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33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33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5 09:34:54

文档简介

姓名
李博
单位
莱州市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辛亥革命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包括三部分:其一是清末民主革命风潮,探讨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准备工作;其二是武昌首义,简述了辛亥革命的过程;其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课程线索明确,逻辑性强,教材中已给出多则材料和图片,助化理解。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有一定知识储备,但在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评价上深入思考不够,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解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和自主解读课本、自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熟悉辛亥革命的背景、准备工作,分析三民主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掌握民国成立的史实和评价辛亥革命。
2.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评价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3.感悟孙中山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一生的精神,感悟其屡败屡战的不屈精神,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使用技术:视频插入、漫画赏析、史料教学
视频插入应用于课前导入,将电视剧《走向共和》孙中山一段话引入,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辛亥革命的情境。通过添加漫画和一系列图片,直观展示辛亥革命的背景,让学生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过渡到本课学习,增强 历史学习的连续性、时序性和系统性,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史料教学应用于探究辛亥革命的背景、评价,让翔实的史料支撑历史教学,让学生 知道“论从史出”,凸显历史教学的科学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视频
观看
视频
讲授
幻灯片展示问题史料
思考、回答
PPT、视频
探究
幻灯片展示问题
讨论、回答
PPT、图片
小组学习
幻灯片展示问题
学习、回答
PPT、音频
训练
幻灯片展示习题
思考、回答
PPT
课堂建构
幻灯片展示
观看、思考
PPT、图片
作业布置
幻灯片展示作业
观看、识记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依托信息技术利用视频插入,以直观形象的手 段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设置问题引领,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做好时间上的调配,组织有序,问题设计层层深入,让 学生解读课本的同时加深对材料的理解。上课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准备足够的史料,鼓励学生发言,借助小组加分,并对有创意的想法点赞支持,保护学生的独特 见解。借助视频、图片、史料等现代技术,烘托学习气氛,直观还原历史,让学生借助技术及时捕捉历史信息、解读分析史料,让历史充实而丰满。
课件41张PPT。温故而知新……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
鸦片战争甲午
中日战争八国联军
侵华中国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农民阶级地主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山雨欲来风满楼,武昌首义谱春秋
立国行宪终帝制,有花无果奈何愁第15课 辛亥革命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中国民国的历史意义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一篇章——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辛亥革命请仔细观看视频,提取有效信息辛亥革命的背景结合图片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严重。 继许许多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腐败无能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成为列强在华的代理人。他们就像列强手中的木偶任列强摆布。(2)清政府企图通过新政挽救统治危机失败清政府众叛亲离辛亥革命的背景
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的大祸,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的,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
——陈天华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维新变法的失败证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行不通。(5)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的背景 1894,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大会现场 组织准备:革命团体及革命政党的成立同盟会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20世纪初中国最先进的政治思想和革命纲领,同时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改良
革命
vs君主立宪
保留清政府民主共和
推翻清政府思想准备:与改良派论战浙皖
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
黄花岗
起义军事实践:武装起义辛亥革命——背景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严重。
2、清政府企图通过新政挽救统治危机,结果失败。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维新变法失败,证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行不通。
5、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①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②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③军事基础:武装起义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惊天动地写春秋第二篇章——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果高潮发展开始准备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性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孙 中 山五 色 旗南 京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公历 民国纪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责任内阁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人民主权自由平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
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近代西方哪些民主原则?铁血共和终成空第三篇章——辛亥革命的结果探究革命之果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了。”
设问一:这里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
设问二: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设问二: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 “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正传》悲剧一:
革命内部加入了旧官僚,旧势力危及革命的安全。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未庄的百姓议论纷纷)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
阿Q心里想到: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悲剧二: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缺少民众的支持设问二: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设问二: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 “……他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可能不好……” ——孙中山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思考:孙中山说的他是谁?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名存实亡感悟历史的价值 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这样说的:“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房600多家,新增资产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其中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张謇的南通大生集团在1921年期间获利1600多万两。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史上是空前的。
——《中学历史教学必修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华民国建立后的中国思想进步——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社会生活上:移风易俗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革命的功绩1、政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思想文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经济: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法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法制的近代化革命的性质 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社会生活:革除封建陋习,推动了社会习俗的近代化。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4、缺乏群众基础。
5、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各抒己见沙场秋点兵1、某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你认为下列场景的设置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孙中山亲自领导发动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宣统帝下诏退位,袁世凯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C.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禁止蓄辫、缠足和赌博陋习
A2、梁启超先生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他认为辛亥革命 (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A3、《阿Q正传》中写道: “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材料从本质上表明辛亥革命 ( )
A.没有实行民主政治
B.没有彻底改变城市的面貌
C.没有废除旧官制
D.不彻底,潜在着失败的危机D4、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在根本上是因为( )
A.中国广大民众觉悟程度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
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
B林觉民秋瑾徐锡麟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憾矣!秋风秋雨愁煞人。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幸福也。林觉民 25岁 喻培伦 26岁
余东雄 18岁 庞 熊 21岁
雄成基 24岁 彭楚藩 27岁
陆皓东 28岁 陈伯平 22岁
杨宏胜 25岁 方声洞 26岁
陈更新 21岁 郭继牧 19岁
刘道一 22岁 倪映典 25岁
刘复基 28岁 马宗汉 23岁
陈可钧 23岁 陈玉桑 24岁黄花岗烈士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檀香树旗,振兴中华;同盟全流,红色裂变。黄花一役,举国鼓舞;保路风潮,时机成熟。武昌变天,凯歌行进;约法出世,责任内阁。清帝退位,袁氏当国,国命纵横,金戈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