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我主宰 我的小组最精彩
历史小组量化表 班级____ 组名_____
回答
一次
问题
+1分
姓名
编号
课堂表现(+1)
总分
①
②
③
④
我的课堂我主宰 我的小组最精彩
历史小组量化表 班级____ 组名_____
回答
一次
问题
+1分
姓名
编号
课堂表现(+1)
总分
①
②
③
④
我的课堂我主宰 我的小组最精彩
历史小组量化表 班级____ 组名_____
回答
一次
问题
+1分
姓名
编号
课堂表现(+1)
总分
①
②
③
④
我的课堂我主宰 我的小组最精彩
历史小组量化表 班级____ 组名_____
回答
一次
问题
+1分
姓名
编号
课堂表现(+1)
总分
①
②
③
④
⑤
我的课堂我主宰 我的小组最精彩
历史小组量化表 班级____ 组名_____
回答
一次
问题
+1分
姓名
编号
课堂表现(+1)
总分
①
②
③
④
⑤
课件34张PPT。
第16课 难忘九一八1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讲述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2、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继承发扬;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国之魂——民族气节 2013年9月18日,沈阳再次拉响防空警报。 —— 新华网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残历碑一国之难——九一八事变1、时间
2、地点
3、策划者
4、经过
5、结果
6、影响1931年9月18日沈阳日本两个步骤 ① 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 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材料一 1927年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内容: 吞并台湾-吞并朝鲜-吞并中国东北和蒙古-吞并中国-称霸亚洲-称霸世界。
材料二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政府急于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
材料三 国民党竭力围剿南方工农红军,无遐北顾。蓄谋已久摆脱危机有机可乘探究一:
根据材料分析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东北军驻地)800米7500米 探究二:东北为什么迅速沦亡? 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探究三:蒋介石为什么
推行不抵抗政策?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是否其他社会阶层也在坐以待毙呢?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将士组成的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遣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东北沦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温馨提示:事件六要素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起因
5、经过 6、结果故事大会,群英荟萃张学良杨虎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中国时局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时局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分裂对峙,内战 合作抗日,和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看谁最聪明?看谁最聪明?看视频,提取有效历史信息 合作探究3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日本何应钦杀 蒋英美宋美龄(亲日派)(亲英美派)放蒋你认为呢?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小组最精彩 合作探究3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国之魂——民族气节???? 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
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江泽民 为什么把张学良称为“民族功臣”?我们该学习他那些品质?82年过去了…… 篡改历史教科书钓鱼岛问题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感悟历史 作为中国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做?
国民党共产党九 一 八 事 变国民党共产党西安事变合作抗日4课堂小结对自己说,
你有哪些收获?
对老师说,
你有哪些困惑? 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
2、地点
3、策划者
4、经过
5、结果
6、影响
二、西安事变
1、时间
2、地点
3、简单经过
4、结果
5、影响中考链接12.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利弊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
A. 西安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B中考链接8.“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A中考链接11.右图标语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九_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爆发
D.台儿庄战役胜利B1、时间
2、地点
3、简单经过
4、结果
5、影响1936年12月12日
西安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
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
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和平解决故事大会,群英荟萃活动与探究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如果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会……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很强,共产党不敢杀他。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提示提示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一、分析教材,定位学习目标
《难忘九一八》一课是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上承新民主主义的兴起,下启人民解放战争,而本课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第一部分即局部抗战的阶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讲述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
2、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歌曲、图片和视频的使用,使学生能正确利用各种视听资料来辅助自己新知的学习。
2、通过“如何处置蒋介石”的讨论来使学生学会透过表面现象,综合分析归纳、表述
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继承发扬。
2、认识日本帝国主义本性,树立为人类的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
3、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分析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七年级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他们的思维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偏激性,因此知识需要学生根据当时情况进行全面透彻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所以确定为难点。
三、生本结合,选择教学方法
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量的历史知识储备,从影视及文学作品中对于抗日战争也有了一些了解。而且加之他们的年龄段对战争感兴趣,又有热情与激情,所以,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这些特征,我采用情境模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四、实施设计,展开教学
(一)、新课导入
歌曲是历史的浓缩,能反映一个时期有重大历史事件。歌曲是流动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展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图片,播放国歌,师生齐唱。提问国歌的名字,引出那你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吗?带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6课《难忘九一八》。
设计意图:播放并齐唱国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点燃课堂学习的激情。
(二)、新课学习
1、出示并齐读学习目标:能正确讲述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和平解决的意义。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继承发扬;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任务,能够及时对自己学习进行评价。
2、根据教材特点,我将本课的内容分成三部分来进行:
国之难——九一八事变
国之幸——西安事变
国之魂——民族气节
【九一八事变】
活动1:竞争抢答:听,这是什么声音?防空警报。我国什么时候拉响防空警报?9.18。为什么?9.18是国难日,我们来学习第一篇章 国之难——九一八事变。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2:学生带着课件展示的“九一八事变”相关问题,观看“九一八事变”的视频。
设计意图:问题导学发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视频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历史,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活动3:设疑释疑,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据材料分析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材料一 1927年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内容: 吞并台湾-吞并朝鲜-吞并中国东北和蒙古-吞并中国-称霸亚洲-称霸世界。
材料二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政府急于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
材料三 国民党竭力围剿南方工农红军,无遐北顾。
探究二:东北为什么迅速沦亡?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探究三:蒋介石为什么推行不抵抗政策?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设计意图:探究题层层递进,层层深入,锻炼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历史思维的养成。
活动4:概述史实,升华情感。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是否其他社会阶层也在坐以待毙呢?学生概述东北三省沦陷的情况。(学生介绍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杨靖宇的故事)
设计意图:初二学生的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平时的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归纳概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过渡: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占领东北之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看到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没错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民族矛盾成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和要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党呢?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却要求他们继续围剿共产党,并亲自到西安来督战。双方的分歧酿成了西安事变,我们来看第二篇章国之幸——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活动1、故事大会,群英荟萃。自主学习西安事变,给同桌讲述西安事变的故事,温馨提示,事件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桌互动,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通过展示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的能力,增强同桌协调合作的默契。
活动2、比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中国时局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通过对比分析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十年内站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对比分析并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3、看谁最聪明?看西安事变后山搜蒋介石的视频,提取有效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把刚才自学部分内容消化吸收并加以运用,做到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小组最精彩。合作探究: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亲日派主张杀蒋,亲英美派主张放蒋,你认为呢?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设计意图: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民族气节】
活动1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 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江泽民 结合评语看张学良相关视频,为了劝蒋介石抗日从劝谏、苦谏、诤谏、到哭谏然后到兵谏,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联共抗日此乃国之大幸,这种爱国热情,民族气节,壮大我国之魂。我们该学习他那些品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继承发扬。以利于形成辩证地历史史观。
活动2、九一八事变过去82年了,但是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中日1972年建交,但随着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再度紧张,作为中国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把历史现实与时政相结合,学生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历史与现实相互联系,勿忘国耻,作为青少年要有责任、有任务不让屈辱的历史重演,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将来为建设和保卫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情感升华。
(四)、归纳总结,自行小结。
设计意图:既很好地进行知识小结,又能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记忆。
(五)达标练习
设计意图:中考链接,学以致用。
课件21张PPT。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教材分析教学环节模式解读反思得失 学情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和西安事变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前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下启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一、教材分析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
(2)让学生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分析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2)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意识。(二)教学目标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历史意义重
点
难
点教材分析 我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有个性普遍突出、惯于表象思维的特点。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缺乏理性思考,对历史现象还存在模糊认识,对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图片、音像资料等,既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功地实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二、学情分析三、模式解读问题导学模式——基本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
自主学习
设置问题
合作探究
当堂达标
设置几个环节相扣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历史思维
训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在课本中获取关键信息,
寻找问题的答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组织、鼓励学生与其它同学共同探讨解决
问题,挖掘学习深度
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同步练习,当堂反馈。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残历碑历史与现实联系
激发学生的兴趣四:教学环节 2013年9月18日,沈阳再次拉响防空警报。—— 新华网一、自主学习,完成学案(圈点勾画)第一篇章:国之难---九一八事变搜集历史信息
自主学习能力二、合作探究,答疑解惑探究一:根据材料分析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探究二:东北为什么迅速沦亡?材料一 日本大陆政策内容: 吞并台湾-吞并朝鲜-吞并中国东北和蒙古-吞并中国-称霸亚洲-称霸世界。
材料二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政府急于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
材料三 国民党竭力围剿南方工农红军,无遐北顾。
在苍凉雄浑的音乐声中将
学生引入一种悲愤的情绪
激发对日军暴行的愤恨杨靖宇马占山抗日游击队抗日义勇军局部抗战抗争精神
爱国精神东三省沦陷华北危急!!!民族矛盾
了解背景一、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二篇章:国之幸---西安事变何应钦日本英美宋美龄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放蒋杀蒋你认为呢?(亲日派)(亲英美派)合作能力
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观点分析问题
的能力。
放蒋: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和平解决! 杀蒋: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
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以民族利益为重,
激发热爱之情。
10月18日上午,日本超党派议员联盟的约160名成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感想?让学生联系当今,警惕日本军国
主义的复辟,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第三篇章:国之魂九一八事变难忘九一八 西安事变教材内容 第四单元第16课影响结果经过结果经过影响课堂小结梳理知识,帮助学生
形成知识体系1、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利弊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
A.西安事变?? ?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全部沦陷的重要原因是(?????? )A、日本关东军偷袭??????? ?B、日本兵力多于东北的国民党军队C、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人民不支持国民党军队
3.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阴谋夺权 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 D.逼蒋抗日
4、.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 )
A.改善国共双方的关系
B.打击国民党内部亲日派
C.联合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
D.为了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国民政府颁布讨伐令:“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反将所部集中西安,负隅抗命……政府不得不命令讨伐,着讨伐军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民军,扫荡叛军,以靖凶氛。”
———— 12月17日南京《中央日报》请完成: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1分)
(3)材料二事件结果如何?(1分)有何意义?(2分)反思得失1、学生较好的掌握了课标对本节课所要求的基础知识。2、通过歌声和图片,学生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达到了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3、通过杀蒋、放蒋等问题的设置,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讨论中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4、由于准备时间不足,在教学中自己的语言表达欠佳,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5、限于课堂40分钟,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拓展不是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