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范杰 单位 滨州行知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教材分析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是《政治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历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两大主题中的其中之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祖国统一的政策、实践及意义。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对历史特别是现代史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浓厚的兴趣,但往往停留在对历史表象的再认识,历史思维能力较薄弱。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现实切入,借助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构建翻转课堂,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够了解“一国两制”政策提出的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实践及意义。通过“一国两制”对中国统一进程的作用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演示本节课内容结构示意图,使学生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脉络。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思考教材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理解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为什么实行“一国两制”政策。(2)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使学生理解近代史上的丧权失地与今天维护国家主权、推进统一大业的不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祖国统一的政策及进程,认识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通过比较认识到祖国的强大,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视频《香港回归》导入,形象、直观,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利用录屏软件CamtasiaStu ( http: / / www.21cnjy.com )dio制作微视频《“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这样制作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一国两制”政策产生的背景及对统一进程的影响,加深对“一国两制”这一伟大创举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因果关系的能力。3.利用网站下载有关香港、澳门、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湾的历史资料,采用配乐幻灯片动画播放形式展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等体现英国是如何占据香港的;播放葡萄牙占据澳门及在澳门圈地建屋、修筑炮台、澳门回归、行政区旗的图片及资料体现澳门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播放元朝地图(台湾隶属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及人民的反抗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收复台湾、国民党退居台湾、当今两岸领导人的会晤等体现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从历史的角度认识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增强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4.小结使用思维导图,使知识与能力要求一目了然。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视频《香港回归》,引入本节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思考:通过观看视频你有何感想?你想知道有关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吗? 视频资料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进行课中培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讨论,返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探究案,经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进一步理解问题。 导学案
点拨提升(重难点突破) 播放微视频《“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和动画播放搜集的香港、澳门、台湾的有关资料。 学生思考:1. 我国为什么制定“一国两制的政策”?2. 晚清政府丧权失地、今天统一大业成就斐然。你能谈谈原因吗? 微视频、配音动画播放幻灯片
课堂小结 知识与能力思维导图 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梳理 思维导图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导入播放视频文件《香港回归》,能渲染氛围,调动学生爱国热情,让学生在激情中投入学习。2.充分利用导学案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体会“深刻的教育来自于深刻的体验”。3.通过播放微视频及下载资料,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理解“论从史出”,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激发民族自豪感。4.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使本节课知识与能力要求一目了然,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有利于掌握。(共27张PPT)
温馨提示
课前检查:
1.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2.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的措施?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认识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重点探究:
1.自学过程中的疑问点
2.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3.探究案1.2.3.4
探究要求:
1.先一对一讨论,再组内交流讨论,小组长搞好调控。
2.每位同学要积极参与,提高效率,赢取机会,争做本堂优胜小组。
3.小组成员力争全部解决疑难问题,讨论形成的答案要求条理清晰、做到要点化、序号化。
点评、拓展、升华
①点评者要迅速到位,声音洪亮,面向同学,说出点评的小组和题目。
②点评答题思路、书写规范,答案正误、是否全面;进行答案的补充修正、知识拓展、规律方法的总结;打出分数。
题目 展示地点方式 点评 非点评同学
知识体系 1组前黑板 书面
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进行补充点评、质疑或拓展。
探究1 2组后黑板 书面
探究2 3组后黑板 书面
探究3 7组后黑板 书面
探究4 8(有利)、9(不利、第二问) 后黑板 书面
1组
4组
6组
5组
资讯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更多
百度搜索
统一之由
1842《南京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新 界
香港岛
九龙
香港问题的由来
实质:
历史遗留问题(主权问题)
1553年,葡萄牙人借晾晒被水浸湿的货物为由,进入澳门,并贿赂官员开始在澳门长期居留。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定《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了澳门地区。
澳门问题由来
实质:
中葡国家之间的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
◆二战期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
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归还台湾及其附
属岛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
祖国怀抱。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
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
台湾问题由来
实质:中国内政问题
(近代以来)
资讯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更多
百度搜索
统一之策
不同之处:是否可以驻军是最主要的差别所在。
港澳地区的“驻军”问题属于国家主权问题,所以外国军队必须撤离。而台湾地区的的“驻军”问题属于内政问题,所以在保证对大陆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台湾可以驻军。
实质:港澳是中葡、中英国家之间历史遗留问 题的问题,属国家主权问题 ;而台湾是中国的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属中国内政问题。
你认为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性质一样吗?为什么?鉴于此, “一国两制”对港澳地区与对台地区的差别是什么
比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不同点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设立区域
自治程度
社会制度
设立目的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香港、澳门、台湾
一定的自治权
高度的自治权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
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
相同点: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资讯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更多
百度搜索
统一之路
统一之路---香港、澳门的回归
资讯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更多
百度搜索
统一之望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温总理的一席话?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
理解:①表达总理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②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表现:①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②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③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④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⑤2008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通”(通商、通
航、通邮)。
注意:分条作答,序号化、要点化!
时间写准,不确定最好不写。
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历史、文化因素: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海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
政治、经济因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个中国”的原则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公认;两岸经济交往和政治对话逐渐加强等。
法律因素:《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
不利因素:①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还存在;②台独势力猖獗,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导致两岸关系紧张
立场与方针: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原因?国际敌对势力、台独势力——国家主权问题不可坐视!)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卖国贼: 李登辉、陈水扁、吕秀莲
台湾问题现状 ——主流(和缓与交流)
台湾问题现状 ——逆流(台独势力的猖獗)
05/3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 —“经贸之旅”
05/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 —“和平之旅”
05/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搭桥之旅”
05/7, 新党主席郁慕明—“民族之旅”
思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伟大意义?
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历史潮流。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统一之由
问题由来
统一之策解决方法
统一之路实践
英国割占香港
葡萄牙占澳门
国民党败逃台湾
“一国两制”方针提出
港澳顺利回归
台湾问题有待解决
统一之盼
学习目标:
1.掌握一国两制的理论、实践史实,提高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联系现实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要求:B层、C层结合学习目标,巩固落实基础知识;
A层达成目标后,拓展《学案导学》“自主测评”。
重点: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含义、形成过程、历史意义?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条件、意义?
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政府的主张和方针?
2号
1号
3号
4号
恭喜你获得了2分的加分
“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制度的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2、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 )
A、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3、我国在深圳、厦门等地设立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 )
A.主权归属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外交方针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