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同步练习(2课时)+综合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同步练习(2课时)+综合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1-14 16:58:45

文档简介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
1、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和硫黄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
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
D.硫的两种单质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
B.硫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
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
3、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
A.2SO2+O22SO3
B.SO2+H2O===H2SO3
C.2H2S+SO2===3S↓+2H2O
D.SO2+2H2O+Cl2===H2SO4+2HC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均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增强漂白效果
C.活性炭也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具有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又重新变为红色
5、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的溶液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钡溶液
6、下列对于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
D.都能与碱溶液反应
7、下列实验能证明SO2存在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都能证明
B.只有⑤能证明
C.③④⑤能证明
D.都不能证明
8、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使其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下列有关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氧化硫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
B.标准状况下,1 mol SO3的体积约为22.4 L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D.SO2、SO3均具有漂白性,能使石蕊试液褪色
10、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C.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11、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同时具备的性质是(  )
A.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B.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都有刺激性气味
D.常温下都是气体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虽然与化学活泼性有关,但不能把非金属性强弱作为判断依据。如O、N、S非金属性较强,但自然界中有游离的O2、N2、S。黑火药成分中的硫黄溶于CS2后过滤,将滤液蒸发得到晶体硫,滤渣再加水溶解过滤,滤渣为炭粉,蒸发滤液,浓缩结晶得到硝酸钾。S单质显0价,属中间价态,遇到金属、H2时作氧化剂,遇到O2、F2等强氧化性非金属时作还原剂。硫的不同单质之间的转化属于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A、D项中,SO2中S的化合价均是由+4价升高到+6价,表现还原性;B项中S的化合价没变;只有C项中,SO2中的S由+4价降低到0价,表现氧化性。
4、D
【解析】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它们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作还原剂,而不是SO2与有色物质化合;当SO2与Cl2按物质的量比1∶1通入时,两者发生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失去了漂白作用;活性炭是通过吸附色素而使物质褪色,不是因其具有还原性。21cnjy.com
5、B
【解析】SO2和CO2与H2O反应生成的酸均为弱酸;均与BaCl2不反应;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时现象相同。21·cn·jy·com
6、D
【解析】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SO3只有氧化性;SO3溶于水得强酸——H2SO4,SO2溶于水得H2SO3,不是强酸;SO2能使品红褪色,加热时红色重现,SO3不能;SO2、SO3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故D项正确。www.21-cn-jy.com
④CO2与NaOH反应生成的Na2CO3,也可与BaCl2反应,生成可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⑤通入溴水后使之褪色,说明该气体有还原性,再滴加Ba(NO3)2生成白色沉淀,说明被氧化成为SO,所以,此性质为SO2的性质。21教育网
8、C
【解析】②③均体现SO2的还原性;①体现SO2的漂白性;④是体现SO2是酸性氧化物。
9、A
【解析】因SO3+H2O===H2SO4,A正确;在标准状况下,SO3呈固态并非气态,体积远远小于22.4 L,B错误;不管氧气量有多少,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SO2,C错;SO2具有漂白性,但SO3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D错。2·1·c·n·j·y
10、D
11、B
【解析】SO2、SO3、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B项正确;CO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项错误;三种氧化物中只有SO2具有漂白性,A项错误;SO3在常温下不是气体,D项错误。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课时
1、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
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
C.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
D.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2、下列关于N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N2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在电焊时作保护气
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C.N2在空气中约占总质量的
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作氧化剂
3、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C.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O2直接化合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4、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  )
A.均可用排水法
B.均可用向上排气法
C.NO用向上排气法,NO2用排水法
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气法
5、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  )
A.1∶1
B.1∶2
C.1∶3
D.3∶1
6、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O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B.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C.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4
D.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7、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
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8、NO2被水吸收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判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比为(  )21cnjy.com
A.3∶1
B.1∶3
C.1∶2
D.2∶1
9、下列气体均有毒,使人中毒的原理与CO相似的是(  )
A.Cl2
B.SO2
C.NO
D.NO2
10、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7种气体:①H2 ②Cl2 ③O2 ④HCl ⑤NH3 ⑥NO ⑦NO221教育网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www.21-cn-jy.com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3)若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2·1·c·n·j·y
11、2008年5月17日新疆电视台(午间新闻)报道:我国新增阿勒泰大气背景监测点。这标志着气候条件独特、空气质量优良的新疆阿勒泰市已成为我国第8个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点。监测点安装的监测设备可日常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污染物。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氧化
C.造成酸雨
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2)在含Cu+的酶的活化中心,亚硝酸根离子(NO)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迎接奥运,减少空气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  )21·世纪*教育网
A.二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氢气
(4)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如下:www-2-1-cnjy-com
O3O2+O Cl+O3ClO+O2 ClO+OCl+O2
总反应:2O3===3O2 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过程中,Cl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N2性质稳定,但高温下可与O2等物质反应,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或还原性;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并不是N2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C
【解析】N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
3、B
【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很容易与O2直接化合成NO2。
4、D
【解析】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NO2与水反应,故前者不能用排气法收集,后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5、C
【解析】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有NO2和H2O反应,生成的NO与不反应的N2为剩余气体。设原气体的体积为V,NO2的体积为x,根据差量法求解:2-1-c-n-j-y
6、C
【解析】SO2与水反应生成的是H2SO3而不是H2SO4。
7、D
【解析】CO、NOx在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CO+NOxCO2+N2(未配平),也可能是CO与O2反应,此过程中铂作催化剂。CO2不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21·cn·jy·com
8、C
【解析】对该反应标明化合价的变化:3O2+H2O===2HN3+O,根据元素守恒,可确定发生氧化反应的NO2有2 mol,而发生还原反应的NO2有1 mol。
9、C
【解析】NO和CO均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旦结合就易导致人体缺氧。
10、 (1)②③④⑦ ①⑤ 
(2)①③⑥ A 
(3)①②③④⑥⑦ B
【解析】(1)NO气体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NO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NO被O2氧化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可形成酸雨。
(2)NO转化为NO时氮的化合价降低,则Cu+在反应中化合价必升高转化为Cu2+。
(3)因为CO和NO含有C、O、N三种元素,那么它变化以后还应该含有这三种元素,所以C、D两项不正确,又因为B项中的NO2依然是空气的污染物,所以也排除。
硫和氮的氧化物 综合检测题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1.下列名词与氮元素无关的是(  )
A. 光化学烟雾
B. 水体富营养化
C. 酸雨
D.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2.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2是硫酸的酸酐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浓硝酸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 C+NO2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干燥剂,能干燥氢气、硫化氢、氨气等气体
D.因为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可与铁或铝反应,因此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储存浓硫酸
4.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④溴水 ⑤淀粉碘溶液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5.有关SO2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SO2
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它具漂白性,加热可恢复原本红色
C.SO2和Cl2都具有漂白作用,所以将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同时作用于潮湿有色物,可增强漂白作用
D.SO2能使加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它能与NaOH反应
6.下列关于SO2与N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D.工业制硫酸、硝酸时要用到它们
7.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 一氧化氮是碱性氧化物
C. 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D. 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
8.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
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可吸附性颗粒污染
C.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 加大石油、煤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B. 能使品红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
C. SO2、漂白粉、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 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
10.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Murad等三位教授的研究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属于一种大气污染物,易结合血红蛋白使人中毒;
C.NO是汽车尾气废气排放产生的污染之一;
D.NO是红棕色气体;
11.2.8g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一定只以Fe3+ 形式存在
B.1.12L气体可能是NO、NO2的混合气体
C.反应后溶液中c(NO3-)=0.85mol/L
D.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4gFe
12.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1·cn·jy·com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和碳酸钡
D.在Z导管的出口处会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3.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
B. 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14.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肯定是NO2气体
B.肯定是O2与NO2的混和气体
C.肯定是NO气体
D.可能是NO与NO2的混和气体
15.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浓度 为2 mol/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 H2SO4浓度为2.5 mol·L-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16.(8分)用化学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解释下列有关实验现象:
(1)取少量的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试管中出现白烟,试管口附近有“白霜”。 【来源:21cnj*y.co*m】

(2)向氨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3)一瓶无色气体打开瓶盖后,瓶口呈现出红棕色:
2-1-c-n-j-y
17.(8分)将32gCu与一定浓度的硝酸混合,二者正好完全反应。产生的NO2、NO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21*cnjy*com
(1)分别写出Cu和HNO3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mol
(3)此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18.(15分)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是能使红色湿润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A + H2O → B + C ② C + F → D ③ D + NaOH F + E + H2O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 D 、
E 、F ;21教育网
(2)写出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反应①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比。
①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 。
② 。
③ 。
(3)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有如下一步反应,即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c·n·j·y
19.(13分)硫代硫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将SO2通入按一定比例配成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便可得到Na2S2O3,其制备反应方程式为:【版权所有:21教育】
o
(1) 在配制混合溶液前先将蒸馏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待用,其目的是_______。
(2) 用该方法获得的Naj2O3^H2O晶体中常混有一定量的杂质。某兴趣小组欲对其中所含杂质成分进行探究(不考虑副反应和杂质所带的结晶水)。www-2-1-cnjy-com
【提出假设】
假设1 :晶体中只含>fe2C03杂质
假设2:晶体中只含Na2S杂质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②NhS2O3在中性、碱性溶液中较稳定,而在酸性溶液中能迅速反应:
【判断与思考】
某同学取少量制得的晶体溶于足量稀H2SO4,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未见黑色沉淀,据此认为假设2不成立。你认为其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 (填“合理”、“不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基于假设1,完成下表实验方案、现象及结论(仪器自选)。
限选实验试剂:酸性KMnO4溶液、饱和NaHCO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3) 已知:。为测定所制得晶体的纯度,该小组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的碘水进行多次取样滴定,测得的含量约为102%。若所用试剂及操作均无不当,产生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11分)将2.56g金属铜投入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硝酸中,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896mL气体。【出处:21教育名师】
(1)、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3分)
(3)将盛有生成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的体积为多少?(3分) 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因为缺碘造成的。
2.A
【解析】A项SO2可以是硫单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浓硫酸的还原产物;B项SO2是亚硫酸的酸酐;C项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煤炭的燃烧;D项SO2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解析】B项由于二氧化硫的漂白是暂时性漂白,漂白以后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又能恢复,B项正确;C项由于SO2+ Cl2+2H2O=H2SO4+2HCl,不但没有增强反而减弱漂白性,C项错误;D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所以能和碱溶液反应。
6.C
【解析】S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和NaOH溶液反应,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2和NaNO3,A正确;SO2、NO2溶于水都能生成酸H2SO3、HNO3,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正确;SO2不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C错;工业制硫酸时先生产SO2,再将SO2转化为SO3,SO3再与水反应生成H2SO4,工业制硝酸时,NH3氧化为NO,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D正确。
7.D
【解析】NO是一种无色气体,A错;NO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常温常压下NO与O2反应生成NO2,C错;NO可由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正确。
8.D
【解析】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及氮的氧化物,导致空气污染。
9.B
【解析】SO2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其具有漂白性,SO2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A错;能使品红褪色的物质很多,如漂白粉、NaClO、氯水、Na2O2等,B正确;漂白粉、Na2O2是因其氧化性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与SO2褪色原理不同,C错;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呈红色,加入盐酸,消耗NaOH,使溶液碱性变弱,是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而不是盐酸的漂白性,D错。
10.D
【解析】NO中N呈+2价,可以是某些低价含氮物质氧化的产物,如氮气与氧气放电生成NO,氨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A正确;NO是无色气体,D错误;B、C均正确。
11.AC
【解析】:常温下铁遇浓硝酸钝化,所以题给硝酸为稀硝酸,不可能生成NO2气体,B错误;反应后溶液pH=1说明硝酸过量,Fe元素以Fe3+形式存在,A正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Fe(NO3)3和HNO3,由电荷守恒3n(Fe3+)+n(H+)=n(NO3-),n(Fe3+)=n(Fe)=0.05mol,pH=1可得c(H+)=0.1mol/L,所以n(NO3-)=0.17mol,c(NO3—)=0.85mol/L ,C正确;反应后溶液中n[Fe(NO3)3]=0.05mol,n(HNO3)=0.02mol,0.05mol Fe(NO3)3最多溶解Fe0.025mol,0.02molHNO3最多溶解Fe0.0075mol,所以最多还能溶解Fe0.0325mol,质量为1.82g,D错误。www.21-cn-jy.com
12.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是CO2和SO2的混合气体,Y是NO2气体。NO2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由于在酸性溶液中CO2的溶解度很小,所以Z气体中含有CO2和NO。但由于NO极易被空气氧化生成NO2,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D
【解析】如果B中的蓝色溶液消失,则说明单质碘被SO2还原,因此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A正确;SO2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B正确;氯化铁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
OA段和BC段都有气体生成,而AB段没有气体生成,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有Fe+4H++NO===Fe3++NO↑+2H2O、2Fe3++Fe===3Fe2+及Fe+2H+===Fe2++H2↑,所以AB段发生反应2Fe3++Fe===3Fe2+,OA段发生反应Fe+4H++NO===Fe3++NO↑+2H2O,故BC段发生反应Fe+2H+===Fe2++H2↑,B正确;
最终的铁以FeSO4的形式存在,C项正确;
从图像可以看出,完全反应时,反应消耗Fe的质量是22.4 g(0.4 mol),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也是0.4 mol(因为最终溶液中只有FeSO4),溶液体积是100 mL,故浓度是4 mol·L-1。
答案为D
16.(1)NH4Cl NH3 ↑+ HCl↑ , NH3+HCl =NH4Cl
(2)NH3· H2ONH4+ +OH— ,(3)2NO+O2=2NO2 ,
【解析】(1)铵盐受热易分解,氯化铵在加热时生成氯化氢和氨气,等温度降低后,二者相遇重新生成氯化铵,所以出现白烟。
(2)氨水中的一水合氨能电离出OH-,溶液显碱性。
(3)红棕色气体是NO2,无色气体NO极易被空气氧化生成NO2。
17.(1)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2)0.5 (3)1.5
【解析】(1)硝酸具有氧化性,可氧化单质铜,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的浓度会降低,所以反应的后一阶段会产生NO。
(2)NO和NO2混合气的物质的量是。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被还原的硝酸就是0.5mol。
(3)32g铜是,因为二者恰好反应,所以根据铜原子守恒可知溶液中
(2)晶体中含Na2S和Na2CO3两种杂质(2分)
不合理;(1分) Na2S2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的SO2和H2S发生反应,可能无H2S逸出。(2分)
实验方案
现象及结论
取适量晶体于烧瓶中,加入足量3 mol?L-1 H2SO4,塞上带导气管的橡皮塞,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2分)
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晶体中含Na2CO3杂质(2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晶体中含有杂质(如Na2S等)在滴定时参与反应或晶体部分失去结晶水(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晶体的主体Na2S2O3·5H2O与稀H2SO4反应生成的SO2对H2S和CO2的检验都有干扰,在检验时应充分考虑;考虑到晶体中含有的杂质(Na2S)在滴定时参与反应,是解答第(3)小题的关键。
20.(1) Cu + 4HNO3 =Cu(NO3)2 + NO2↑ + 2H2O(2分)
3Cu +8HNO3 =Cu(NO3)2 + 2NO↑ + 4H2O(2分)
(2) 0.12mol(3)0.448L
【解析】考查硝酸的化学性质,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在反应过程中由于不断的消耗硝酸,使其浓度逐渐降低,所以还原产物中既有NO2,又有NO生成,方程式为Cu + 4HNO3 =Cu(NO3)2 + NO2↑ + 2H2O、3Cu +8HNO3 =Cu(NO3)2 + 2NO↑ + 4H2O。因为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可以利用得失电子守恒以及原子守恒来进行计算。
(2) 2.56g金属铜是,则生成硝酸铜是0.04mol,所以没有被还原的硝
质的量是0.02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02mol×22.4L/mol=0.448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