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6.1《电流做功》 教学设计(表格式)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6.1《电流做功》 教学设计(表格式)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22 18: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1节 电流做功
教科书 书 名: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 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了解不同用电器的能量的转化。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工具,了解电能表的参数。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知道电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电能和电功的知识,形成相应的物理观念,能用物理观念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和实际问题。 2.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的角度认识电流所做的功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关系,知道电功是消耗电能的量度,建立物理概念,结合实验进行“质疑创新”和“科学论证”。 初步形成将学科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3.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认识电功大小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探究能力。通过阅读课本,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及阅读、看图、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对“1度电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节能意识。通过使用电能表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能准确描述实验结果和反思探究过程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尊重自然规律,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的能力。养成规范的思维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总结成功,分析失败的能力;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中;培养愿意投入科学事业,敢于创新和实践,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使命感的创新型接班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 教学难点: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准备】 《测家庭电路电压下串联灯泡两端电压装置》、《测家庭电路电压下并联灯泡电流装置》、《动感单车发电装置》、各种能量转化的玩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视频播放《最美重庆夜景》 课前播放视频《最美重庆夜景》,一方面活跃、放松气氛,另一方面从视频入手,引出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美丽的夜景离不开电的功劳,生活中因为有了电,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和温馨。生活中电从哪里来呢?在实际生活中又有哪些用途呢?如何计量消耗电能的多少呢?我们今天开始将学习第十八章第1节 《电能 电功》。 ※ 层层深入,新课教学 【教学点一】认识电流做功 让玩具工作,感知能量的转化 知道电能的来龙去脉 了解家用电器消耗电能的来源 揭秘:动感单车发电点亮LED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行动当中,感知能量的转化过程,从直观到抽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激励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 学生活动一:让玩具工作起来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拿到一个玩具,让玩具工作,思考玩具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小组交流汇报:学生展示并汇报各个用电器电能的转化。      通过学生展示和交流,得到电能是从其他形式能转化而来,最终又应用到各种用电器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通过提问:家里哪些用电器会消耗电能,这些电能从何而来。让学生知道家用电器是从各个发电厂而来。 体验:通过抽水装置抽水 感知: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利用抽水装置,设计实验探究电功大小影响因素 探究:通过创新教具探究电功大小影响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在参与抽水的过程中,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中; 环节一:认识电功 教师通过讲授法,让学生知道电功的定义、物理符号及国际单位。知道电功是消耗电能的量度。 环节二: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介绍抽水装置,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抽水量的多少可以反映电功的多少。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电功的大小与时间有关。                             图一 抽水装置 环节三:学生活动二 通过抽水装置抽水 小组分工合作:将滑动变阻器分别置于最大阻值处和某一位置处,完成两次抽水,时间在20s,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以及抽水的水量在下列表格中。 序号抽水时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所处位置电压表示数 U /V电流表示数 I/A抽水量 V/mL120s最大阻值处220s某一位置处
    交流讨论:结合表格数据,小组交流讨论   两次抽水,时间相同,抽水量如何变化?对应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这说明电功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得出结论:电功大小与电压、电流、时间有关 进一步引导,探究方案:控制变量的思想:当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我们要探究它与其中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当我们想要去探究W与U的关系时,我们应该控制什么一定。想要去探究W与I的关系时,我们应该控制什么一定。我们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电流都会同时发生变化,我们怎么办才能让电压和时间不变,来探究电流大小和做功的关系,又怎么控制电流和时间不变,来探究电压对电功的影响呢? 设计电路:将两个水泵串联和并联,来探究电功与U的关系,电功与I的关系。那么在这里,水泵的规格选择相同不同的规格的。 创新教具突破——W与U的关系 教师介绍串联实验装置,让学生认识到:通过灯泡的亮度来反映电功的多少。 图二:探究电功与电压关系实验装置 现象:闭合开关,亮灯发光程度不一样,两灯的电压不一样。 结论:当电流和时间一定时,电压大,消耗的电能多,电功大。 创新教具突破——W与I的关系 教师介绍并联实验装置: 图三:探究电功与电流关系实验装置 现象:闭合开关,亮灯发光程度不一样,两灯的电压不一样。 结论:当电压和时间一定时,电流大,消耗的电能多,电功大。 总结得出: 环节四:电功的计算 【学以致用】 一个节能灯的两端加220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它在这种情况下通电100s时,它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教师提出问题:家用电器都会消耗电能,那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如何计量? 【教学点三】电能的计量 会读电能表示数并计算消耗电能 遇到难题:电能表无法显示短时间消耗的电能 自主学习,认识电能表的参数 用电能表测量短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电能表的发展 短视频了解“1度电”的作用 政府部分应对措施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短视频了解一度电的作用,并从中思考生活中可以从哪些方面节约用电,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环节一:会读电能表示数并计算一段时间消耗的电能 展示电能表的表盘:计算八月份的用电量。 实际现象:用电能表测量吹风机10s消耗的电能,发现示数无变化 提出问题:如何去计算短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学生自主学习,认识电能表的参数。 录制短视频,深入认识“600 revs/(kW · h)”,用此参数解决遗留下的难题。 环节二:学生活动三:计算电吹风或烧水壶消耗的电能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用电子式电能表测量,吹风机或热水壶工作20s消耗的电能。 并将数据记录到下列的表格中。 时间t/s闪烁的次数消耗的电能/kW · h (用分数表示)20
学生动手测量,分享测量结果 环节三:认知电能表的更新 ※ 总结回顾,课堂小结  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小结,并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同时引导孩子们除了学习知识外,还有节约用电的意识。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理知识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和疑惑,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电厂发电不简单,电表计量细心算,电能应用生活中,节约能源记心间”。 ※ 作业布置,巩固升华 了解家里一年用电情况,缴费情况,并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写一份“家庭一年用电情况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