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一课时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只是量极少
B.海水中的氯元素主要以NaCl等盐的形式存在
C.人体血液中含有NaCl,其浓度大约为0.9%
D.NaCl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2、下列各种物理性质中,对氯气来说不正确的是( )
A.黄绿色的气体 B.密度比空气小
C.能溶于水 D.有刺激性气味
3、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氯气用软管通到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易液化⑤溶于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⑤
4、下列现象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 )
A.苍白色火焰
B.瓶口有白雾
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D.爆炸
5、下列含氯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
A.FeCl2
B.CuCl2
C.AlCl3
D.AgCl
6、用自来水养金鱼时,我们通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
A.利用日光中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7、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
B.用排水集气法便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C.氯气有漂白性
D.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9、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物质是( )
A.石灰水
B.氯水
C.次氯酸钠
D.食盐水
10、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中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描述都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给自来水消毒
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
11、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能变质
C.漂白粉是由Cl2与石灰乳制得的纯净物
D.漂白粉可用浓盐酸制得
12、右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21cnjy.com
A.浓H2SO4溶液
B.饱和NaCl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NaBr溶液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氯,氯元素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B
【解析】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而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可知Cl2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CuCl2、AlCl3、AgCl均可由对应金属单质与Cl2反应制得;Fe与Cl2反应时,生成FeCl3而得不到FeCl2。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D
【解析】自来水用Cl2消毒时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21·cn·jy·com
7、C
【解析】氯水显酸性,氯水中含有HCl,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又因氯水中含有HClO,所以试纸先变红色后又会被漂白为白色,故应选C项。www.21-cn-jy.com
8、D
【解析】氯气是有毒气体,闻氯气气味的时候,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用排水法收集氯气会带有水蒸气且氯气能与水反应。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
12、B
【解析】当开关B打开时,干燥Cl2直接进入试管C,布条不褪色;当开关B关闭时,Cl2先进入D瓶,由于C、D两选项中的物质均可与Cl2反应,Cl2不会进入试管C;A项中浓H2SO4具有吸水性,进入试管C的Cl2仍然是干燥的,布条不褪色;饱和NaCl溶液不与Cl2反应,而Cl2会带出溶液中的部分水,潮湿的Cl2使布条褪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二课时
1、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2、工业上用的漂白剂主要是漂白粉而不是次氯酸,其主要原因是( )
A.漂白粉氧化性强于次氯酸
B.漂白粉较次氯酸经济
C.漂白粉较次氯酸稳定、易保存
D.漂白粉较次氯酸易于制备
3、证明某白色固体中含有Cl-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溶于水后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4、将氯水滴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后静置,看到的现象为( )
A.液体呈紫红色
B.液体分层,上层为紫色,下层接近无色
C.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紫色
D.液体无色
5、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置下列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
A.石蕊试液
B.硝酸银
C.氢氧化钠
D.氯化铝
6、下列微粒或物质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
A.氯离子
B.氯原子
C.氯分子
D.液氯
7、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的是( )
A.焰色反应是黄色
B.溶液有咸味
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8、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沾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分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2·1·c·n·j·y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9、溴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解决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将含有下列分子或离子的试剂加入到含有Br-的溶液中,可以将Br-氧化为Br2的是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I2 B.I- C.Cl2 D.Cl-
(2)如果把Cl2缓缓地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Br-、I-的混合溶液里,__________先被氧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滤纸用淀粉和碘化钾的混合溶液浸泡,晾干后就是实验室常用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这种试纸润湿后,遇到氯气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10、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KCl、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
(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实验室中常用MnO2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 mL 12 mol/L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 mol,其主要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你对该实验的建议是_________。
(4)实验结束清洗仪器时,为了减少烧瓶中残留氯气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向烧瓶中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漂白粉是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的混合物,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其主要成分为Ca(ClO)2、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21教育网
2、C
【解析】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是一种盐,较HClO稳定。
5、D
【解析】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相当于浓度较小的氯水,含有Cl2、HClO、Cl-、ClO-、H+等微粒,会对NaOH溶液、AgNO3溶液、石蕊试液的配制产生影响。
6、B
【解析】原子状态的氯比分子状态的氯更活泼;氯离子最稳定。
7、D
【解析】要证明含有Na+,则焰色反应为黄色;要证明含有Cl-,则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21·cn·jy·com
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卤素之间的相互置换、单质的颜色、I2遇淀粉变蓝,以及Cl2与NaOH反应等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设计巧妙,是一道好题。21cnjy.com
由①处产生的Cl2通过②时发生Cl2+2NaBr===2NaCl+Br2,通过③时发生Cl2+2KI===2KCl+I2,通过④时发生Cl2+2NaOH===NaCl+NaClO+H2O,因Cl2为黄绿色,Br2为橙色,I2遇淀粉变蓝,Cl2遇碱产生白色NaCl、NaClO可知应选A。www.21-cn-jy.com
(3)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Cl2发生下列反应:2KI+Cl2===2KCl+I2,I2使淀粉变蓝色。
10、(1)KCl、K2CO3 KNO3
(2)Ag++Cl-===AgCl↓,2Ag++CO===Ag2CO3↓,Ag2CO3+2H+===2Ag++H2O+CO2↑
【解析】由②产生白色沉淀知,可能含有K2CO3和KCl中的一种或两种;由③沉淀量减少且有气泡生成知,一定含有K2CO3;又由沉淀不完全消失可知,一定含有KCl。
11、(1)MnO2+4H++2Cl-Mn2++Cl2↑+2H2O
(2)①加热HCl大量挥发 ②盐酸变稀后不再发生反应
(3)将浓盐酸慢慢滴下;加热时用小火慢慢加热等
(4)NaOH溶液 Cl2+2OH-===Cl-+ClO-+H2O
【解析】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应综合考虑反应原理、反应条件、物质性质、环保要求等因素。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综合检测题
第I卷(选择题 共28分)
1.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干燥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
B.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C.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D.氯气有毒,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于制造毒气弹
2.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①双氧水 ② 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 活性炭 ⑤ 臭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3.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4.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是比硫酸更强的酸;③S2-易被氯气氧化成硫单质;④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⑤稀盐酸不跟铜反应,浓硫酸能跟铜反应。上述叙述中可说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5.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不会使配得的溶液变质的是( )
A.NaOH
B. AgNO3
C.KNO3
D.FeCl2
6.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有: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
③用药匙向蒸馏烧瓶中加入MnO2,再向分液漏斗中加浓盐酸,并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
④检查气密性;
⑤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管.
最好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⑤④③
D.②①③④⑤
7.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
A B C D
8.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市遭遇7.1级地震,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9.将Cl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 )
①使它转变成较易溶于水的物质 ②转变成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 ③提高氯的质量分数 ④提高漂白能力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10.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1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12.生产自来水是要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某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别真假,可用下列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C )21cnjy.com
A.酚酞
B.氯化钠
C.硝酸银
D.氢氧化钠
13.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氯化钠溶液
14.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2分)
15.(10分)新制氯水呈 色,说明氯水中有 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立即有 (填现象)生成,说明氯水中有 存在,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会首先变红,但很快褪色,说明氯水具有 性,氯水光照后,颜色 ,溶液的酸性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6.(8分)漂白粉在社会生活、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漂白粉除了具有漂白作用外,还能杀菌消毒.
(1)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用水设施受到损毁,水源受到污染,灾区人们的饮用水,必须用漂白粉等药品消毒后才能饮用,以防传染病发生,但瓶装漂白粉久置空气中会呈稀粥状而失去漂白作用.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已知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CO2 ②HCl ③H2O ④O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10分)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按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H是红褐色难溶物。请回答:
(1)A , B是 ,
C是 , G是 。(填化学式)
(2)写出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③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18.(7分)某同学应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研究目的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着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___________,请在图中D框中以图的形式表明克服事故隐患的措施. 【来源:21cnj*y.co*m】
19.(8分)某同学应用如下所示装置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m的主要成分是氯气,还含有少量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从物质性质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应如何处理,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原理并画出装置图(填在上图内),
20.(14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
①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装置B中的溶液为 ;烧杯中溶液的作用为 。
(3)利用上图装置证明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及生成气体中含有CO2。
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B、D中匀为少量品红溶液,C中为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E中为澄清石灰水。
①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装置是 ,现象是 ;
②证明SO2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 ;
③证明生成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 ;
④D装置的作用是 。
21.(15分)为了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李老师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取氯气,并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了教学.2·1·c·n·j·y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丁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分离丁中液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橡皮管连通后,分液漏斗的气体压强p1与烧瓶中的气体压强p2的关系为________(填“>”“<”或“=”),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在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液氯可以用钢瓶储运,所以A是正确的.氯气和液氯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所以B选项不正确.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应选用不能和氯气反应的干燥剂,因为氯气气体呈酸性,不宜选用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等,常选用酸性或中性干燥剂,如: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等,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氯气有毒,对人体有害,可以用于制造毒气弹应用于战争中.【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碱和酸中和, AgNO3 结合氯离子生成沉淀,FeCl2
被次氯酸氧化成三价的铁。
6.C
【解析】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一般为“从下而上(即放铁架台→放酒精灯→根据灯焰的大致高度确定铁圈位置),从左而右”,且制备气体时,加入药品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就要错选A、B、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C
【解析】A项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生成氧气;B项氯水中的H+与发酵粉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C项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反应生成Br2和NaCl,没有气体产生;D项H2O与Na2O2反应产生O2.
8.B
【解析】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两者都是混合物,故A、D错误,B正确;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方法是将氯气通入到冷的消石灰中,C错误.
9.D
【解析】将Cl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转变成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Ca(ClO)2比HClO稳定,便于贮存、运输.
10.B
【解析】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酸能够使pH试纸变成红色,但次氯酸具有强氧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装置的特点及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或潮湿的Cl2).根据打开B阀后,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说明A处通入的Cl2为潮湿的,潮湿的Cl2在关闭B阀时通过了D瓶,看不到C试管中红色布条有明显变化,说明D瓶干燥吸收了Cl2或吸收了Cl2中的水蒸气.
14.D
【解析】2Fe+3Cl2=2FeCl3 H2+Cl2=2HCl 2FeCl3+Fe = 3FeCl2
15.黄绿,Cl2(或氯分子),白色沉淀,Cl-(或氯离子),酸性和漂白性,变浅(或褪去),增强, 21教育网
【解析】新制的氯水中有H+、Cl-、ClO-、OH-、H2O、HClO、Cl2
16.(1)①Ca(ClO)2+CO2+H2O===CaCO3↓+2HClO
②2HClO2HCl+O2↑
(2)A
【解析】由于H2CO3酸性强于HClO,所以Ca(ClO)2在空气中易跟CO2、H2O反应生成CaCO3和HClO,HClO又见光易分解.用含CaCO3的Ca(ClO)2跟浓盐酸制Cl2,Cl2中必然含有CO2、H2O、HCl等杂质. 21*cnjy*com
【解析】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即B是氯气。红褐色难溶物是氢氧化铁,则H是氢氧化铁。根据框图的转化可得出D含有铁离子,F中含有亚铁离子,所以G是氢氧化亚铁。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固体铁,D是氯化铁,E是氯化氢,C是氢气,F是氯化亚铁。
18.(1)判断Cl2和HClO谁有漂白性
(2)吸收气体a中的水蒸气 B内布条不褪色,C内的布条褪色
(3)多余的Cl2污染空气 答案如图
【解析】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具有漂白作用的是氯气本身还是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的HClO,依据此目的本题设计了氯气分别与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作用.事故隐患是Cl2有毒,污染环境.2-1-c-n-j-y
19.( 1)除去水蒸气 (2)有色布条不褪色
①Cl2+2OH-=Cl-+ClO-+H2O ②画图2分,吸收液注明正确1分
【解析】浓硫酸吸水干燥氯气,氯气,可以使不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有毒不可
【解析】(2)生成的氯气中会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应先除杂,再干燥,故B中用饱和NaCl溶液除氯化氢,C用来干燥氯气,D用来收集氯气,E用来吸收多余的氯气,因氯气有毒,会污染环境www-2-1-cnjy-com
(3)①A中产生的气体为SO2 CO2的混合物,其中只有SO2能使品红褪色,故B装置能验证SO2的漂白性;②同理,只有SO2能表现出还原性,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CO2不能;③证明生成气体中含有CO2,要先除掉SO2,因SO2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现象是D中品红不褪色且石灰水变浑浊,故D装置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