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课件(4)

文档属性

名称 声声慢 课件(4)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8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4 09:07:10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武 陵 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李清照
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全词。
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南渡前
南渡后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语速,语调,
轻重缓急,
韵律,感情
找出这首词的“词眼”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
寂寞凄清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一、 找词眼,明词情
词人主要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淡酒 晚风雁 黄花梧桐细雨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愁”的象征
抒写萧瑟冷落凄迷之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黄花
晚来独登楼,恨字
锁眉头,黄花瘦,
雁声断秋。 《南楼令》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比喻女子容颜的憔悴
即菊花。点明季节,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
表达孤独落寞之情
容颜已失,慨叹时光流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意 象
淡酒


黄花
梧桐
细雨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1、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
——国破家亡之苦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
——《南楼令》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
黄花喻女子容颜的憔悴
“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二、找意象,悟词意
偏安一隅,不思收复
——亡国之恨。
夫死再嫁,遇人不淑
——丧家之痛。
学无传人,不被理解
——学艺之悲。
为何而愁
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
沦落之苦
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亡国之痛
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主 题
三、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四、多读、经常读、反复读
二、找意象,悟词意
一、找词眼,明词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1、背诵《声声慢》
2.运用《声声慢》中的其中一个意象,补充完整以下诗篇。
如烟往事,
寻觅无果,
空追念。

……
曳一地忧伤,
撒几许凄切,
千年之后,
谁知女儿心事?
3、阅读婉约派词人李煜、秦观、温庭筠等人的词,分析他们如何写“愁”。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阮郎归》 秦观
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身有限,恨无穷,星河沈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拓展:课后阅读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谢谢
恳请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