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自然物与人造物
第三单元 第10课
(苏教版)一年级
上
01
素养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作业布置
01
素养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区分常见的自然物与人造物,理解人造物大多取材于自然物并经过人类加工而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动手制作,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02
新知导入
自然物
人造物
02
新知讲解
慧眼识物
礁石
长城
弹珠
太阳
狗尾草
木勺
玩具汽车
松鼠
在方框中将自然物涂红,将人造物涂绿
02
新知讲解
用双手创造
泥土
泥坯
瓦
棉花
纱线
棉布
人造物都取材于自然物
02
新知讲解
在空白处写一写,画一画
稻草
纸张
毛线
毛衣
树木
家具
书
棉花
木材
03
新知讲解
双重视角看世界
自然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人造物则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03
新知讲解
创意工坊
材料准备
03
新知讲解
03
新知讲解
03
新知讲解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周末与家长或小伙伴一起,在户外(如公园、河边、山林)捡拾一些自然物(注意安全,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并思考如何将它们改造成有趣的人造物。
创意记录:鼓励学生记录下捡拾自然物的过程、所选物品的特点以及改造的初步想法,可以是文字描述、图画或照片形式。
05
课堂练习
选择一种自然物(如树枝、石头、松果等),利用家中的安全材料(如彩笔、胶水、纸张等)进行创意改造,将其变成一件有趣的人造小作品。
06
课堂总结
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了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自然与人类的奇妙联系。最后,老师以一句富有启发性的话作为结束语:“大自然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人类的创造力则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这个美好的家园。”
07
作业布置
创意制作:
作业内容: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如纸张、塑料瓶等),发挥想象力,制作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手工作品。完成后,写一篇简短的作品介绍,说明使用了哪些材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