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 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课件(27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上 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课件(27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23 10:24:59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显微镜
情景引入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intgen)偶尔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感光,于是他想到可能有种神秘的光穿过了黑纸。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1901年,伦琴获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探索活动
1.先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十个手指的指纹,比较各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直接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么不同
3.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并将其与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从这个活动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 、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单凭我们的 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需要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 收集信息、做出判断。
探索活动
图2.1-12中的两条横线是直线吗
图2.1- 13中的曲线是螺旋还是同心圆
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
用我们的感官观察有很多的局限性,单凭肉眼看不到很远或很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为了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扩大观察的范围,科学家研究和发明了许多方法,设计与制作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观察范围。
记录方法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适当的记录方法。例如,在前面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法。
观察的重点
观察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感觉器官进行的直接观察;
二是借助仪器工具进行的间接观察。
观察可以分为两类: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定性观察是指只需较粗略地知道物体的一般性质(如颜色、形状、气味)的观察;定量观察是指较精确地知道具体数据的观察。
显微镜的发展
1590年,荷兰眼镜制造商亚斯·詹森和他的儿子制造出最早的显微镜,将跳蚤放大
1665年胡克制成了他的第一台显微镜,并观察到了细胞
19世纪,光学显微镜技术不断改进
20世纪30年代,恩斯特·鲁斯卡发明的电子显微镜诞生了,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倍
20世纪80年代, 激光扫描显微镜 面世,它可对物 体进行三维扫描成像
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镜筒
物镜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压片夹
反光镜:调节光线强弱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组件
目镜
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
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组件
反光镜
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有两面,光线强用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
遮光器
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光线强用小光圈,光线弱用大光圈
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明显上升或下降
细准焦螺旋: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组件
使用显微镜
安放
对光
放片
调焦
观察
①安放:右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左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偏左,离桌子边缘大约 7 厘米。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使用显微镜
③上片:将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④调焦:眼睛看着物镜,转动调节旋钮,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调节旋钮,使镜筒缓缓上升,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使用显微镜
⑤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画在学习单上
使用显微镜
【巧记妙招】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细调找物像。
看完低倍转高倍,九擦整理镜归箱。
使用显微镜|巧记口诀
显微镜成像特点
上下左右都相反
若要将视野中某个方向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物像在哪个方向,玻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F
实际图像
显微镜下图像
实际图像
显微镜下图像
显微镜成像特点
旋转方向一致
显微镜成像特点
放大倍数小
低倍镜
物像小数量多
视野明亮
视野范围大
高倍镜
放大倍数大
物像大数量少
视野暗
视野范围小
小试牛刀
(2024 余姚市模拟)小明双眼注视物镜,将镜筒从高处开始下降,应调节 (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A
小试牛刀
(2023秋 江北区期末)小明在载玻片上放了字母 qb,,他在显微镜中会看到(  )
A.dq
B.bq
C.qb
D.pd
B
小试牛刀
(2024 金华三模)小科在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内容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物像偏左方——向左移动玻片
B.物像太小——换用凹面反光镜
C.视野较暗——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D.物像不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
A
小试牛刀
(2024 江北区)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示显微镜结构和镜头,其中①和③为目镜,②和④为物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应转动d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观察视野最暗的镜头组合是②和③
C.寻找清晰的物像时,应先调节c,再调节b
D.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B
小试牛刀
(2024 温州三模)如图为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若从像A变成像B,需进行以下操作(  )
①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②玻片向右下移动
③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了.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①②④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①③④
C
思维点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