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2 23:2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阶段特征: (秦汉)
总体特征: 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具体表现:
1.政治上: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发展;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2.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农业进步;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汉代田庄经济兴起;手工业发达,领先世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繁荣;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3.思想上:推崇法家、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专制,;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科技(造纸术等)、文学(汉赋)初步发展。
4.民族关系上:秦时与少数民族之间和平多于战争,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时间定位:
课标要求:
1.了解秦朝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时空观念】结合地图从时空顺序描述秦统一的过程以及疆域开拓的史实;
【唯物史观】通过对秦朝统一的条件分析,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要性与偶然性;从秦朝速亡的原因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认识并理解秦朝统一条件;通过秦暴政的史料与实物,深刻体会政权的成败,不仅要有先进的体制,更要有一套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历史解释】认识并理解秦朝统一条件及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秦朝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秦朝实现统一的原因和条件;
教学难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秦的统一
目录
1
秦的暴政
2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3
一、秦的统一
(一)历史条件:(史料实证)
1.人民愿望: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经济需求: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3.物质基础:
商鞅变法后,国家日益强盛,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4.地理位置:
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5.局部统一:
争霸和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
6.主观努力:
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材料一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材料二 秦的大一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往也比以往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
——《史记》·秦孝公求贤令
一、秦的统一
(二)过程:
1.统一策略:
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2.灭六国: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3.拓疆域:
(1)征南越:修灵渠,开辟“五尺道”,置郡县。
(2)控西南: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设夜郎、桂林郡);
(3)北击匈奴:夺回河套,筑长城,修直道。
4.疆域: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三)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2.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4.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四)巩固统一
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分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一、秦的统一
历史解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体现在官僚机构,行政区划以及法律等方面。主要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
2.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一种管理方式。特点是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主要矛盾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如郡县制、行省制等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两者关系:中央集权是专制主义的基础,有君主专制,必然有中央集权,有中央集权不一定有君主专制。
一、秦的统一
(四)巩固统一:
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确立皇帝制度:
①嬴政自称“始皇帝”皇位世袭;
②通过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
③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④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3)三公九卿制(中央)
①含义: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②特点: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保证皇权。
③作用:
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与皇帝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4)廷议制度(朝议制度):
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材料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一、秦的统一
(四)巩固统一:
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5)推广郡县制 (地方):
①原因:
A.分封制的弊端;
B.有利加强中央集权;
C.商鞅变法的影响.
②内容:
A.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
B.郡下县,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③特点:
A.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免;
B.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④作用:
A.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B.加强发对地方直接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
材料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纪》
合作探究: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异同,周秦地方政治制度有什么变化?
分封制 郡县制
不 同 点 划分标准
官吏权利
与中央关系
历史作用
实质
相同点 性质: 目的: 作用: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拥有封地,世袭爵位
官吏任免制,不能世袭;官吏有俸禄,无封地。
诸侯国有很强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官僚政治
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贵族政治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周秦之变:
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②从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独裁;
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1.原因:
(1)经济(根本):封建地主经济和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2)政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其封建统治;
(3)思想:法家集权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2.特点:
(1)以皇权为核心; (2)家国同治,人治色彩浓厚。
3.积极影响:
(1)政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2)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思想文化: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思想文化交流,推动了文化的广泛传播。
4.消极影响:
(1)政治: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和个人崇拜极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引起政局动荡。
(2)思想:导致独尊一家、钳制思想,阻碍了思想进步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3)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施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知识拓展:
一、秦的统一
(四)巩固统一:
2.经济:
(1)统一货币(半两钱):
废止六国货币,指定秦的半两钱为法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作用:改变了长期以来币制的混乱状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2)统一度量衡:
作用: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
(3)交通: (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
作用:加强各地经济联系;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3.文化:统一文字(官方:小篆;民间:隶书 )
作用:有助于国家政策的推行和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对中华民族长期保持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产生重要影响。
4.社会:
(1)颁行法律、编制户籍;
(2)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
(3)整顿社会风俗。
作用: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秩序,促进民族交融。
二、秦的暴政
(一)表现:
1.大兴土木,徭役繁重:
建造宫殿、陵墓、修长城;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2.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专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1)焚书: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史书,非《诗》《书》等诸子百家书籍全部焚毁。
(2)坑儒: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
3.严刑峻法,施行暴政:
尤其是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
(二)结果:
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其中成年男丁大约450万。
北伐匈奴,征调30万男丁,
修筑长城,征用40万民夫,
戍守边境,率30万民众常驻河南地,
秦始皇陵,动用徭役、刑徒70多万人,修筑30多年,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动用100多万劳力,秦直道,动用数10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一)秦末农民战争
(1)原因:
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②法律严酷,逾期当死。
(2)过程:
①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不久战败。
②项羽、刘邦亡秦: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二)楚汉战争:
性质:项羽、刘邦为争夺统治权而发动的战争。
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进行了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经过四年的战争,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历史上称“西汉”。
学思之窗: 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
提示:为增强起义军的号召力、凝聚力①秦王朝东部地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六国反秦势力比较强。
②当时流传“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楚人反秦意识最为强烈。“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期望得到楚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思考点: 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刘邦 项羽
“约法三章”,废秦苛法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赏罚不明
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刚愎自用,不善用人;
分封失当,缺稳固根据地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刘邦:出身农家,初任沛县泗水亭长释放刑徒而亡匿,后起兵投奔项梁公元前209年,率军进咸阳,秦朝灭亡,与父老“约法三章”,深得民心退至巴蜀,“暗渡陈仓”,重返关中围项羽于垓下,用“十面埋伏”战术,逼项羽自刎。前202年建立西汉。
项羽:楚名将项燕之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与叔叔项梁杀会稽郡守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击败消灭秦军主力进军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收财宝妇女自立西楚霸王,分封诸侯,抑制刘邦。
(1)刘邦胜利的原因:
①“约法三章”,废秦苛法;
②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③主张统一集权;
④有关中做稳固的根据地。
(2)项羽失败的原因:
①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
②放纵部下烧杀抢掠;
③分封政策失当;
④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启示:
得民心且顺时代 潮流者得天下。
合作探究: 秦朝为何短命而亡?
材料一 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 台湾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它的征战、大兴土木也超过了生产力的承担极限。但是我不觉得秦亡跟法家有那么直接的关系,秦政在很多地方违背了法家的教训。秦的暴政之所以失败,是由很多偶然因素和举措失当造成的。
——《中华读书报》(2013.6.26)
提示: 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
(1)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根本原因);
(2)秦朝缺乏治理统一大国的经验;
(3)对东方六国旧势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
(4)陈胜吴广起义和反秦势力的壮大(直接原因)。
课堂演练:
1.(2023·湖北高考)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
A. 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
B. 正统观念的左右
C. 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
D. 情感倾向的影响
【解析】 考点:历史人物评价。
据本题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刘知幾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知幾是太过拘泥于名号、等级。司马迁设置本纪的主要着眼点不在身份名号,而在于以之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史事之总纲领,看其是否起到支配历史大局的作用,所以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刘知幾对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排除A项;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的合法性,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情感因素不是导致两者不同认识的根源,排除D项。故选C项。
C
2.(2021·江苏卷)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
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
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
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
【解析】 考点:秦朝的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反映了秦简中收录了魏律中抑制商人的两条法律条文,这说明战国时期抑商思想影响渐广,D项正确;秦简收录两则魏律条文,不代表秦吏以魏律为准绳,排除A项;材料强调抑商思想,没有涉及耕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国对商人的抑制,没有体现以吏为师,排除C项。
D
课堂演练:
3.(2019 浙江高考)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解析】 考点:历史的研究的方法。
根据材料“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可知体现的是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C选项符合题意。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应该注意用史料论证观点的合理性,D选项排除。
C
课堂演练:
4.(2021·浙江高考)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解析】 考点:秦朝的文化——艺术成就。
由材料信息“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可知,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故A错误;兵马俑不能体现实用性,故B错误;“民本”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材料没有民本意识的信息,故C错误。
D
课堂演练:
5.(2021·江苏高考)《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散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在这里,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
A.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
B.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
C.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
D.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
【解析】 考点:史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材料可知,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故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档案文献、出土简牍、墓志铭文等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B
课堂演练:
严刑峻法
统一全国
(前221年)
北击匈奴
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
秦朝的
暴政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灭亡
(前207年)
赋役沉重
“焚书坑儒”
楚汉战争
巩固统治
南征越族
东灭六国
政治
经济
文化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交通
统一车轨、修驰道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堂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