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卖火柴的小女孩》同步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书写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又冷又黑的大年夜街头,一位穿着旧 、赤着脚的小女孩因卖不掉火柴不敢回家。又冷又的她为了让自己一些,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中看到了种种幻象。第二天,人们才发现的小女孩冻死在了街头。
二、选择题
2.下列哪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
A.缩小(suō)努力(lǔ) B.茎叶(jīn)推开(tuī)
C.咯吱(chī)斧子(fǔ) D.拆开(chāi)陈旧(jiù)
3.根据课文内容,选出都正确的一项( )
①多么______多么______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______!这是一道______的火光!
②她俩在______和______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______,没有______,也没有______的地方去了。
A.①温暖;明亮;蜡烛;奇异。②光明;快乐;寒冷;饥饿;痛苦。
B.①热烈;耀眼;蜡烛;奇异。②光明;快乐;寒冷;饥饿;痛苦。
C.①温暖;明亮;蜡烛;奇异。②光明;快乐;寒冷;饥饿;贫穷。
D.①温暖;明亮;蜡烛;幸福。②光明;快乐;寒冷;饥饿;痛苦。
4.关于课文内容,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正确?( )
A.本文的作者是英国童话作家安徒生。
B.童话中,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一样的东西。
C.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时,她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是因为她需要快乐。
D.小女孩第五次擦燃火柴时,奶奶带着她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三、填空题
5.比一比,再组词。
蜷( ) 烘( ) 梗( )
倦( ) 供( ) 哽( )
橱( ) 魂( ) 焰( )
厨( ) 魄( ) 馅( )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头发 ( )的火焰 ( )的盘子
( )的火光 ( )的烤鹅 ( )的圣诞树
7.查字典,填空。
“挣”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挣”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②用劳动换取。请给下面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释义。
挣脱( ) 挣钱( )
8.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轻快——( ) 骄傲——( ) 巩固——( ) 勇敢——( )
香甜——( ) 愿意——( ) 仰望——( ) 嫩绿——( )
茂密——( ) 松软——( ) 热闹——( ) 严肃——( )
9.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毛毛虫:《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 故事,作者是 (国家)作家 (人名)。他的代表作品有《 》《 》《 》《 》等。
小蜜蜂: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结果是 。
小豆子:故事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第一次看到了 ,第二次看到了 ,第三次看到了 ,第四次看到了 , 第五次 。
四、信息匹配
10.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富:①财产多(跟“贫、穷”相对);②资源,财产;③丰富,多。
(1)东北平原有大片的富饶土地。( )
(2)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
(3)宝贵的时间是用再多的财富也买不到的。( )
1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只要……就…… 既……又……
(1)( )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 )她不敢回家。
(2)( )今晚是大年夜,( )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
(3)小女孩想:( )火柴不熄灭,( )能把奶奶留住。
(4)小女孩做了一个( )温暖( )美丽的梦。
五、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写句子。
(1)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缩句)
(2)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改为“把”字句)
(3)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改为反问句)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她的一双小手几(jī jǐ) 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hé huó huò huo) 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 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 的蜡烛!这是一道 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 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唉,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3.用“√”标出横线上加点的字的正确读音。
14.从下面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
A.小小 B.明亮 C.闪亮 D.奇异
15.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的问句是( )
A.反问句 B.疑问句 C.设问句
16.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 )
A.火柴对于贫穷的小女孩来说实在珍贵,她舍不得抽出火柴来。
B.小女孩实在太冷了,使她顾不上恐惧,抽出了一根火柴。
17.用横线画出文中小女孩想象的句子。
18.女孩幻觉温暖的大火炉是因为( )
A.她过惯了大火炉旁温暖的生活。
B.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
C.她手中有火柴,可以点燃大火炉。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注意“裙、暖、晨”的正确书写。
2.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有误,努力(lǔ)——(nǔ)。
B.有误,茎叶(jīn)——(jīng)。
C.有误,咯吱(chī)——(zhī)。
D.正确。
3.A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
出自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文为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故选A。
4.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A.有误。《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而不英国的童话作家,故有误。
B.有误。通过阅读课文可知,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见了一个大火炉;第二次擦燃火柴时看见了一只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第三次看到是一棵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次和第五次是看到了奶奶。故几次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叙述有误。
C.有误。通过阅读课文可知,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时看见了一只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而不是美丽的圣诞树。叙述有误。
D.正确。结合“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可知,叙述正确。
5. 蜷缩 烘烤 桔梗 疲倦 供给 哽咽 橱窗 魂魄 火焰 厨房 魄力 馅饼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蜷可组词:蜷伏、蜷曲、蜷卧;
倦可组词:困倦、怠倦、厌倦、倦怠。
烘可组词:烘焙、烘干、烘炉、烘染;
供可组词:供品、口供、供桌、供给。
梗可组词:作梗、梗概、梗阻;
哽可组词:哽塞、哽噎、哽恨、哽结。
橱可组词:橱柜、书橱、衣橱、壁橱;
厨可组词:掌厨、厨师、帮厨、厨子。
魂可组词:国魂、灵魂、阴魂、丢魂;
魄可组词:气魄、体魄、胆魄、心魄。
焰可组词:烈焰、气焰、焰火、火焰;
馅可组词:露馅、肉馅、馅子、入馅。
6. 金黄 明亮 精致 奇异 喷香 美丽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带“的”的都是定语加中心语的偏正短语,“的”前的定语一般由形容词或者形容词性的短语充当。
示例:乌黑的头发、长长的头发;
燃烧的火焰、无情的火焰;
精美的盘子、圆圆的盘子;
耀眼的火光、灿烂的火光;
肥嫩的烤鹅、香脆的烤鹅;
高大的圣诞树、闪亮的圣诞树。
7. 扌 6/六 Z zheng ① ②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和多义字。
“挣”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扌,再查:6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Z,再查音节:zheng。挣脱:用力摆脱束缚,以获得自由。故选:①;挣钱:出力赚钱。故选:②。
8. 沉重 谦虚 削弱 胆小 苦涩 反对 俯视 枯黄 稀疏 坚硬 安静 嬉笑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反义词”。
所谓的“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词语。
“轻快”1.不费劲儿2.轻松愉快,其反义词是:“沉重”。
“骄傲”是一种内在的情绪状态,一般而言,有两大类常见的意涵,其反义词是:“谦虚”。
“巩固”一指坚固,稳固;二指使牢固;三指增强。详细释义坚固;稳固,其反义词是:“削弱”。
“勇敢”意思是指不怕危险和困难,其反义词是“胆小”。
“香甜”睡得很安稳。解释形容睡得很安稳形容睡得踏实、舒服。又香又甜。形容自己想拥有各种喜爱和珍贵的事物,其反义词是:“苦涩”。
“愿意”指情愿;同意、应允。其反义词是:“反对”。
“仰望”仰面向上看,或是抬头向上看,其反义词是:”俯视“。
“嫩绿”是指比较浅、比较清淡的绿色,其反义词是:”枯黄“。
“茂密”茂盛而繁密,其反义词是:稀疏。
“松软”松散绵软,其反义词是:坚硬。
“热闹”指喧闹繁盛,其反义词是:安静。
“严肃”意思是令人敬畏、认真的,可以是形容人的状态;也可以形容气氛,其反义词是:嬉笑。
9. 童话 丹麦 安徒生 海的女儿 拇指姑娘 丑小鸭 皇帝的新装 大年夜 街头 小女孩冻死在了街头 大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在幻觉中和奶奶一起飞走了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安徒生,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现代童话之父”。他的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野天鹅》《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故事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
小女孩擦燃火柴第一次看到了大火炉,原文: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彩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小女孩擦燃火柴第二次看到了烤鹅,原文:她又擦了一根……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和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小女孩擦燃火柴第三次看到了圣诞树,原文: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
小女孩擦燃火柴第四次看到了奶奶,原文: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小女孩擦燃火柴第五次在幻觉中和奶奶一起飞走了,原文: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0. ③ ① ②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1)富饶:物产丰富;财物充足。句中指江南是个物产多,财富多的地方。“富”的意思是:丰富,多。故选③。
(2)富商: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句中指有钱的商人加的玻璃门。“富”的意思是:财产多(跟“贫、穷”相对)。故选①。
(3)财富:具有价值的东西。句中指时间是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买不来的。“富”的意思是:资源,财产。故选②。
11.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只要 就 既 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
“虽然……但是……”表示的是一种转折关系。转折关系是对前面分句提出的某种已存事实或情况,后面分句转而述说并非理所当然的推论。
“因为……所以……”表示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前面的“因为”这部分叙述的是事情发生的原因,后面的“所以”这部分叙述的是事情发展的结果。
“只要……就……”表示的是一种条件关系。“只要”是“就”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既……又……”表示的是一种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指在同一属概念之中存在同层次的种概念,则这些种概念之间存在的、并列的关系。
(1)“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与“她不敢回家”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结合句意可知,本题应填写“因为……所以……”。
(2)“今晚是大年夜”与“还在街上卖火柴”两个分句之间存在转折关系,结合句意可知,本题应填写“虽然……但是……”。
(3)“火柴不熄灭”与“能把奶奶留住”两个分句之间存在条件关系,结合句意可知,本题应填写“只要……就……”。
(4)“温暖”与“美丽的梦”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并列关系,结合句意可知,本题应填写“既……又……”。
12. 那是拖鞋。 一个男孩把另一只捡起来拿着跑了。 这一整天难道谁买过她一根火柴吗?
【详解】(1)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则去掉原句的附加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本题去掉“的”字前面的形容词语即可。
故答案为:那是拖鞋。
(2)本题考查将句子改为“把”字句。
把句子的主语和宾语调换,把“一个男孩”调到最前面。
故答案为:一个男孩把另一只捡起来拿着跑了。
(3)本题考查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句式转换。
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的方法需将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或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有不字去不字,无不字加不字。在句中的恰当位置添加反问语气词,如怎、怎么、难道、何尝等。在句末添加对应的疑问助词,如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
故答案为:这一整天难道谁买过她一根火柴么?
13.jī huo 14.B A D C 15.C 16.B 17.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18.B
【解析】13.本题考查多音字。
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几乎:jī hū 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
暖和:nuǎn huo气候、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动)使暖和。
14.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结合选文句子“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可以得出答案。
故选BADC。
15.本题考查句式。
疑问句分为一般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三种:1.反问句:指“用否定语气表达肯定意思,或用肯定语气表达否定意思”,这样增强了语气。(有问不答,答在问中)2.设问句:指“自己提出问题,在文章后面自己给了回答”,起到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的作用,还有设置悬念作用。(自问自答)3.不是设问句和反问句,就是一般疑问句。(有问必答)
结合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 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可以看出此句属于自问自答,是设问句。
故选C。
16.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能力。
结合划线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中“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可以看出小女孩实在是太冷了,“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可以看出小女孩最终顾不上恐惧,抽出来火柴。
故选B。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文段中小女孩太冷了,在点燃了一根火柴看见了火焰,产生了奇妙的想象,“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画出句子即可。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文章内容,小女孩非常贫困,她的小手都要冻僵了,他太冷了,渴望温暖,所以看见火柴的火焰后产生了大火炉的幻觉。她没有在大火炉旁生活过,也不能点燃大火炉。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