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 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一 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3 10: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择性必修一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汉代形成了以“督邮”为主的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政组织内部监察制度。督邮由太守直接领导,可监督太守以下的官员,也可监督刺史……这就与刺史制度形成相互监察的态势。这表明汉代地方 (  )
A.官僚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
B.以小督大、以卑临尊的制度设置
C.监察机关的反向制约特征
D.监察官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
2.有学者认为 ,对于大多数英国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而言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不在于鼓励他们向压迫着他们的国王和贵族宣战 ,而是提示他们 ,是时候再一次拿起武器捍卫英 格兰的"古老自由"了。至于所谓的英国激进派 ,我们很难奢求他们能像海对岸的同侪一样与旧世界彻底决裂。材料重在说明英国(  )
A.资产阶级捍卫自由的决心 B.民主化进程具有一定保守色彩
C.存在多元化政治运行模式 D.君主立宪道路得到了普遍认同
3.近代英国的政治权力曾出现了两次“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国家权力从世袭国王向“国民”代表——议会转移、后来权力又从世袭上院转移到“民选”的下院。材料说明:(  )
A.英国政治权力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
B.渐进性保守性是英国政治的鲜明特点
C.英国是世界上民主程度最高的国家
D.历史传统深刻影响英国政治发展进程
4.英国组阁政党一旦在大选中失利,便被迫践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内阁由下院多数党组成”的原则自动辞职,并由其政治对手上台执政。基于自身体会,反对党领袖迪斯雷利曾说:“我相信,没有政党,代议制政府难以存在。”这主要表明英国(  )
A.下院控制内阁以掌握行政权 B.政党竞争推动政府良性运行
C.首相控制多数党获得立法权 D.两党交替执政造成政局动荡
5.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记载:平民擅杀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以黥刑并且要终身服劳役;人奴擅杀子,同样要处以黥刑,然后交还主人。奴隶的“同罪不同罚”反映出在秦朝(  )
A.政府维护奴隶主利益 B.豪强地主的势力强大
C.平民的实际地位最低 D.奴隶的人格遭到物化
6.设置机构或职官是古代中央王朝管理边疆的重要举措。下列机构按出现的先后,正确的是(  )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宣政院 ③北庭都护府 ④理藩院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③
7.有学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时发现,在漫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历史进程中,从陪审团审判到刑事诉讼确立了诸多原则,如法官独立和中立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在于(  )
A.维护公民权利 B.坚持权力制衡
C.遵循法律程序 D.保护私有财产
8.19世纪中后期英国进行了文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改革:确立了由法律规定的以对文官的公开考试、录用、考核、监督、升降、奖惩、免职等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对这种制度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 B.推动了英国社会的政治文明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9.据统计,宋太宗一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录取进士1500人,诸科4374人,特奏名(考进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268人,共计6142人。宋太宗在位21年,开科取士8次,平均每年取士292人有余。宋太宗此举(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简化了官员选拔的程序
C.酿成了因循保守的风气 D.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0.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11. 在清朝统治下,出现了“康乾盛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得中国社会维持了近200年的稳定局面,最终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从唯物史观来看,“康乾盛世”的出现是基于(  )
A.皇帝勤政 B.摊丁入亩 C.国家统一 D.思想控制
12.1906年,清廷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税务处,除涉及外交支川税项外,所有关于海关关税事务,统归税务处核办,并指挥地方海关监督和通过总税务司(洋员)问接指挥地方税务司(洋员)。这反映出(  )
A.清朝中央权力下移的趋势 B.晚清关税管理近代化的努力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清末新政收回了海关人事权
13.西汉时期全国共有1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个州,西晋共有19个州,而南北朝却有318个州,再加上郡级行政机构,地方机构设置空前泛滥。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  ) 21·cn·jy·com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C.少数民族人主中原 D.大一统秩序的失序
14.中国古代的义庄是以宗族为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的,自主设立赡济族人的田庄。据统计,宋代苏州共设立了4个义庄,明代苏州也只设立了8个义庄,而清代的苏州义庄共设立了128个,其中大部分设立于1840—1911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官方救济系统的失灵 B.社会局势动荡的加剧
C.传统宗法观念的复兴 D.自然经济模式的解体
15.汉武帝推行以察举制为主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荐举取士制度,包括孝廉贤良以及异科。所谓孝廉,“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与孝廉相比,贤良更强调被举荐者在才能智力等方面的突出性或稀缺性。据此可推知,察举制在当时(  )
A.推动了豪强地主的崛起 B.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
二、材料分析题
16.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臣民社会走向公民社会,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基本演进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和议会权力的分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被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汉朝遣使者至安息、奄蔡、犁靬、条支、身毒等国,在一年中,多时十余批,少时五、六批。一批多则数百人、少则百余人,都携带金币、帛等。近的要二、三年,远的要八、九年,才能返回长安。当时运往中亚、欧洲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漆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西方经“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商品,有良马、骆驼、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瓜、胡豆、胡桃等。
——摘编自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当前,共建“一带一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顺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合作文件,一大批国际合作建设项目陆续启动;基础设施联通网络初步成型,沿线产业合作形成良好势头,各国政策协调不断加强,各领域的国际交流正在深入。2016年11月17日,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在通过的决议中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4月25日至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
——摘编自滕文生《古丝绸之路与共建“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与古代丝路的不同特点及共同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赋役制度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缩小行政区划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晋察冀边区改造旧行政的重点之一。旧有的行政区划幅员广阔,一个区所辖村庄有多达几百个的,而华北山地民居普遍分散。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是普遍实行小区制度。但在区县机构设置上,相较阎锡山治下的主要变化在于增加了公安和人民武装两科(部),国民党政权体系上层有复杂完备的组织机构,而村级只有一个村长,这样导致政令到县以下即形同虚文。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是各村都建立民政、财政、教育、实业、司法五个部门,每个部门委员会都由数人组成,这些职务一般都是无偿义务性质。21教育网
——摘编自王龙飞《破旧立新: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赋役制度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破旧立新”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破旧立新”的意义。21cnjy.com
(3)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中再举一例制度变革,并说明其是如何“破旧立新”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监察郡国,而郡守领导的督邮又反过来监察刺史,体现了汉代监察机关的反向制约特征,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官僚主义势力的膨胀,排除A;
B项是刺史的特点,而材料并非只是强调刺史,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监察官是否有处置权,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是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一次拿起武器捍卫英格兰的‘古老自由’了 ”、“我们很难奢求他们能像海对岸的同侪一样与旧世界彻底决裂 ”可知,英国革命具有复古倾向和不彻底特点,这说明英国民主化进程具有一定保守色彩,B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民主化存在局限性,不是强调资产阶级捍卫自由的决心,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民主化存在局限性,看不出多元化政治运行模式,C项错误;
“普遍认同”的说法过于绝对化,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是时候再一次拿起武器捍卫英格兰的‘古老自由’了 ”、“我们很难奢求他们能像海对岸的同侪一样与旧世界彻底决裂 ”,结合英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答案】A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国家权力从世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王向‘国民’代表——议会转移、后来权力又从世袭上院转移到‘民选’的下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治权力从国王转移到“国民”代表议会、从世袭贵族上院转移到“民选” 下院,这个过程体现了政治权力的民主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A项正确;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民主下移,保守性与渐进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是世界上民主程度最高的国家”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不涉及历史传统对英国政治的深刻影响,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国家权力从世袭国王向‘国民’代表——议会转移、后来权力又从世袭上院转移到‘民选’的下院”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进行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没有政党,代议制政府难以存在”。题干描述 了英国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之间的关系,即责任内阁是由议会下院多数党组成,实行集体负责制,而政党一旦政 策法令失当,容易导致大选失利,必然导致内阁更迭。在这种运行机制下,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往往会考量政策和 法令是否得当,这有助于政府良性运行,故 B 正确;
议会下院掌握立法权,故排除 A;
题干没有提及首相如何掌控 行政权,故排除 C;
题干显示的是政党政治对于英国政治的积极影响,故排除 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没有政党,代议制政府难以存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www.21-cn-jy.com
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秦朝维护私有财产,奴隶及奴隶之子都被物化为一种财产。因此,奴隶杀奴隶不以杀人罪判处,而是归还所谓的财产,将奴隶交还主人,D项正确;
秦朝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因此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而非奴隶主利益,A项错误;
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势力遭到削弱,而且秦朝时期豪强势力还没有形成,B项错误;
古代中国奴隶的地位是最低的,而非平民,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的法律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和局限性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1·c·n·j·y
6.【答案】A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清朝疆域的奠定与地方治理;汉武帝疆域开拓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西汉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设置西域都护;②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③唐朝设置北庭都护府; ④清朝设置理藩院。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确排序是①③②④,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的边疆治理,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 清朝非常重视对边疆的治理,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7.【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十二铜表法》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从陪审团审 ( http: / / www.21cnjy.com )判到刑事诉讼确立了诸多原则,如法官中立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可知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A项正确;
材料与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特点——权力制衡无关,排除B项;
遵循 法律 程序是手段,不是目标,排除C项;
财产权只是公民权利之一,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法,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罗马法在形式上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在适用范围上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自然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21·世纪*教育网
8.【答案】D
【知识点】西方文官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832年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其地位得到巩固,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文官制度改革避免了因政党轮替导致的政局动荡,有利于政治文明稳定发展,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根据“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可知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文官制度改革与政党的领导力无关,不会削弱执政党的领导力,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属于逆向思维选择题,解答本题需理解掌握英国近代文官制的内容及特征,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www-2-1-cnjy-com
9.【答案】A
【知识点】科举制
10.【答案】C
【知识点】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发展历程
11.【答案】B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与“一条鞭法”
12.【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关税自主权;中国关税制度
13.【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从西汉全国1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个州发展到南北朝时318个州,地方行政机构泛滥。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地方分裂割据,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因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一统秩序失序,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与江南经济发展无关,A项错误;
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影响了南方地区的发展,与材料提到的南北方的地方机构无关,B项错误;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影响北方政权的变化,与材料提到的南北方地方机构变化无关,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注意材料中的时间,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局特征和影响去分析这一时期地方制度变化的原因,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1-c-n-j-y
14.【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据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宋代苏州共设立了4个义庄,明代苏州也只设立了8个义庄,而清代的苏州义庄共设立了128个,其中大部分设立于1840—1911年”及所学可得出,宋代和明代时期,苏州义庄数量较少,但是清代苏州义庄数量却较多,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列强的入侵,统治的腐朽,加剧了社会局势的动荡,B符合题意;
题干中义庄数量多并不代表官方救济系统的失灵,且与自然经济模式关系不大,且这一时期,自然经济尚未完全解体,AD不合题意;
材料突出的是社会局势对义庄的影响,并不是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准确理解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去分析性对比备选项获取正确答案。【版权所有:21教育】
15.【答案】D
【知识点】察举制
【解析】【分析】从”汉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推行以察举制为主体的荐举取士制度,包括孝廉贤良以及异科。“可以得知察举制的选才标准是孝廉和贤良,与豪强地主的崛起无关,所以A选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察举制人才选举的种类,没有体现选拔人才的方式和程序,无法判断是否公平正义,所以B选项错误;
科举制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选项错误
从”所谓孝廉’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与孝廉相比,贤良更强调被荐举者在才能智力等方面的突出性或稀缺性“可知汉代的举孝廉是为了选出具有良好品德和才能的人,是为了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所以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汉代的选官制度,考查学生分析史料,从史料中获取关键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以及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21*cnjy*com
16.【答案】(1)局限性: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民主范围狭小,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等。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意义: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维护了政权稳固;推动工商业发展;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来源:21cnj*y.co*m】
(2)地位变化: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
权力分配变化: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工业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
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
工人运动的推动;启蒙思想传播。
(3)内容: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评价: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但因人设法损害立宪严肃性(有违宪政精神)
【知识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英国君主立宪制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的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限性,依据材料可以得出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结合所学从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局限性进行补充。第二小问的意义,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可以得出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可以得出地位变化是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依据“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可以得出权力分配变化是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工业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完成、君主立宪制的完善以及工人运动的推动等角度分析。
(3)内容:依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以得出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依据“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可以得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据“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可以得出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依据“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可以得出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依据“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可以得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确立了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评价: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意义分析,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出处:21教育名师】
17.【答案】(1)原因:汉朝国力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取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原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张骞通西域;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影响:推动了汉朝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联系;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华文明传播;提升了汉王朝的影响力。21*cnjy*com
(2)不同特点:古代丝路自发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流规模较小、交通条件比较落后、非经济因素较为浓厚;新时代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府发挥较大作用、交流贸易规模庞大、交通设施先进、有较为成型的双多边机制和有效的合作平台。共同影响:都体现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都促进了欧亚非等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张骞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西域”“汉朝遣使者”“在一年中,多时十余批”“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原因。根据材料“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当时运往中亚、欧洲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漆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西方经‘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商品,有良马、骆驼、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瓜、胡豆、胡桃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影响。
(2)根据材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各国政策协调不断加强,各领域的国际交流正在深入”“一大批国际合作建设项目陆续启动;基础设施联通网络初步成型,沿线产业合作形成良好势头”“中国政府已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合作文件”“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不同特点和共同影响。
故答案为:(1)原因:汉朝国力强大;采取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原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张骞通西域;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影响:推动了汉朝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联系;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华文明传播;提升了汉王朝的影响力。
(2)不同特点:古代丝路自发形成、交流规模较小、交通条件比较落后、非经济因素较为浓厚;新时代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府发挥较大作用、交流贸易规模庞大、交通设施先进、有较为成型的双多边机制和有效的合作平台。共同影响:都体现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都促进了欧亚非等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汉代的“丝绸之路”和新时代的“一带一路”,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
18.【答案】(1)背景: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2)措施:实行小区制度,缩小行政区划;县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设政府机构;基层建立行政部门。意义:加强了基层治理,使政令易于贯彻落实;有利于吸收基层各阶层积极分子参加工作,培养了大量干部人才;助推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其他根据地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3)例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筹建新中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原来的政治协商会议转变为统一战线组织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与“一条鞭法”;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