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卖火柴的小女孩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huǒ chái kě lián là zhú kē lì
2.比一比,再组词。
蜷( ) 烘( ) 梗( )
倦( ) 供( ) 哽( )
橱( ) 魂( ) 焰( )
厨( ) 魄( ) 馅( )
3.下列哪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
A.缩小(suō)努力(lǔ) B.茎叶(jīn)推开(tuī)
C.咯吱(chī)斧子(fǔ) D.拆开(chāi)陈旧(jiù)
4.下列句子所对应的朗读语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兴奋)
B.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惊喜)
C.啊!请把我带走吧!(恳求)
D.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同情)
5.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温暖 暖和 温和
见我独自站在门外,邻居王阿姨连忙招呼着:“屋子里有暖气,快进来( )一下把!”她热情的话语和( )的目光,使我感到无比( )。
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只要……就…… 既……又……
(1)( )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 )她不敢回家。
(2)( )今晚是大年夜,( )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
(3)小女孩想:( )火柴不熄灭,( )能把奶奶留住。
(4)小女孩做了一个( )温暖( )美丽的梦。
二,句子训练
1.小女孩擦着了火柴。(扩句)
2.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改为反问句)
3.在大年夜里,谁能买她的火柴呢?(改成陈述句)
4.小女孩说:“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改成转述句)
5.小女孩死了。小女孩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三,课文回顾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19世纪丹麦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 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结果是 。故事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第一次看到了 ,第二次看到了 ,第三次看到圣诞树,第四次看到了 ,第五次在幻象中和奶奶一起飞走了。
四,课内阅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①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②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在朗读选段中画“——”的句子时,应该读出 的语气,从中你 可以感受到 。
2.对第②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
B.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感到寒冷、饥饿、痛苦。
C.奶奶带着小女孩去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美好的地方,那里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
3.你认为上面选段中最奇妙的想象是什么?
五,百字练笔
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身边,你会怎么对待她?她的命运又会如何?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
注意“柴”“怜”“蜡”的字形和书写笔画。
2. 蜷缩 烘烤 桔梗 疲倦 供给 哽咽 橱窗 魂魄 火焰 厨房 魄力 馅饼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蜷可组词:蜷伏、蜷曲、蜷卧;
倦可组词:困倦、怠倦、厌倦、倦怠。
烘可组词:烘焙、烘干、烘炉、烘染;
供可组词:供品、口供、供桌、供给。
梗可组词:作梗、梗概、梗阻;
哽可组词:哽塞、哽噎、哽恨、哽结。
橱可组词:橱柜、书橱、衣橱、壁橱;
厨可组词:掌厨、厨师、帮厨、厨子。
魂可组词:国魂、灵魂、阴魂、丢魂;
魄可组词:气魄、体魄、胆魄、心魄。
焰可组词:烈焰、气焰、焰火、火焰;
馅可组词:露馅、肉馅、馅子、入馅。
3.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有误,努力(lǔ)——(nǔ)。
B.有误,茎叶(jīn)——(jīng)。
C.有误,咯吱(chī)——(zhī)。
D.正确。
4.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A.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这时她的美好愿望落空了,她的心情是失望、伤心的,而不是兴奋的;
故选A。
5. 暖和 温和 温暖
【详解】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的辨析与掌握。
温暖:暖和,使感到温暖。
暖和:寒冷,让人感到温暖柔和。
温和:指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激烈。指气候不冷不热。指物体具备使人感到暖和的适当温度。
①结合“屋子里有暖气”可知选“暖和”。
②结合“目光”可知选“温和”。
③结合“感到无比”可知选“温暖”。
6.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只要 就 既 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
“虽然……但是……”表示的是一种转折关系。转折关系是对前面分句提出的某种已存事实或情况,后面分句转而述说并非理所当然的推论。
“因为……所以……”表示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前面的“因为”这部分叙述的是事情发生的原因,后面的“所以”这部分叙述的是事情发展的结果。
“只要……就……”表示的是一种条件关系。“只要”是“就”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既……又……”表示的是一种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指在同一属概念之中存在同层次的种概念,则这些种概念之间存在的、并列的关系。
(1)“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与“她不敢回家”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结合句意可知,本题应填写“因为……所以……”。
(2)“今晚是大年夜”与“还在街上卖火柴”两个分句之间存在转折关系,结合句意可知,本题应填写“虽然……但是……”。
(3)“火柴不熄灭”与“能把奶奶留住”两个分句之间存在条件关系,结合句意可知,本题应填写“只要……就……”。
(4)“温暖”与“美丽的梦”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并列关系,结合句意可知,本题应填写“既……又……”。
7.(1)又冷又饿的小女孩用几乎冻僵的双手擦着了一根小小的火柴。
(2)这一整天难道有谁买过她一根火柴吗?
(3)在大年夜里,谁也不能买她的火柴。
(4)小女孩说,奶奶,请把她带走吧!
(5)小女孩只有死了,才能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
【详解】(1)本题考查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扩句时可以在“小女孩”和“火柴”的前面加上修饰的词语以及详细描写如何擦火柴。
示例:可怜的小女孩用颤抖的双手擦着了这一根根小小的火柴。
(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技巧: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②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③在改后的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怎、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根据以上方法,原句应将“没买过”改为“买过”,在“一整天”的后面加“难道”,“谁”前面加上“有”,句尾加上“吗”,将句号改为问号。原句应改为:这一整天难道有谁买过她一根火柴吗?
(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技巧: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根据以上方法,原句应将“能”改为“不能”,在“谁”的后面加上“也”,删去“呢”,将问号改为句号。原句应改为:在大年夜里,谁也不能买她的火柴。
(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①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双引号。②说话人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其他人称和内容根据语境更改。
根据以上方法,原句应将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双引号,删去后引号;将“我”改成“她”。原句应改为:小女孩说,奶奶,请把她带走吧!
(5)本题考查合并句子。
合并句子时,要想清楚“小女孩死了”“小女孩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符合语境的关联词。
两个句子可能存在条件关系,“小女孩死了”是假设的条件,“小女孩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是达成假设条件下会发生的事情。结合语境,可以选用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来合并句子。
两个句子可能存在转折关系。“小女孩死了”是一件不幸的事,但“小女孩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对于小女孩来说是一件好事。结合语境,可以选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虽然……却……”来合并句子。
8. 安徒生 童话 大年夜 街头 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大火炉 烤鹅 奶奶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的理解和作家作品。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大年夜的街头又黑又冷,一个乖巧、美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饿、寒冷、孤独中五次擦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像,最后在大年夜,在幻想中微笑着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
故事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第一次擦火柴,她看见大火炉,因为当时很寒冷; 第二次擦火柴,她看见烤鹅,因为当时很饥饿;; 第三次擦火柴,她看见圣诞树,因为当时没有欢乐; 第四次擦火柴,她看见了奶奶,因为当时没有人疼爱她。
9. 渴求 小女孩对亲情、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留恋 10.C 11.我认为最奇妙的想象是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温和又慈爱的奶奶,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飞走了。
【解析】9.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中“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可知,小女孩擦亮火柴看到了奶奶,她急切地想让奶奶把她带走,又害怕奶奶像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消失,所以呼喊时的语气应该是哀求、难过的;从中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和对亲情、美好事物的强烈渴望。
10.本题考查句子的分析。
第②段,读句子“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可知,“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小女孩的幻想,现实中是没有这样的地方的,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正因为小女孩在现实中遭受了太多的寒冷、饥饿、痛苦,所以,在她临死的时候,她才会出现这样的幻觉。
故选C。
1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在选段中找出自己认为最奇妙的想象即可,答案不唯一。如:
我觉得最奇妙的想象是小女孩在火柴的亮光里看到了她最爱的奶奶和那些美好的事物。
12.示例:忽然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了我们家。只见她脸色憔悴,围着一个旧围巾和旧围裙,身上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衣不遮体,光着一双脚丫儿,哆哆嗦嗦地坐在墙角里。我好奇地问:“你是谁?怎么会来我家?”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道:“我也不知道,我正在卖火柴的时候,一颗星星落在我身边,然后有一道白光出现,我睁开眼一看,就在这里了。”我听了这段话,马上就认为她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了。我从冰箱里拿出来面包,拿火腿肠给她吃,可是她推辞说:“我奶奶说了,不能随便吃人家的食物,吃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经过我再三劝解,小女孩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饱之后,我还给她换上了厚厚的棉衣和棉鞋。
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回来了,我给爸爸妈妈说了小女孩的来历。爸爸妈妈也答应让小女孩留下来。我和她一起上学,一起玩耍,还带她去吃汉堡包。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详解】本篇习作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身边,你会怎么对待她?她的命运又会如何?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了解课文内容,《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构思。写好想像作文,首先想象要合理,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写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宇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