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将相和
6
课文背景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着国家兴亡。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
课文欣赏
学习生字
召集
召开
大臣
忠臣
议论
会议
皇宫
宫女
缺点
缺角
学习生字
贡献
献出
诺言
许诺
字典
词典
犯罪
罪恶
抄写
摘抄
学习生字
胆怯
怯弱
拒绝
抗拒
荆条
荆玉
蔺相如
花蔺
荆玉:荆山之玉;喻美质贤才
和氏璧
璧采
璧采:比喻月光,月色
花蔺
学习生字
强逼
勉强
计划
划分
清廉
廉洁
防御
御驾
抵达
抵罪
学习生字
辞职
辞行
屈辱
耻辱
擅长
擅自
削弱
削减
客卿
爱卿
学习生字
战袍
袍子
认识多音字
将来、将军
将士、将领
认识多音字
强大、强壮
倔强
强逼、强迫
认识多音字
划船、划算
计划、规划
认识多音字
削弱、削减
削皮、刀削面
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抵御:抵挡,抵抗。
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同心协力: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理解下列词语
“将相和”中,“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和”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
“将”:
廉颇
“相”:
蔺相如
“和”:
和好
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说一说
将相和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了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他们的高贵品质和爱国情怀。
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它们都讲了什么?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渑池会面
秦王 赵王 廉颇
蔺相如
赵王 蔺相如 秦王
廉颇 蔺相如
1-9
10-14
15-17
初读感知
(1)课文围绕“将相和”讲了三个小故事。
(2)引导学生根据小标题的提示,加上人物,理清人物关系,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1—9自然段
10—14自然段
15—17自然段
快速读读《完璧归赵》这个小故事,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完璧归赵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起因
完璧归赵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璧换城,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池,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池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来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为什么要“想了一会儿”?
为什么要“想了一会儿”?
说明蔺相如进行慎重考虑(思考),也说明这个问题很棘手。
完璧归赵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挺身而出
完璧归赵
在这句话中,你看出了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完璧归赵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在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秦王并没有用城换璧的意思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在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机智、勇敢
语言描写
完璧归赵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愤怒得头发竖起来,顶起了帽子。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吗?
目的是把璧送回赵国,不是真撞:如果秦王强逼,他也会撞的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完璧归赵
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质?
勇敢无畏,才智过人,为国家利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语言描写
完璧归赵
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什么特质呢?
机智勇敢
做事果断
不畏强暴
为人谨慎
考虑周全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完璧归赵
起因:赵王得到一块和氏璧,秦王想据为己有。赵王无奈,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经过:蔺相如识破秦王没有诚意,偷偷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无奈。
结果
读一读
召集 典礼 大臣 商议
拒绝 允诺 胆怯
无价之宝 完好无缺 绝口不提 怒发冲冠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同归于尽 怒目圆睁 同心协力
二
渑池会面(10-14)
快速阅读课文的10-13自然段,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了?
快速读读《渑池之会》这个小故事,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胆怯,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
赵王胆小、怯弱
胆怯,不敢去
在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渑池会面
二
渑池会面(10-14)
秦王是怎么侮辱赵王的?蔺相如又是怎么反击秦王的侮辱的?结果怎么样?
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起因
秦王要赵王鼓瑟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
赵王鼓瑟。
渑池会面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
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质?
渑池会面
蔺相如为何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是如何做的?
便向前走了几步,
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
大义凛然、不顾个人安危
行动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
语言
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
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蔺相如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毅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大义凛然、不顾个人安危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照应上文大将军廉颇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威震朝野,连秦王都害怕他,不敢轻举妄动,在维护国家尊严上也有廉颇的功劳,这为下文写他对蔺相如不服气作了铺垫。
渑池会面
蔺相如也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不肯。蔺相如要和秦王拼命,秦王只好照办,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了下来,维护了赵国尊严。
经过
渑池会面
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位列廉颇之上。
结果
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
维护国家的荣誉、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
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二
渑池会面(10-14)
说一说
起因
经过
结果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
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
负荆请罪
三
负荆请罪(15-17)
想一想:蔺相如是怎么避开廉颇的?蔺相如的门客是怎么看待他的避让态度的?
三
负荆请罪(15-17)
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
蔺相如这样做是因为害怕廉颇吗?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着想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
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话后是什么反应?蔺相如面对廉颇的道歉又是怎么做的?
廉颇:
蔺相如:
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连忙出来迎接
诚恳、坦率、直爽
宽容、大度
结果?
★将相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表面原因:蔺相如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的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实际原因:共同的爱国思想,共同的认识:将相和则国家安。
三
负荆请罪(15-17)
说一说
起因
经过
结果
廉颇不满蔺相如的职位比自己高,想找机会羞辱他。(将相之间出现矛盾)
蔺相如处处回避。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廉颇: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想一想
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