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
【核心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⑤列举人体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实验,体验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酶的定义和特性;知道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科学思维: 通过实列分析酶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3.探究实践: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4.态度责任: 通过酶的知识学习,体会酶在食物被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思路】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它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保持化学性质不变,故称为生物催化剂,它能促进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酶具有多样性,即每种消化液中都含有不同的消化酶;酶具有专一性,即每种消化酶只对相应的营养素发挥催化功能,对其他营养素没有催化功能;酶具有高效性,即酶的有无对食物的消化有很大影响。酶的活性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人体消化系统中有哪些消化腺 每种消化腺分别分泌什么消化液 这些消化液为什么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呢 主要原因是消化液中(除胆汁外)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酶”。 承上启下。
酶的特点 [情景展示]酶不仅是食物化学消化的“ 功臣 ”,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依赖酶的作用。 [问题探究] 什么是酶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酶是生物催化剂。 [情景展示]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含糖胃蛋白酶 成分: 本品系胃蛋白酶用乳糖、葡萄糖或蔗糖稀释制得。每1 g中含蛋白酶活力不得少于120单位或1200单位。 适应症: 助消化药。用于胃蛋白酶缺乏或病后消化机能减退引起的消化不良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2~0.4 g(1∶1200单位),一日3次,饭前或饭时服,常与0.1 mol/L稀盐酸0.5~2.0 mL同服;或配成含1%~2%稀盐酸的胃蛋白酶合剂,口服,一次10~20 mL,一日3次,饭前或饭时服。 注意事项: (1)遇热不稳定,70 ℃以上失效。(2)本品易吸潮,使蛋白质消化力降低,如已吸潮或变性者不宜服用。 [问题探究] 结合以上内容,你知道酶的特点吗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特性如下:1. 酶的种类很多。2. 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3. 酶对其底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即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4. 酶是蛋白质,酶促反应要求一定的pH、温度等温和条件。5. 酶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不断进行新陈代谢。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探究唾液淀粉酶的的作用,实验得到结论?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1)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2)在酸性环境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降低。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人体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会受到何影响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1)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2)消化酶缺乏或不足时,消化不良。 能说出酶的定义和特性
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 [情景展示]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问题探究]实验得到结论?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 [情景展示] 除了温度以外,酶的活性会受pH的影响。再设计实验方案加以研究? [问题探究]实验得到结论?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实验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实验变量和实验步骤的先后对实验的影响
课堂小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酶的概述
角度1:对酶的认识
1.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 B.酶只有在活细胞中才具有催化效能
C.酶大多数由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D.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角度2:“唾液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实验
2.如图所示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若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
B.该实验利用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C.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可以将试管放入100℃的水中
D.将1号试管去除,仅用2号试管按上述实验步骤操作,同样可以得出严谨的实验结论
题型二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角度1: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实验中,设计并实施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计划.结果检测时,甲、乙、丙三组试管中都不变色,下列有关分析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设置不合理,应设置为10℃、30℃、60℃
B.材料用量不合理,淀粉糊和唾液应该都用1mL
C.实验步骤不合理,淀粉糊和唾液不应该先混合
D.检验方式不合理,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
角度3:以图像形式表达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4.如图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a、Tb 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酶都变性失活
B.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C.Ta到T0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上升
D.T0到Tb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下降
角度5: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
5.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
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大概在37℃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类型三 学科综合
6.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小金属笼内让鹰吞下,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
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肉块消失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斯帕兰札尼发现了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
B.本实验的设计巧妙地避开了胃的物理性消化
C.本实验结果说明胃也能进行化学性消化
D.小笼改为密封的铁盒,实验结果将与本实验完全不同
类型四 拓展创新
7.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 。
能力提升训练
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pH =a 时,e点下移 B.淀粉量增加时,e点上移
C.温度升高时,d点右移 D.酶的量减少时,d点右移
角度4:考查酶的专一性
4.蛋白质和淀粉在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如下:
现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
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12.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
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 )
A.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11.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由图1可知,当温度降低时,a点上移
B.由图2可知,向CuSO4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B点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由图3可知,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值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c点好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B 2.B 3.C 4.A 5.B 6. A 7.(1)专一性 (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
能力提升训练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第2节 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第2课时)
浙教版 九年级上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本课时主要学习酶及特性,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体会酶在食物被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⑤列举人体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实验,体验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创设情境
人体消化系统中有哪些消化腺 每种消化腺分别分泌什么消化液
唾液腺
肝脏
胰腺
胃腺
肠腺
唾液
胃液
肠液
胆汁
胰液
这些消化液为什么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呢 主要原因是消化液中(除胆汁外)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酶”。
探究实践
酶是生物催化剂
酶不仅是食物化学消化的“ 功臣 ”,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依赖酶的作用。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酸+甘油
酶
酶
酶
食物化学消化
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酶
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探究实践
消化液中含有的酶叫做消化酶。
消化酶的种类很多,一般根据其来源和所催化的物质命名:
淀粉 麦芽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酸+甘油
唾液淀粉酶
胰脂肪酶
胰蛋白酶
消化酶
淀粉 葡萄糖
唾液中:
胰液中:
胰淀粉酶
胰液中:
胰液中:
胃液中:
蛋白质 多肽
胃蛋白酶
酶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催化剂,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哪些特点呢?
探究实践
1.收集唾液。用清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下嘴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收集 2 毫升左右,用蒸馏水按 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
2.制备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 1 克,放入烧杯中,加入 99 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 1% 淀粉溶液。
3.将 3 支试管分别编为 A、B、C,在 3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1% 淀粉溶液 2 毫升。
变蓝
活动
若此时在 3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1 滴体积分数为 0.4% 的碘酒溶液,观察 3 支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____________。
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
探究实践
水浴加热
4.向 A 试管内加入 2 毫升唾液溶液,轻轻振荡;向B 试管内加入 2 毫升蒸馏水,轻轻振荡;向 C 试管内先加入 1 毫升 5% 盐酸溶液,再加入 2 毫升唾液,轻轻振荡。
5.同时将 3 支试管放入盛有 37℃水的烧杯里,进行水浴,如图 4-15 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温度在 37℃左右。
6.约经5~10分钟左右,取出试管,分别往3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1 滴体积分数为 0.4% 的碘酒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 试管___________; B 试管 __________ ;C 试管 _________。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活动
探究实践
试管 淀粉液 滴加 水浴温度 加碘液 现象 结论
A 2mL 2mL唾液 370C 1滴
B 2mL 2mL蒸馏水 370C 1滴
C 2mL 1mL稀盐酸+ 2mL唾液 370C 1滴
蓝色
不变蓝
淀粉未分解
淀粉已分解
实验过程和现象可用表格记录:
蓝色
淀粉未分解
实验结论:
(1)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2)在酸性环境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降低。
探究实践
1.滴加 1 滴体积分数为 0.4% 的碘酒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需将试管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
2.设置B试管的目的是什么?
设置对照组
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实验反思:
模拟体温, 37℃时酶的活性(催化能力)最强。
4.C试管与A试管实验条件有何不同?
C试管唾液淀粉酶在酸性条件下,A试管的在中性条件下。
5.C试管中为什么要先加盐酸后滴唾液?
先加唾液将淀粉分解了,无法证明酸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
探究实践
人体中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2)酶具有高效性:
酶使人体细胞内的各种反应迅速进行,保证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酶具有多样性:
酶具有哪些特点?
酶的催化效果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3)酶具有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胃蛋白酶只对蛋白质起催化作用。
探究实践
(1)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
例如,白化病(如图 4-16)就是体内缺乏一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表现为全身皮肤、眉毛、头发等都呈白色,眼睛怕光等症状。
白化病人
人体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会受到何影响
(2)消化酶缺乏或不足时,消化不良。
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往往有所不同。
探究实践
探究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那么,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1.提出问题:
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吗?
每种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和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探究实践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实验方案中应至少设计 ________个组的温度变化值;各组要保证唾液淀粉酶和淀粉先达到相应的设计温度值后再进行________;各组的实验结果要通过观察 __________ 变化来进行。
3
混合
溶液颜色
0℃ 37℃ 70℃
0℃ 37℃ 70℃
淀粉溶液
唾液淀粉酶
1 4
2 5
3 6
0℃ 37℃ 70℃
用图示说明实验方案:
探究实践
(5)观察并记录 3 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1)取 3 支洁净的试管,编为 1~3 号,分别加入 2 毫升 1% 淀粉溶液。另取 3 支洁净的试管,编为 4~6 号,分别加入 1 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2)将 6 支试管的 1 号和 4 号,2 号和 5 号,3 号和 6 号编为 3 组,分别放入 0℃、37℃和 70℃左右的水中,水浴 5 分钟。
(3)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倒入同组的 1% 淀粉溶液中,充分摇匀后,再分别放回原温度的水中,水浴 5 分钟。
(4)往 3 组试管中分别滴入 1 滴碘液,然后摇匀。
4.进行实验:
探究实践
观察 3 支试管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1 号和4 号组(0℃)的溶液变蓝,
2 号和5 号组(37℃)的溶液不变蓝,
3号和6号组(60℃)的溶液变蓝。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的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
1 4
2 5
3 6
0℃ 37℃ 70℃
探究实践
针对本实验的结果,绘制一个坐标图,大致表示出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6.表达与交流:
如果温度由60℃继续升高,酶的活性会如何变化?
酶的活性减弱,直到酶的结构破坏,失去活性。
探究实践
(2)探究“温度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实验中,第(2)(3)步能否对调?
不能对调。
如果对调,唾液淀粉酶已将淀粉催化分解了,无法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7.实验反思:
(1)实验运用了哪些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探究实践
除了温度以外,酶的活性会受pH的影响。再设计实验方案加以研究?
尝试与同学交流并完善你的设计方案。
步骤 项目 试管 1 2 3
1 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2 注入蒸馏水 1mL -- --
3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 1mL --
4 注入盐酸 -- -- 1mL
5 注入可溶性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6 注入碘液 1滴 1滴 1滴
7 观察现象
不变蓝色 变蓝色 变蓝色
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课堂小结
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唾液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
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
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强
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强
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
迁移应用
1.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明酶具有(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敏感性 D.都不是
2.以下是影响酶活性主要因素的是( )
A.反应物的浓度、pH、压力 B.光照、温度、pH
C.反应物的浓度、pH、温度 D.压力、温度、反应物的浓度
A
C
3.下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图中曲线表明酶的(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D.催化需要适宜的PH
B
迁移应用
4.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科洗衣粉为们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类衣料 ( )
A.化纤 B.纯毛 C.纯棉 D.真丝
蛋白酶帮助消化蛋白质。
增强酶的活性。
B、D
(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还可以加入什么酶?
脂肪酶
板书设计
酶
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生物催化剂
特性: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
活性的影响因素:温度、酸碱度等,最适温度,最适pH
唾液淀粉酶实验原理:淀粉遇碘能变蓝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