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 16课 难忘九一八
第 16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角色体验,和课堂发言,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探究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3、让学生体会历史,做到以史为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难点: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材料感知,辩论对抗;深化主题,以史鉴今。
四、教学的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先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并大屏幕出示歌词,烘托和渲染本课的历史环境。告诉学生歌曲的名字是《松花江上》并用连续的排比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歌词中反复提到了九一八九一八,为什么称九一八为悲惨的时候?又为什么歌词中的我要离开家乡?抛弃宝藏去流浪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难忘九一八》。)
(二)自学基础:
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我设计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这个环节我设置了5个问题引导学生的自学,学生通过自读课本对教材建立初步的认识。先自学后交流,并在课本中划出重点知识。组内交流时由组长组织协调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小组派代表回答。本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借口?
2、蒋介石的态度、结果?
3、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抵抗人物、作用?
4、西安事变背景、目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意义?
5、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给大家6分钟时间,分6个小组:1、自学课本解决问题2、就自主先学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派代表回答。
(三)合作探究:
1、针对重点九一八事变
首先,提出疑问:东北三省迅速灭亡的原因?给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秘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东北三省沦亡之快根源在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其次,故事会环节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突出共产党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民族解放顽强奋战、勇于献身的精神。
2、针对重难点西安事变
首先,课件展示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其次,设置了穿越时空这一环节,带领学生穿越到1936年……
将6小组分成正反两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再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围绕杀蒋?放蒋?哪种做法对整个中华民族最为有利引?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以民族利益味重的光辉形象。通过这个环节还可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四)总结反馈
这个环节我通过图示的方式把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立起对知识的整体把握。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和教师引导学生齐答的形式进行。
(五)学以致用
本环节我根据基础知识设计了4个选择题,一个材料题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题目中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最后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感悟和收获,通过教师寄语结束本节课。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