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2课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学习目标:
1、秦统一的过程与影响;
2、中央集权体制的构建、特点;1.秦统一的过程灭六国,建秦朝北击匈奴、修长城和直道平定岭南、置郡管理管理西南夷
修五尺道东到大海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2.意义
(1)扩大_______________。
(2)推动了______________
格局形成。(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
君主专制:指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地位终生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关系: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1,萌芽于战国
2,确立于秦朝
3,巩固于西汉
4,完善于隋唐
5,加强于北宋
6,发展于元朝
7,强化于清朝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3.郡县制
(地方行政体制)1.皇帝制度中央地方(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1、皇帝制度材料一: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公)(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2、三公九卿制(1)职责2、三公九卿制(1)职责(2)议政方式:集思广益,一定程度减少决策的失误;但在君权至上的专制体制下,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在秦代,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往往以“朝议”方式参与讨论,皇帝通常在他们的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裁决。 (4)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5)意义: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是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环节。②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3 、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出现:(2)确立:(3)内容:VS相同: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问题探究VS相同: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问题探究以宗法制为基础国家大一统血缘地域世袭产生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拥有封地和相应爵位只有俸禄,无封地诸侯国有相当大的
独立性绝对服从于中央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积极:
2.消极:史料四我是嬴政,嬴政就是我,我为自己代言。吕不韦,我挤走了。
六国,我灭了,妃嫔收了。
皇帝,我当了。
三公九卿 ,一群小弟有了。
海内为郡县,地盘有了。
匈奴、西南、百越、我打了。
儒生,活埋了;书,也烧了。
长城修了,灵渠凿了。
徐福这小子,长生药也没找到。
骊山墓修的差不多,该进去了。
暴君也罢,千古帝王也好,任由后人评说。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是如何认识的?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首先要梳理出历史人物各方面的有关史实,然后对史实加以归类,归类后,从主观动机和客观后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中,作出综合评价。评价时, 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要坚持两点论的原则。结论:功大于过姓名
蒋雪梅
单位
梁山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上承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下启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难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实质及评价。???
二、学生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对有关影视作品的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
认识,但并未形成系统知识,缺乏全面把握的能力和理性认识。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阐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实施背景、职能、权力及其影响,并能够对这两种政治制
度进行正确的评价。
2、过程和方法:
?解读有关秦朝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资料、图片,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
初步的归纳和分析;提高阅读有关信息的能力。
?通过讨论、角色模拟等,锻炼推理和历史思维意识,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
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大一统”政治制度建立的学习,探讨政治决策的过程与方法,欣赏其政治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逐步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
使命感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注意研究和借鉴古代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引起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启发的思考。
?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微课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2.微课程《历史评价方法》,课堂指导学生当堂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
利用诗歌、音乐播放李白《古风》
观看视频,体会秦始皇统一的壮举
PPT 、音乐视频、文字材料
探究: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运用概念图建构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及内容、分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学生分组,制作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及内容概念结构图;讨论中央集权制度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展示制作的概念结构图,分析各制度之间的联系、影响
PPT 、文字材料、树状思维导图
方法指导:
利用微课程展示《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观看微课程,讨论对秦始皇的评价
PPT、视频
知识总结:
展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观看思维导图,概述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PPT、思维导图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微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疑难,通过合作学习,并能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3.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概念图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