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革命文化题材文本德育融合----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革命文化题材文本德育融合----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3 14:4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革命文化题材文本德育融合教学设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2.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4.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重点
1.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弄清三件事之间的关系,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教学难点:(德育融合)
借助品读“中华不振”和对周恩来心理的揣摩以及自己读书目的的书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树立远大志向,报效国家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畅聊志向,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说自己小时候立下的志向。
2.书写课文题目,指导“崛”字的字形和意义,理解题目的意思。
(1)讲解“崛起”“意思:崛”是山字旁,本意是,山峰突起,右边是不屈不挠的“屈”,只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那“崛起”在这里引申为兴起兴盛、繁荣、富强的意思。
(2)指名说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3.请学生大声地齐读题目。
(1)质疑
(2)过渡导入:周恩来为什么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呢?
德育融合:借助学习“崛起”一词,激发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联系语境理解词语,感知课文主题思想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分组出示词语,发现词语特点
第一组: 周恩来 魏校长 伯父 不幸的女人 巡警
文中的其他人物让周恩来明白了什么?
第二组: 江苏淮安 奉天 东关模范学校 修身课 租界
(1)这些地方分别是周恩来干什么的地方?
(2)什么地方被称为租界?了解租界的背景。
第三组:若有所思 迷惑不解 左顾右盼
分别出示词语所在的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初步感知课文主题思想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发现问题:周恩来心中的问题是什么?
(3)追溯主题:联系上文理清问题的产生,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联系段落下文,抓住“所以”一词明白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结果。
(4)理清文章叙述顺序:课文先写了立下志向,然后写立下志向的原因。
德育融合:抓住主题思想理清文章的顺序。
三、关注人物及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做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的言行等要素进行梳理。在交流中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做什么)
第一件事 新学年开始 修身课上 魏校长(问) 周恩来(清晰而坚定)
第二件事 十二岁那年 沈阳 伯父(告诉)周恩来(疑惑不解)
第三件事 一个星期天 租界 中国妇女(受欺负)
中国巡警(不惩处、训斥)
围观的中国人(只能劝慰)
周恩来(看见、体会)
3.尝试将三件事的内容分别说一说。
(1)指导学生读好第一件事,学习概述第一件事。
默读1---10自然段,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怎样的?主要人物是谁?
随机指导读好对话,理解“清晰而坚定”的意思。
(2)运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了什么”的句式说说后两件事。
4. 引导学生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连接第一件事和第二、三件事。
5.引导学生将三件事按发生的时间排序,然后用表示时间变化的语句将三件事连起来,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6.小结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①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②先概括几件事,再把几件事的内容连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精读重点文段,感悟立志原因
1.感悟“中华不振”。
(1)默读课文第15、16自然段,感悟“中华不振”。
少年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如此高远的志向呢?来自于周恩来的一次亲眼所见的经历,他在租界看到了一位中国妇女受欺压的场景,请同学们默读地15、16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指导朗读。
预设:
①课件出示句子: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
a.引导学生抓住“大不相同”思考:你读出了哪些看得见的“不同”?你又想到了哪些看不见的“不同”?
b.引导想象周恩来的心理:贫穷的中国大地上有这么一处繁华之地,但这繁华不属于中国!难怪伯父哀叹:中华不振哪!
②出示句子: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a.猜想:那位妇女可能在哭诉什么?
b.肇事什么意思?中国巡警怎么处理肇事者的?
c.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不但……反而……”,体会中国巡警趋炎附势,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
d.指名朗读,指导读出愤懑之情。
e.聚焦“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
指名读最后一句,指导读出围观群众敢怒不敢言的无奈之情。
f.引导想象周恩来的心理:外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中国巡警趋炎附势,对国人的生死置之不理;中国人面对不公敢怒不敢言!这是为什么?中华不振,中华不 振哪!请同学们齐读这一自然段。
德育融合:在静思默想中,在细细品味中,在朗读体验中,在想象表达中,思维和情感四荡涤的水波,激起德育融合的水花,“中华不振”的感受在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学习中走进了学生的身体里,从而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斗志,也与周恩来的内心情感拉近了距离。
2.查阅资料,加深感悟
(1)引导质疑:听了同学们的交流,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预设:
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却不能随便去玩,有事还要绕着走?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为中国人撑腰,反而要训斥中国人?
为什么中国人看到同胞受欺,却敢怒不敢言?
(2)让我们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一起走进中国那段灾难深重、饱受凌辱的岁月。
(3)阅读的资料,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这场战争同样以中国战败,清政府迫于日本的军事压力,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赔偿日本2亿白银,割让台湾等岛屿给日本。
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联合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战争。之后再次签订赔偿割地瓜分中国的《辛丑条约》,中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小结:一百多年前中国贫穷落后、饱受欺凌,这就是“中华不振”背后真正的原因。
(5)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次走进周恩来的内心感受。
少年周恩来想到,我们的国家是如此积贫积弱,所以才会任人宰割。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中华一定要振兴起来!(齐读课文题目,突出“崛起”二字)
少年周恩来想到,怎么才能把祖国和民族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齐读课文题目,突出“读书”二字)
德育融合:在感受课文中描写的“中华不振”之后,通过搜集的资料,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让学生走进中国那段多灾多难的历史,让孩子们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再回到课文,揣摩周恩来的内心感受,此时,学生在丰厚的历史资料的支撑下,深切地体会到文中人物的思考和报国之志,从而在心里埋下报效国家的理想种子。
3.结合诗歌,升华爱国情感
(1)教师引导:十二三岁的周恩来立下伟大志向,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1917年,十九岁的周恩来要到日本留学。在出发前,他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出示课件)
(2)学生朗读诗歌,教师讲解诗歌的大致意思。
(3)学生思考、交流:周恩来去日本求学是为了什么?
(4)小结:周恩来的志向之所以与其他同学不同,不仅仅是因为周恩来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还因为周恩来认识到只有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拯救处于苦难之中的旧中国的道路。“振兴中华”这个伟大的革命志向,伴随了周恩来的整个人生。
(5)补充周恩来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的资料。
德育融合:
对诗歌的理解,把教材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更引导学生感受周恩来不但有报国之志,更有实现志向的计划和行动。知行合一,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五、读写结合,书写志向
1.教师引导: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理解了读书的意义。面对新的国际竞争,新的世界形势,我们应该立下怎样的志向呢?今天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读书的目的,注意说清楚理由,师生评价,学生针对不足之处再作修正、补充。
3.请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把自己读书的目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德育融合:小练笔是统编教材读写并重理念下增加的一个课后练笔板块,是单元习作的一个有效补充。本节课的小练笔将德育教育延伸到生活,既让学生直抒胸臆,达到提升读写能力的目的,又在老师的引导下,以伟人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让爱国这种情怀落实到自身的学习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