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从数量关系、乘法的意义、推理三个层次逐步理解乘法分配律,在说理过程种初步培养推理意识。
在更改数据,情境变换中理解抽象的必要性,初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会用数学语言概括、字母式表示乘法分配律。
在联系旧知中建构乘法分配律的知识网络,能从形式上区分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
基于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意义理解,自主迁移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
教学重点:从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分”与“合”这两种形式
教学难点:推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分”这种形式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乘法运算律。
二、新授
(一)乘法的意义角度理解规律
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道题,谁来读一读要求?有哪几个要求?有哪里要提醒大家的吗?
1.计算发现结果相等.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一,先列式计算,再和同桌说一说。
反馈:
投影学生作品。
2. 意义理解
(1)理解第1个等式。
问:刚刚你们是通过计算发现结果相等,那为什么会相等呢?谁能来讲一讲道理?
先来看第1题。
生1:红红买的3套×90元+明明买的2套×90元,或者用总共的5套×90元,求出的都是两人总共花的钱,肯定相等。
师:这是用数量关系来解释。算红红的总钱数是用每套90元×3套也就是在算几个几?(3个90)那这(2×90)又表示几个几?(3个4)合起来就是几个90?(5个90),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相等了吗? 谁也是这样想的?之后再请1生说。
师小结:原来等式两边都表示5个90,意义一样所以相等。有道理!
(2)在方法运用中,加深理解
你们用乘法的意义解释了第一个等式为什么成立,那你们也能用同样方法解释第2个等式吗?
(5+4)×3=5×3+4×3
生:左边的表示大长方形的长×宽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右边的表示绿色部分的面积加上蓝色部分的面积也是整个面积,所以也相等。
师:你是从面积的角度来思考的。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左边是9个3,右边表示5个3加4个3也是9个3。
师:谁也是这样想的?请你再来说一说。(生边说边板书: 9个3=5个3+4个3)
师:那你能结合这幅图来说一说9个3,5个3和4个3分别在哪里吗?
小结:看来真像同学们说的9个3=5个3+4个3。这组算式左右表示的意思也是一样的。
3.改变数据,建立模型。
过渡:刚刚我们用乘法的意义解释了这两个等式左右两边为什么相等。
改变数据,初建模型
现在我们看第1个问题,如果改变校服的单价与购买的套数,这样等式两边是否还相等?
出示:一套校服 元,红红买了 套,明明买了 套,两人一共花了多少钱?
请想好校服的单价与购买数量,写出一个等式试试。(学生活动)
直接汇报你的算式。(生1汇报后)他将单价改成多少?分别购买多少套?左右两边相等你怎么知道?
生:左边是是9个80,右边7个80+2个80也就是9个80.(如果学生从数量关系来解释,教师引导到意义来)
(多生汇报等式,直接抽几个追问“怎么知道左右两边相等?”)
变换情境,迁移模型
师:校服的单价和购买的套数继续变,那么这样的等式你们可以写多少个?(无数个)那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a+b)×c= a×c+b×c,追问:左右两边相等吗?校服单价和购买数量分别是多少?
再看第2个问题,如果改变长与宽的数据,等式两边是否相等?要不要试试?为什么?
4.观察发现,概括规律
现在观察这么多等式,你们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左右两边都相等。
生2:都有一个相同的数。(指着每个算式问相同的因数是谁?
生3:左边都是把两个数相加,再乘一个数。
师:为什么等式两边都相等?指着字母式问:左边有几个c 右边呢?(板书)
生:等式两边表示的意义一样。
师:左边都是怎么算的?(出示: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右边又是怎么算的?(出示: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说明: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看书划、读。
提问: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一共几个数?(生:三个数)再读下去,可以把它们,“它们”指谁?(生:两个数)与“这个数”相乘,和谁相乘?(生:一个数)什么感觉?
是呀!用文字语言表示,规律稍复杂,就难免这个、那个,说不太清楚;用字母和数学符号表示,三个数先加后乘、先乘后加都一目了然。
三、巩固练习,拓展迁移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40+8)=25× + ×
(2)64×64+36×64=( + )×
(3)5×a+ × =(4+ )×a
反馈:
第1题(投影)
第(1)题:校对。第(2)题:怎么想的?表扬从意义去想。第(3)题:怎么想的?4哪里来的?5呢?师:原来4从右边找到的,5从左边找到的,a呢?从右边知道原来就是在算有几个a。
2.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ppt出现,手势判断)
(1)5×(19+28)=5×19+28 ( )
(2)32×(7×3)=32×7+32×3 ( )
(3)139×12-69×12=(139-69)×12 ( )
第(1)题,错在哪里?为什么不×5就错了?原来不乘5,左边和右边的意思就不一样了。
第(2)题,你赞同哪种?说说你的理由。肯定从符号判断的孩子。引导:那左边是几个32?右边呢?我们可以从意义去看两边是不是相等。怎么改就对了?
改法1:32×(7+3)=32×7+32×3,
改法2:32×(7×3)=32×7×3,这两种改法分别是什么运算律?为什么这么容易混淆?(结构很相似)那怎么区分?
第(3)题有认为对,也有认为不对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先请认为错的孩子)你们觉得这个是乘法分配律吗?可以叫它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到这里,我们知道乘法分配律有对加法也有对减法的分配律。
四、联系旧知,完善知识网络。
3.下面哪些事情没有用乘法分配律?
① 1 4 ②求长方形的周长 ③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④
×1 2
2 8
1 4
1 6 8
反馈:④大家都说没有,那用了什么运算律?
②到底有没有?请生说。小结:原来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早就有用到乘法分配律。
第③题呢?生汇报:8×5+8×20=(20+5)×8,说说怎么求的?生说师演示动画,20+5在图中哪里?追问:为什么这个长方形转过来就能和这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随便什么长方形都能拼吗?如果把小长方形的宽变成7米,还能拼吗?这就和你们刚刚找到的相同的数是一个道理,每个乘法算式都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如果没有相同因数,就不符合乘法分配律了。
五、课堂小结
你们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那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想请你们来解决。
(一)补充乘法分配律的第二种意义
1.结合下面的例子说一说等式为什么成立。
3×(50+40)=3×50+3×40
预设1:一套的价钱×3,3件上衣与3条裤子的总价算出的都是3套衣服的总价,肯定相等。(从数量关系角度解释)
预设2:90个3可以拆成50个3和40个3.表扬很会学习。
师: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个等式。这个×3表示什么意思?(3套)
师:老师把它写下来:50+40,这是(1套),继续写,50+40,几套?(2套),50+40,
有几个50,几个40相加?生说师板书:=50+50+50+40+40+40,有3个50,3个40,写成50×3+40×3。现在你们明白这个等式为什么成立了吗?
左边表示有3个(50+40),发现有3个50相加,3个40相加,那就是右边50×3+40×3。
再请2生说。
2.小结:
现在我们又多了一个角度理解乘法分配律。
(a+b)×c=a×c+b×c我们既可以理解为(a+b)个c=a个c+b个c,也可以理解为c组(a+b)=c个a+c个b.
(二)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
那我们来算一算,比一比,谁能用上今天的知识算得比别人快?(依次出示)
(1)103×15
(2)97×15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现在我们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这两题?你们喜欢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