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梅岭三章》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5《梅岭三章》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3 15:15:33

文档简介

《梅岭三章》导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品读作者这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感受作者身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和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
语言运用:结合注释自主阅读诗的小序和正文,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三首诗,关注诗歌中的意象,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炽热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
思维能力:借助诗中的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审美创造: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因“左”倾冒进主义的错误指挥导致失败,红军主力被迫作战略转移。陈毅因伤留下,担负起领导江西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重任。当时赣南游击队在敌人重兵围攻中,斗争万分艰苦。陈毅和战友们转战在深山密林中,已有两个年头。
由于和陕北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大家非常着急。这时,有个派在敌军内部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叛变投敌,他写信上山谎称中央派人前来联络。要游击区负责人下山前往县城接关系,妄图诱捕我游击区领导人。
陈毅接到密信,亲自赶往大余城接头,幸遇我基层群众报告陈海叛变,于是立即离开县城。归途中又遇陈海带领反动军队搜山,只好躲进树丛,避开敌人的搜捕。敌人听说山上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便调集了四个营的兵力,将梅山团团围了20多天。陈毅以伤病之身伏丛莽间,幸得脱险。《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被困梅山,自料难免牺牲的情况下写成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
二、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三、整体感知
1.朗诵全诗,读出节奏;把握乐观、豪迈的情感基调。
2.本组诗歌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当时的环境、背景。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3.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运用设问,总领全诗
4.本诗后两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写出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力量的浩大,表现出与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
5.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至死不渝的革命斗争精神
6.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族十万斩阎罗。(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招”字旗帜鲜明,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用“斩”,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写出了广大士兵与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7.如何理解本诗前两句?
“烽烟十年”表明革命事业之艰难与诗(一)相呼应;“头悬国门”化用伍子胥的故事,具有悲壮之感。抒写了诗人壮志未酬,死难瞑目的情怀以及对战友满怀激情的鼓励。
8.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后两句在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意之上,更增加一份豪壮之气,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壮烈豪情和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能否换成“飘”“传”?为什么?
不能。“飞”字显得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生命力和感彩。用“飘”,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无形象感。 这一句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表达作者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0.如何理解诗歌前两句?
诗人投身革命便义无反顾,面对枪林弹雨的惨烈斗争,坦然面对生死,甘为革命献身,并且坚信人民终究得到解放。
11.最后一句“人间遍种自由花”有什么表达效果?
是对诗(一)自问式起句的最终回答,是诗人所追求的革命理想,表现出诗人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诗。
运用了借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血雨腥风”借喻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镇压,“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取义成仁今日事”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
13.概括这组诗的内容。
示例:第一首:回首征程——过去
第二首:
第三首:
【细读感悟】
比较三首诗的内容,并分析其内在联系。
第一首:写自己。回首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表现视死如归的气概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第二首:给同志。勉励战友,勉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表现了作者心系革命、切盼人民解放的思想感情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首:望未来。展望未来,表现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写作特色】
①想象、联想相结合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联想“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浪漫主义的创作,在表达诗人强烈思想感情的同时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②借代和引用。如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引用来比作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又如“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这些修辞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了革命做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课堂小结】
诗人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彩。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的概括了革面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的“旌旗十万”、纷飞的捷报、遍布人间的自由之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拓展阅读】
黎明的通知(节选)
艾青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注释】写作背景:《黎明的通知》创作于1942年,正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抗战初期,艾青辗转于西北黄土高原,又冒着生命危险从重庆来到了延安。在解放区,艾青清晰地感受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因此,艾青创作了这首《黎明的通知》,以特有的敏感向人们表达了这种新鲜的感受,传达了中华大地快要天亮的信息。
1.“黎明”的任务和诗人的任务分别是什么?(用诗中原话回答)(2分)
答:“黎明”的任务是: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诗人的任务是: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2.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歌意境并填空。 (3分)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 时间 ,“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 方位地点 ,“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 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 而来的情状。
答:时间;方位地点;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
3.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4分)
答案:诗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和谎骗,扫除萦绕在那些人们心头的迷雾、悲观论,让所有正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这“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黎明。
【解析】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是指受日寇铁蹄践踏的沦陷区的 ,翘首企盼结来战争的善良的中国人。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通知那些饱受日寇践踏的沦陷区的翘首期盼结束战争的善良的中国人 ,抗战胜利已经指日可待了。诗人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大地,在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后 ,怀着革命必将胜利的坚强信心,代表黎明发出了新生活即将到来的通知。
【名人故事】
陈毅的两个故事
胡兴摸 杨宏
一台水力轧花机
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
当时,农村极为落后,只有一些人力驱动的前清时安装的农业机械。以轧棉花的机子为例,需要3到5个壮劳动力轮番上阵才能驱动,且效率十分低下。
一日,陈毅步行于羊岔河畔,看着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里的轧花机太过笨重,费时又费力。为何不为乡亲们改装成水力驱动?也正好将学到的知识用之于民,让乡亲们认识到科学与知识的力量。
陈毅很快便将想法付诸实践,经过试用,陈毅改装的轧花机不仅省了劳动力,轧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看稀奇”,面对大家的啧啧称赞,陈毅格外开心。
随后,他向留法的同学蔡和森去信,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之后,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组织已经同意他的请求。1923年初,陈毅离开故乡。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如今,这台水力轧花机仍然保存在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中。
一支睡在马路上的部队
1949年5月27日,上海战役持续15天,终获全面解放,歼敌15.3万余人,整座城市完好无损。
就在枪声停息后的第一个清晨,市民们依然惶惶不安,可当他们打开家门那一刻,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感动了,湿漉漉的马路两侧睡满了身着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原来,早在4月1日,上海战役发起前,身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就颁布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十项守则的第二条,白纸黑字写着进城后一律“不住民房店铺”。
5月,陈毅在苏南丹阳县发表讲话,明确指出: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是我们解放军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这条纪律在制定之初,却不被很多指战员理解。陈毅始终坚持认为上海情况复杂,不能将过往经验完全照搬。他将自己意见和看法电报上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刘伯承等前委委员一致赞同他的意见,并电报中共中央军委,很快就收到了毛泽东的电报批示,只有八个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节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原题为《陈毅的四个故事》,有删改)
问题:从文中的两个故事中,你读出了怎样的陈毅?
答案:从第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陈毅是个善于思考,心系群众,有理想抱负的人。从第二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陈毅是个顾全大局,体恤百姓,有原则、有担当的人。《梅岭三章》导学案
(学生版)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品读作者这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感受作者身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和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
语言运用:结合注释自主阅读诗的小序和正文,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三首诗,关注诗歌中的意象,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炽热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
思维能力:借助诗中的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审美创造: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因“左”倾冒进主义的错误指挥导致失败,红军主力被迫作战略转移。陈毅因伤留下,担负起领导江西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重任。当时赣南游击队在敌人重兵围攻中,斗争万分艰苦。陈毅和战友们转战在深山密林中,已有两个年头。
由于和陕北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大家非常着急。这时,有个派在敌军内部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叛变投敌,他写信上山谎称中央派人前来联络。要游击区负责人下山前往县城接关系,妄图诱捕我游击区领导人。
陈毅接到密信,亲自赶往大余城接头,幸遇我基层群众报告陈海叛变,于是立即离开县城。归途中又遇陈海带领反动军队搜山,只好躲进树丛,避开敌人的搜捕。敌人听说山上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便调集了四个营的兵力,将梅山团团围了20多天。陈毅以伤病之身伏丛莽间,幸得脱险。《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被困梅山,自料难免牺牲的情况下写成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
二、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三、整体感知
1.朗诵全诗,读出节奏;把握 的情感基调。
2.本组诗歌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3.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4.本诗后两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5.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6.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族十万斩阎罗。(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7.如何理解本诗前两句?
8.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9.“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能否换成“飘”“传”?为什么?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0.如何理解诗歌前两句?
11.最后一句“人间遍种自由花”有什么表达效果?
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诗。
13.概括这组诗的内容。
示例:第一首:回首征程——过去
第二首:
第三首:
【细读感悟】
比较三首诗的内容,并分析其内在联系。
【拓展阅读】
黎明的通知(节选)
艾青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注释】写作背景:《黎明的通知》创作于1942年,正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抗战初期,艾青辗转于西北黄土高原,又冒着生命危险从重庆来到了延安。在解放区,艾青清晰地感受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因此,艾青创作了这首《黎明的通知》,以特有的敏感向人们表达了这种新鲜的感受,传达了中华大地快要天亮的信息。
1.“黎明”的任务和诗人的任务分别是什么?(用诗中原话回答)(2分)
2.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歌意境并填空。 (3分)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   ,“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   ,“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   而来的情状。
3.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4分)
【名人故事】
陈毅的两个故事
胡兴摸 杨宏
一台水力轧花机
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
当时,农村极为落后,只有一些人力驱动的前清时安装的农业机械。以轧棉花的机子为例,需要3到5个壮劳动力轮番上阵才能驱动,且效率十分低下。
一日,陈毅步行于羊岔河畔,看着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里的轧花机太过笨重,费时又费力。为何不为乡亲们改装成水力驱动?也正好将学到的知识用之于民,让乡亲们认识到科学与知识的力量。
陈毅很快便将想法付诸实践,经过试用,陈毅改装的轧花机不仅省了劳动力,轧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看稀奇”,面对大家的啧啧称赞,陈毅格外开心。
随后,他向留法的同学蔡和森去信,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之后,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组织已经同意他的请求。1923年初,陈毅离开故乡。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如今,这台水力轧花机仍然保存在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中。
一支睡在马路上的部队
1949年5月27日,上海战役持续15天,终获全面解放,歼敌15.3万余人,整座城市完好无损。
就在枪声停息后的第一个清晨,市民们依然惶惶不安,可当他们打开家门那一刻,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感动了,湿漉漉的马路两侧睡满了身着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原来,早在4月1日,上海战役发起前,身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就颁布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十项守则的第二条,白纸黑字写着进城后一律“不住民房店铺”。
5月,陈毅在苏南丹阳县发表讲话,明确指出: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是我们解放军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这条纪律在制定之初,却不被很多指战员理解。陈毅始终坚持认为上海情况复杂,不能将过往经验完全照搬。他将自己意见和看法电报上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刘伯承等前委委员一致赞同他的意见,并电报中共中央军委,很快就收到了毛泽东的电报批示,只有八个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节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原题为《陈毅的四个故事》,有删改)
问题:从文中的两个故事中,你读出了怎样的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