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单选题
1.学校组织同学们前往浙江绍兴参观了一处文人故居,有同学想选择一幅隶书作品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恭敬(jìng) 惭愧(kuì) 鉴赏(jiàn) 人声鼎沸(dǐng)
B.倜傥(dǎng) 淋漓(lín) 盔甲(kuī) 疲倦不堪(kān)
C.感慨(kǎi) 搓捻(niǎn) 绽开(zhàn) 小心翼翼(yì)
D.争执(zhí) 激荡(dàng) 奥秘(ào) 花团锦簇(cù)
3. 下列对文中“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故事”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说明农村当时还很落后。
B.寄托着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那是作者生活历练后的结果。
C.为了表现百草园里藏有赤练蛇的事实,这具有暗示性意义。
D.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4.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C.目前,一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事渲染,以此误导群众,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D.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5.某同学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系(jì)绳子、折(zhé)蜡梅花。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桑椹(shèn)、攒(zǎn)集。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书熟” 应为“书塾”,“嘻闹” 应为“嬉闹”。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翻来覆去”不要写成“翻来复去”。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必说老师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②其实,三味书屋也是我的乐园。
③单单老师大声朗读,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样子,就让我们好笑,
④也不必说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⑤更何况我还可以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①④③②⑤
7.以下是文文同学发表童年感言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一句她很难确定,请你帮她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童年生活不仅仅是自己经历过的,也包含曾经阅读过的,我曾经和杨红樱笔下活泼可爱的马小跳一起嬉戏玩乐,也曾和郑渊洁笔下正义勇敢的皮皮鲁一同旅游探险,也曾和林海音笔下懂事的英子一起缅怀爱养花的爸爸,____……这一切的一切,使我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
A.还和鲁迅笔下的闰土一起在百草园里雪后捕鸟
B.还和少年鲁迅一起在百草园里摘吃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C.还和鲁迅笔下的闰土一起在三味书屋里放声朗读
D.还和少年鲁迅一起在三味书屋里听老师讲美女蛇的故事
二、填空题
8.鲁迅,原名 ,字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 。
9.在下面文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动词,并指出这些动词的作用。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 住了。
作用: 。
三、语言表达
10.导学二课文第2段是一个经典的景物描写段落。请体会作者灵动的笔触,完成任务。
(1)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几种赏析观点的概述,请细细体会并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①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热闹、丰富的繁杂中透露出生命的蓬勃。
②从儿童的感受出发,通过”光滑”“肥胖”“低唱”“弹琴”等词语,描绘孩童纯真自然的天性。
③纷杂中却暗藏着富有变化的顺序,特殊的句式看似”不必说”实则意在强调”必说”,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2)学习这段文字中鲁迅行文的精妙之法,用”不必说……也不必……单是……”的句式描写一处景物。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15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本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7~24段。
【文本二】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
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学堂里又设立了一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那书面上的张廉卿一流的四个字,就蓝得很可爱。
“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严肃地对我说,而且递过一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骙跪奏……,”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
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选自鲁迅《琐记》,有删改)
【文本三】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选自鲁迅《藤野先生》,有删改)
11.【搜集资料】围绕“成长”主题,请你根据鲁迅先生求学的三个片段,完成下表。
时期 地点 事件
童年 绍兴三味书屋 ①
少年 ② 阅读赫胥黎的《天演论》而入迷
③ 仙台医学院 ④
12.【读懂细节】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请分析句子中画线的标点符号的作用)
②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请分析句子中包含的情感)
13.【深度思考】从故乡到南京,再到日本,求学中的鲁迅先生思想在发生着变化,自己也不断地在成长,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分析不同时期的鲁迅先生形象。
14.【比较迁移】鲁迅先生的成长轨迹:离开绍兴,选择到南京求学;再到日本留学,选择学医;放弃学医,选择从事文艺。请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说明鲁迅先生每次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他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周树人;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
9.【答案】支;撒;系;牵;罩;这些动词生动准确地描写出冬日捕鸟的全过程,突出了百草园给爱玩的孩子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10.【答案】(1)[示例一]①”碧绿”“紫红”是写颜色,”高大”“肥胖”“拥肿”是写形状,这是从视觉上写;”长吟”“弹琴”是从听觉上写;”又酸又甜”是从味觉上写。桑椹、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则引人想起夏末秋初,景物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且与后文冬天的百草园形成照应,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示例二]②说石井栏”光滑”,很可能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和其他孩子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体态肥大,而且是儿童的特殊感受。这一切都描绘了孩童纯真自然的天性。[示例三]③先用两句”(也)不必说……”略写百草园丰富的景致,再细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也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几种顺序配合,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2)略
【答案】11.①在三味书屋读书和玩耍;;②南京矿路学堂;;③青年;;④看到枪毙中国人的电影,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
12.①问号与感叹号连用,表达了先生看到书房里没人时的疑惑、惊讶,继而明白学生去外面玩耍后的愤怒。②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愤懑以及作为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
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 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14.一是为追求新知识,寻求另一类的人们;无须学费的学校在南京。二是鲁迅学医,为的是治病救人。三是发现中国人太愚昧,便弃医从文。他的一句名言:治病救不了中国人。启示做人不应该有种族歧视,要关爱每一个人,应该有爱国主义精神,决心挽救中华民族的精神值得敬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