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15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15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3 22: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科技文化成就
学习目标
1.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
飞船的名称及发射时间
2.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和
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
3.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
发展概况
本课重点:知道“两弹一星”的含义及研制意义;知道杂交水稻与青蒿素的社会意义
本课难点: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课原子弹试爆成功
(2)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4)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意义:(我国从此进入航天时代)
东方红一号
(3)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7)两弹一星的意义:
①两弹一星的成功,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6)“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载人航天工程
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1)时间: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取得成就:
籼型杂交水稻
(1)概况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影响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一)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青蒿素
(1)概况
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影响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提高了疟疾的治愈率,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屠呦呦与青蒿素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双百”方针
提出:
1956年,毛泽东提出
艺术问题上“ ”
学术问题上“ ”
影响: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2012年,中国作家 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莫言
合作探究:
取得这些重大科技、文化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物质基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环境)
党和政府的重视(政策、决策)
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1.“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 天宫一号 B 嫦娥一号 C 东方红一号 D 神州一号
2.“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
A 钱学森 B 华罗庚 C 邓稼先 D袁隆平
3.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发现的能够有效抵制疟疾,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收益的新型药物是
A 青霉素 B 阿莫西林 C 青蒿素 D胰岛素
C
每课一练
D
C
每课一练
4、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州一号 C.神州五号 D.神州六号
5、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鼓足干净,力争上游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发展文艺,服务大众
A
A
科技文化成就
两弹一星
漫步太空
杂交水稻
青蒿素
文化事业
核弹、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神舟一号、神舟五号、
神舟七号 神舟十三号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
双百方针 莫言
科学技术提高了综合国力。
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