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湘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三课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和分类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一做搭积木的活动,体会到科学是需要实践“做出来” 的。科学探究部分,核心问题是:“什么形状的物体更容易搭?” 活动过程暗含着问题—猜想—获取证据—有所发现,形成解释的探究主线。工程实践部分,围绕“搭城堡” 的任务情景,引发学生以第一个活动的认识为基础,动手实践,发挥创造力,搭建出至少三层高的“积木城堡”。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在动手做的活动中,经历并感知探究过程,体验到动手、动脑,创新实践的乐趣,激发他们上科学课的兴趣。
学情分析
积木,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大多数学生小时候多玩过,那时他们往往是按照现成的设计图去组装,很少有自己设计组装的。至于什么样的积木容易搭建,很能很少有同学思考过。本课,在领学生玩积木的过程中解决工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怎样更加稳固且美观。
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观念:初步了解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 科学思维:能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 探究实践:能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在动手实践中归纳概括容易搭积木共同之处。 责任态度:分工合作耐心搭建,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积木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
教学重点
能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在动手实践中归纳概括容易搭积木共同之处。
教学难点
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积木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积木是我们的最爱。我们用积木做过什么? 教师小结: 我们用积木做过迷宫、字母、小屋、火车等。 2.搭建过积木城堡吗? 3.怎样用积木搭一座城堡? 回答 回答 从学生最熟悉的物品和事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讲授新课 一、科学探究: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 1.教师提供积木。提问:面对一堆积木,你想不想给它们分分类?怎么分呢? 2.请按照积木的形状分类,说说积木有哪些形状? 3.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建一座城堡? 4.两人一组,垒积木,比一比,哪种形状的积木容易搭?把我们的实验结果填写记录单里。 5. 你有什么发现? 6.观察容易搭的积木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工程实践:搭城堡 1.工程任务 选择积木搭建一座至少三层的城堡。 2.工程要求 (1)选择稳定性好的积木块搭建 (2)积木块什么时候横放,什么时候竖放 (3)先画出我们心目中的城堡图,再按图搭建 (4)搭建好的城堡要稳固、力争美观 3.工程草图 我们想搭一座什么样的城堡?请画出来。 4.工程实施 (1)小组合作完成 (2)按草图搭建,草图可修改 (3)搭建时有什么发现 5.工程发现 搭建时有什么发现? 6.工程展示与交流 展示自己作品,和同学分享自己制作经验。 7.工程评价 对同学的作品有什么建议? 8.工程改进 如何改进使城堡更加牢固且美观? 9.工程反思 记录试验结果对搭城堡有什么帮助? 按形状、颜色、大小分 学生分类,并回答: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圆柱形等 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写在记录单里 小组搭建,填写试验结果 正方形的容易搭的稳固,圆形的容易倒 四四方方的,表面平平的 画城堡图 组内搭城堡 球形很难搭建城堡 展示,交流制作经验 组际间评价 下大上小,更牢固 各种颜色搭配,更美观 记录实验结果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找出容易搭的物体,还可以找出搭的方式,是横搭还是竖搭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搭城堡。 此项活动,一是促使学生初步经历和感知科学探究的大致流程,二是继续巩固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运用;三是渗透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四是引导学生提取容易搭建的积木的共同点。 本活动更开放,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蕴含着工程技术的思想——有搭建高大城堡的需求、有头脑中的城堡设计构想,有动手堆叠积木的活动,有城堡作品的推出和经验分享,还有不断地评估改进。
三、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城堡搭建更加牢固的方法是( ) A.下小上大 B.下大上小 C.上下一样 2.更加容易搭建的积木是( ) A.方形积木 B.球形积木 C.三角形积木 二、判断题 1.球形积木很难让它不滚动。( ) 2.城堡每层高度相同,比较牢固。( ) 3.城堡搭建可以和草图不一样。( ) 4.工程作品需要不断修改。( ) B A √ √ √ 巩固、强化课堂知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认识到一项工程需要设计、实施、评价和改进。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让我们发现更多 工程:设计——实施——评价——改进。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教学建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