论格外倾心,对英国国王要求商人尊重中国法律的规定特别看重。以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还没有意识到英国会发动鸦片战争。材料表明林则徐 www.21-cn-jy.com
A.天朝上国思想仍很浓厚 B.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正确
C.对国际形势一无所知 D.对英国国情了解不深入
二、材料分析题
1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表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
商人通例(1904年) 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年)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
17.观察下面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有人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继续沉沦;也有人说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真正觉醒。21·cn·jy·com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造成材料一中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一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的关系是怎样的?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败退,于是奕 起初主战热情开始冷却,倾向求和。尤其是太平天国在南方的迅猛发展,权衡利害,奕 得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便以中国出卖大片领土主权结局。战后,为便于与列强“合作”,奕 又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奕 在“自强”名义下积极倡导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不久,奕 和倭仁作为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在同文馆进行了一次激烈的交锋。光绪二十年,奕 旧疾复发,旋病重而死,时年67岁。2·1·c·n·j·y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奕 成为清朝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奕 的功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表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结合所学可知,受鸦片战争的震动,中国一些学者开始编写介绍西方知识、技术、历史地理以及国情的著作,这说明受鸦片战争这一时势变化,学者由空谈转向实学,故D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项中的“完全颠覆”说法绝对化,排除;
“中体西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得到实践,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故B项错误;
C项中“广泛输入”的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新思想萌发的背景和内容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1教育网
2.【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 购 ( http: / / www.21cnjy.com )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分析可知,材料中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B正确,ACD与材料不相符;
故答案为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洋务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 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www-2-1-cnjy-com
3.【答案】A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望厦条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规定,重点在于中国官员对美国人在中国的贸易纠纷没有司法管辖权力,这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损害,故A符合题意;
B项这是美国通过不平等条约直接获得的特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无关,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望厦条约》的影响, 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总理衙门主管与外国人的事务,总理衙门成立后,受到当时清廷统治阶层的歧视,总理衙门官员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体现出由于长期闭关锁国形成的思维惯式影响较深,当时的传统外交观念仍有极大影响,C项正确,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君臣对总理衙门的不公,而非清廷被迫适应外国侵略的要求,B项错误;
总理衙门的创立是“布新”,但仅从总理衙门这一事上就说当时布新而不除旧成为时代潮流显得孤证不立,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晚清时期的外交,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联系总理衙门的职权和传统外交思想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
5.【答案】A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据材料“礼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诸野”,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的中国社会仍未打破对西方的偏见,保留着传统的夷夏观念,故答案选A项;
据材料“礼失求诸野者,此其时也”得知中国的急切之要务是向西方学习,排除B项;
材料讲述清朝道光年间,仅一个时间节点无法反映发展趋势,排除C项;
据材料信息,金应麟和郑观应都认为“礼失求诸野”,无法说明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严重,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的曲折性,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我所固有者,西人特踵而行之,运心精心,恃以定力,造诣精深”、“礼失求诸野者,此其时也”。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A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解析】【分析】由材料“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可知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危亡意识增强,这主要与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有关,故A项正确;
淸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故C项错误;
义和闭运动是在华北地区反洋教运动下兴起的,不具有广泛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考查了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7.【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明显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材料之中安庆内军械所就是军事工业创办的开始标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一般,答题的关键是区分民用和军用企业。
8.【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图片反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在坚持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即洋务派“中体西用”,故答案选D;
抵抗派并未付诸实践,选项A排除;
“新政”中提出了“预备立宪”的口号,在漫画中并未体现,排除B;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经济基础依然是小农经济,无法得出自然经济瓦解的信息,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理解图片的寓意即将先进的技术嫁接在落后的制度之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结论。21*cnjy*com
9.【答案】B
【知识点】19世纪中期中国的社会状况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驻印度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来华军舰增多,这是为了武装走私鸦片”及所学可知,林则徐没有对英国的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认为英国在贸易上离不开中国,忽视了英国工业革命下侵略扩张的必然性,体现了林则徐仍然沿用“天朝上国”的传统思维方法分析西方国家,B正确;
清楚地认识到英国的国家诉求,表述错误,排除A;
清政府并未高度重视、积极防范,不符合史实,排除C;
这种认识不是“开眼看世界”的正确选择,表述错误,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开眼看世界,解答本题需根据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清政府对近代条约由漠视到遵守、合理利用,体现中国“夷夏观”发展为“主权观”,表明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A项正确;
宗藩关系是指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形成的“称臣纳贡”的外交关系,而材料强调的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条约关系,排除B项;
材料只是体现近代中国主张合理利用万国公法,并没体现“被各国接受”,排除C项;
近代中国是被动融入世界,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外交,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和近代中国外交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11.【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假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可知这场革命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催生了洋务运动和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说明这场革命引起晚清政局的变化,B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与早期新思想的萌发有关,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两幅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信息可知,图1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分布;图2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形势图。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最先兴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国近代工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民主革命创造有利条件,D项正确;
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非洋务运动,A项错误;
洋务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武汉,辛亥革命是从武汉爆发,迅速发展至全国各地,B项错误;
辛亥革命的武装力量是革命党领导的新军,不是洋务运动培育的,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对辛亥革命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3.【答案】C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题干中述及的时间点是1853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结合题干中的“在英国的武力面前,清王朝的权威倒下。”可知马克思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根据题干内容中“清王朝的权威倒下,成为碎片;”“天朝永恒的迷信破碎了”,说明马克思认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同时“与文明世界隔绝的野蛮和密封被侵犯了,而开放则达成了”表明马克思认为鸦片战争使得中国融入到了世界文明之中,据此可知,题干所述观点揭示了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双重的影响,故选C项;
题干内容中“与文明世界隔绝的野蛮和密封被侵犯了,而开放则达成了”说明马克思认为鸦片战争使得中国融入到了世界文明之中,而不是强调其消极影响,排除A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清政府的中央权力开始下移,这与题干所述史实不一致,排除B项;
题干着重叙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双重影响,其主语是“鸦片战争”,而不是“资本主义”,排除D项。
故答案为C【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
14.【答案】B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开放了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明显增长,B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中的“持续”表述绝对化,A项错误;
题干所给统计表反映的是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没有涉及中国的民族资本的信息,C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只是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数据,没有中国进出口数据的信息,不能得出“贸易顺差”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解答本题需根据题干所给数据内容、数据变化趋势及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对英国国王要求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尊重中国法律的规定特别看重。以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还没有意识到英国会发动鸦片战争”可得出,林则徐对西方侵华的本质意图认识不足,对英国国情了解不深入,故D项正确;
根据“他对英国人士反对鸦片贸易的言论格外倾心,对英国国王要求商人尊重中国法律的规定特别看重”可得出“浓厚”“一无所知”的说法错误,排除AC;
材料不能说明渠道不正确,排除B。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 林则徐对英国的了解和态度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近代中国反侵略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16.【答案】(1)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
(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解析】【分析】⑴根据“商务繁富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可知广泛组织商会;根据“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可知制定商律;根据“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可知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根据“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可知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版权所有:21教育】
⑵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清政府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励创办公司,促进商业发展,对商人实行保护政策,实际上是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的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
故答案为:(1) 广泛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
(2) 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清末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答题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和理解分析的能力,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难度较小。
17.【答案】(1)图1: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图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
(2)图1: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强盛,但国内市场狭小,统治者急需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于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对华战争蓄谋已久。图2:中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同意第一种。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①割台湾,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巨额赔款,加强国家财政负担,也加剧人民负担。③开工厂,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意第二种。中国各阶层奋起抗争,挽救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机。①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②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③中国知识分子:学西方,反封建,进行政治制度探索。
(4)关系:日本以“战”兴,以“战”衰。
启示:中国应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历史事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据图片及图片文字说明可知,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
(2)原因:图1:根据所学可知,导致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从日本一方来看,甲午战争前,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发展,国力强盛,但国内市场狭小,统治者急需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于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可见其对华战争蓄谋已久。图2:抗日战争之所以胜利,其根源在于中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从日本方面来看,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从世界形势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解答本题首先要表明立场,然后针对材料涉及的观点进行论证。本题以同意第一种观点为例。首先表明立场:同意第一种观点,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继续沉沦”,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论证,结合条约内容侧重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从领土主权方面说,《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台湾,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赔款额度看,《马关条约》中规定的巨额赔款,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也加剧人民负担。条约新增开工厂,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关系:根据两则材料可知,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获得的利益,进一步发展了资本主义,促进了日本发展,但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最终战败,可见日本以“战”兴,以“战”衰。启示:从日本的经验教训来看,中国应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故答案为:(1) 图1:中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图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
(2) 图1: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强盛,但国内市场狭小,统治者急需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于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对华战争蓄谋已久。图2:中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 同意第一种。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①割台湾,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巨额赔款,加强国家财政负担,也加剧人民负担。③开工厂,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意第二种。中国各阶层奋起抗争,挽救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危机。①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②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③中国知识分子:学西方,反封建,进行政治制度探索。
(4) 关系:日本以“战”兴,以“战”衰。
启示:中国应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的和平与发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较小,由图片中的时间可以得出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总结分析影响战争成败的因素。
(3)本题是观点题,考察大家史论结合分析自己的观点,难度一般,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史论结合论证自己的观点,注意史论一致。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时注意从大国崛起的其实分析。
18.【答案】(1)清朝的腐朽与衰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阶级矛盾尖锐;西方文明冲击。
(2)功:主持并推动洋务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与顽固派进行论战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积极进行抵抗,显示了民族气节。
过: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伙同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进行围剿、镇压;投降卖国,支持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反对维新变法。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清军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节节败退”“太平天国在南方的迅猛发展”的信息从清朝的腐朽与衰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及西方文明冲击角度回答。
(2)依据材料“奕 在“自强”名义下积极倡导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的信息从主持并推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评价积极作用;依据维护清王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回答局限性。
故答案为:(1) 清朝的腐朽与衰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阶级矛盾尖锐;西方文明冲击。
(2)功:主持并推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与顽固派进行论战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积极进行抵抗,显示了民族气节。
过: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伙同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进行围剿、镇压;投降卖国,支持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反对维新变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等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