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3 19:1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曲进步青年的挽歌,是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是一纸控诉无耻政府、下流文人的血泪状,是一笺自我反省的自嘲诗,是一份国民麻木的诊断书,是一剂疗救非人间社会的药方,是一支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冲锋号。《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记叙作者与柔石、白莽等“左联”五烈士生前的交往以及他们遇害的经过,揭露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围剿”革命作家的罪行,抨击了当时“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沉痛哀悼之情,同时,表达了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其作品,了解1926-1933年中国社会历史,理清写作思路。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概括事迹,分析两课青年学生的形象特点以及鲁迅对他们的情感。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赏析鲁迅“说”与“不说”、“忘却”与“记念”背后的矛盾与情感。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青年的爱国精神,激发奋发向上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青年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青年拆下自己的肋骨当火把,为国家捍卫正义,赤子情怀,蹈死不顾,担当历史使命,照亮了黑暗的中国,唤醒了愚昧的民众,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的我们又该如何成为新时代的中国脊梁?今天,让我们追随鲁迅的足迹,从旧中国的进步青年身上寻找答案。
(二)谁来“记念”?——走进“民族魂”
1.生平经历: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2.主要作品——小说:《阿Q正传》《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的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3.播放视频《一个苦难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人 》
(三)为何“记念”?——明确写作背景
1.《记念刘和珍君》: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年仅22岁。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事后,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鲁迅先生悲愤之余,写下了这篇文章。播放视频《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
2.《为了忘却的记念》: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疯狂地进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大肆逮捕拘禁秘密杀害革命作家。
1931年1月11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但他丝毫不畏反动派的屠刀和淫威。在闻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反动派的罪行。1933年2月7至8日,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带着无限的悲愤写下此文。
(四)“记念”谁?
1.刘和珍
(1)作者为何要反复地描写她的神态“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有何作用?
明确:
①与反对派的凶残毒辣形成强烈的反差。
②他脑海中永存刘和珍始终微笑的面容,展示刘和珍对师长的尊敬,表现作者内心极度的悲痛。
③透出她的善良与纯真,戳穿反动派的谎言,反衬反动文人的卑劣,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凶残。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笔之所及并非限于刘和珍一人。作者的笔触涉及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第一类——爱国青年(杨德群、张静淑等)——真正的“猛士” ,依然“奋然前行”——沉痛悼念,表达敬意——颂扬她们的勇毅,称她们的“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第二类:反动势力,包括段其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虐杀、污蔑革命烈士,发布“阴险论调”——控诉他们的暴行、痛斥他们无耻下劣。
第三类: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或称“无恶意的闲人”)——微漠、淡漠、麻木——痛心民族的衰亡,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2.白莽
(1)为什么写白莽遇难时作者引用了彼得斐的诗
裴多菲(1823~1849),原来译名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 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 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代表作:诗歌《自由与爱情》《我愿意是激流》以及大量小说散文戏剧。
引白莽自己翻译的诗来纪念白莽,实际上是用裴多菲类比和衬托白莽,这是最好的一种纪念。白莽热爱彼得斐的诗,翻译彼得斐的诗,而且用自己的革命实践,用自已的生命和鲜血表明他忠于这崇高的信念。鲁迅先生用这种方式赞扬白莽为自由而战、为自由献身的精神。
3.柔石
(1)作者把柔石比作方孝孺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作者把柔石比作方孝孺,是因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所敬仰和赞颂;作者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这是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和控诉。
(2)鲁迅对柔石的评价——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明确:
①旧道德:旧有的在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美好的道德
②新道德:无产阶级思想指导下的道德
③损己利人: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
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是作者对柔石崇高思想道德的评价和赞美。
(3)第四部分中鲁迅给《北斗》选送珂勒惠支夫人木刻的用意是什么?(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明确:
①柔石之母的遭遇与该版画的内容相似。
②作者无法明确地表达对烈士的悼念,只好用含蓄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③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控诉了当时无言论自由的社会。
(4)文章由柔石带及对冯铿的回忆,三个"疑心"体现了什么?
明确:
①第一个“疑心”,是写对冯铿的印象。在鲁迅看来,这种缺乏严酷的斗争经验的女青年常会有这样的缺点。看似在批评,但后面写她在监狱里“面目都浮肿了”,可见她是一个坚强可敬的革命青年。
②第二个“疑心”,是指柔石可能受冯铿的影响。但这个“疑心”又被第三个“疑心”所否定。
③第三个“疑心”,是作者以自己的弱点来反衬冯铿的优点。不隐讳自己对她的最初印象,甚至以自嘲的口吻说出“我其实……文学青年高明”正可见这段回忆的真实可信。
写冯铿:“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反衬其意志是强的,心灵是美的。
(5)概括鲁迅记念的几位青年身上共有的精神品质。两文在人物塑造上有何异同?
【人物补充】左联五烈士即被国民党反动派拘捕杀害的白莽、柔石等五位革命作家。
白莽(1909-1931),又名殷夫,原名徐祖华,浙江象山人;1927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积极投身反帝爱国斗争运动,是“左联”发起人之一。牺牲前他曾四度入狱,均被哥哥保释而出。他感激哥哥的手足之情,但追求真理坚不屈从。主要作品有《别了,哥哥》《血字》《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等。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柔石先生一生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唤醒民众忧国忧民的革命意识,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为奴隶的母亲》, 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等。主办《朝花》、《语丝》等进步期刊杂志。
冯铿(1907-1931),原名冯岭梅,广东潮州人。冯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家庭。少女时,曾寄宿礐石女校,后就读于汕头友联中学高中部,冯铿是民国时期潮汕最著名的女作家,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东方饭店被国民政府逮捕,2月7日被枪决,是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
李伟森(1903-1931),又名李求实,湖北武昌人。五四时,参加领导学生运动,1921年入党,1923年参加京铁路工人大罢工。1930年春,参加上海“左联”的领导工作。同年8月,任中央宣传部秘书。有《小品文杂感集》,译著《朵思退夫斯基》。
胡也频(1903-1931),福建福州人。少年当过学徒,后求学天津大沽口海军学校。曾在山东济南省立高中教书,与沈从文在上海《中央日报》编辑副刊《红与黑》。参加“左联”,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联”执行委员,兼工农通讯委员会主席。有中篇小说《到莫斯科去》《牺牲》等。
(五)怎么“记念”?——这两篇文章历来被称为“鲁迅散文的抒情双璧”。涵咏语言,比较抒情手法的不同。
1.《记念刘和珍君》
(1)《记念刘和珍君》开篇作者多次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文中为何又多次说“我实在无话可说”?作者对请愿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①鲁迅的“说”与“不说”
原文体现
本质
第一部分:不说——说——不说——说
压抑——悲愤——悲哀——悲愤
第二部分:说
赞颂、铭记
第三、四部分:不说
极度的悲愤、在沉默中蓄势
第五、六部分:说
激励后人,唤醒沉睡的中国人
第七部分:不说
悲痛到了极点,难以言说
鲁迅的“说”是痛惜赞颂爱国青年,是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是唤起民众、激励革命者。“不说”是由于悲愤不已,言不尽意。
②鲁迅对请愿的态度——“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类历史的进步”比作“煤的形成”,生动形象地阐明了革命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深刻道理。全句含义是请愿时的流血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大量的木材(条件)→只是一小块(结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历史只前进一小步
(8)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与开头一部分中哪一句话相呼应?“此”指什么?
明确:“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此:对进步青年的崇敬;对执政府的愤怒;对反动文人的憎恨;对麻木民众的失望;对社会现状的忧愤;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和歉疚之情;对社会未来的希望。
2.《为了忘却的记念》
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而对于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于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作者却是永远不会忘却的。“忘却”是为了战斗,是为了更好地“记念”。“夜正长,路也正长”,长时间的悲痛对驱散漫漫长夜无益,不如摆脱精神和情感的包袱,轻装“赶路”,投入战斗,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这样才是对死难者最好
3.对比阅读
(1)同是悼念青年烈士,为何一篇直白显露,一篇曲折隐晦?
(六)“记念”意义
刘和珍、柔石他们所处的是那样的时代,山河破碎,他们唤醒了当时的热血的中国青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在救亡图存的旧时代,爱国青年前赴后继。那么,青年一代在大有可为新时代,应该怎么做?鲁迅笔下的青年及他的精神给你怎样的启示?
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更要珍惜现在。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国才有家,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才能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学习本领。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祖国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而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接过先辈手中的旗帜,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砥砺前行,成为中国的脊梁!奉献自我,成为照亮民族道路的永恒火炬!要知道,今天,我们磨练羽翼;明天,我们就能像雄鹰一样飞向太阳,搏击长空!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七)作业设计
一个没有记忆的民族,必然要重复苦难;
一个特别健忘的民族,尤其容易重蹈覆辙;
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必然寡廉鲜耻。
补写句子、抒写感悟:
今天的青年,不要忘却……,要……(怎么做)
今天的青年,不要忘却……,要……(怎么做)
今天的青年,不要忘却……,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