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设计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
总体特征:
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具体表现:
1.政治上: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发展;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2.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农业进步;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汉代田庄经济兴起;手工业发达,领先世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繁荣;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3.思想上:推崇法家、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专制,;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科技(造纸术等)、文学(汉赋)初步发展。
4.民族关系上:秦时与少数民族之间和平多于战争,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汉代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汉代疆域的变化和丝绸之路的范围;能够按照时序概述两汉兴衰中的重大史事;
【唯物史观】认识两汉兴衰的原因,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史料实证】能够运用相关史料说明汉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两汉末年的社会矛盾;
【历史解释】能够正确解释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的影响,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家国情怀】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体会汉王朝对中华民族的卓著贡献。
时空坐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秦朝实现统一的原因和条件;
教学难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上承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下接大一统局面的愈加巩固,描述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波澜壮阔的奠基时代。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图片、史料、合作探究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并落实好核心素养的要求。
能够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秦统一的条件;通过史料的阅读,梳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根据提供的历史地图和文字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角度论述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阅读,探讨秦朝速亡的多方面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他一生叱诧风云,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六个“第一”:
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
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
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
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
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
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他在位时间也非常长,从16岁即位到70岁去世,执政54年。
一代雄主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西夷,造就了不朽的历史功业,然而,他又迷信方术,穷兵黩武,将汉王朝推到崩溃的边缘。
两汉,一个开天辟地、跌宕起伏的时代。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背景:
楚汉战争中刘邦取得胜利。
2.建立: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1.含义:
顺民之情,与民休息,尽可能减少国家对社会的干预。
2.原因: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敝(同弊)……,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初政府纯悴代表一种农民素扑的精神,无为主义即为农民社会政治思想之反映。因此恭俭无为、与民休息,遂为汉初政府之两大信念。因乱后社会经济破产,人心厌乱,战国晚年黄老一派消极思想,遂最先在农民政府里面得势。
——钱穆《中国史大纲》
归纳为:
①汉初经济凋敝;
②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③统治集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历史解释: 黄老思想
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黄老之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与民休息”,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3.主要措施:
(1)减轻刑罚。
(2)轻徭薄赋,提倡节俭;稳定生产,重农抑商。
(3)削减军队,用和亲暂时避免战争。
4.结果:
使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文帝、景帝时西汉出现“治世”,史称“文景之治”。
(三)政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1.汉承秦制:
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有所损益:
郡国并行制:地方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兼采“周秦之制”)
知识拓展: 郡国并行制与七国之乱
1.郡国并行制
(1)原因:
①吸收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②国家财政困难,很难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统治;③安抚宗室和功臣的工具;
④维护刘氏政权的长期统治。
(2)概况:
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3)影响:
积极:客观上维护了刘氏政权,促进了经济发展。
消极:王国较大自主权,威胁中央集权,出现“王国问题”,导致“七国之乱”的发生。
2.七国之乱:
景帝即位后,用大臣晁错削藩之议。于是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川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
太尉周亚夫率军不足三月平定了七国之乱。景帝将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
二、西汉的强盛
(一)政治大一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
影响:
①王国变侯国,侯国受郡管辖;
②王国权力收归中央,基本结束了汉初以来的诸侯王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2)监察:设置刺史制度
把全国分成了13个州部,每州设立刺史一名,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以“六条问事”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特点:位卑权重,以“小”治大;
作用:促进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社会治理:任用酷吏,打击豪强、游侠等
2.中央:加强专制主义
(1)内外朝制度:加强皇权
①含义:中朝(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
②影响: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随着中朝势力的膨胀,导致以后宦官、外戚专权的出现。
(2)选官:察举制
①方式:自下而上推选(以官举士)
②标准:“孝廉”(品行)
③作用:
积极:拓宽人才选拔的范围,扩大统治基础,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容易任人唯亲;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二)经济大一统(加强中央对经济的垄断)
1.改革币制:
汉武帝下令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规定只许用五铢钱,严禁民间私铸。
影响: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2.盐铁官营:
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
3.均输平准:
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
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
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储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影响: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4.抑制工商:
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又称“算缗告缗”),抑制工商业者(重农抑商)。
影响:增加政府收入。
算缗: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
告缗:鼓励知情者揭发瞒报不报或自报不实者。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奖励告发者一半财产。(一缗为一千钱,一算为一百二十文钱)
(三)思想大一统:尊崇儒术
1.目的:
通过思想的统一维护政治的统一。
2.措施:
①任用儒生为官;
②设五经博士、兴办太学。
3.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4.作用:
积极:
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②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助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形成;
③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消极:
不利于文化的多样性。
知识拓展: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
思想来源:
儒家思想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
2.内容:
①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
②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学说;
③实行仁政,德刑并用;④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3.特点:以儒为主,外儒内法。
问题探究: 与孔子、孟子的儒学相比,汉代新儒学“新”在哪里?
(1)统治术的变化:
从“以礼理民”到“礼法并用”;
(2)人民性逐渐淡化:
从“民贵君轻”到“三纲五常”;
(3)浓厚的神秘色彩:
从“不语怪力乱神”到“天人感应”;
(4)地位发生变化:
从先秦民间学说上升为汉代官方哲学。
疆域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
①战争夺取:卫青、霍去病
②设郡管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2.对西域:
①出使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出现了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②设置机构:西域都护府(前60年汉宣帝)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理的开始。
3.对西南东南:
征服西南,平定百越叛乱,治理更加有效。
4.意义:
①加强了边疆管理,促进了民族交融和边疆地区开发,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②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外的交流,扩大了汉朝的影响。
能力培养: 归纳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
三、东汉的兴衰
(一)王莽政权
(1)背景:西汉后期,外戚干政,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
奴婢买卖,农民流亡导致社会动荡。
(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3)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社会矛盾。
(4)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历史解释: 王莽改制:
又称王莽新政,是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采取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王田""私属"制)、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改制遭到了大地主、贵族、商人的利益强烈反对;贪官污吏利用改制加重人民的负担;措施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导致了农民起义。
(二)东汉(25-220年)
1.建立:
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中兴”:
指的光复汉政权;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汉王朝再次出现盛世景象。
3、东汉的衰亡
(1)政治黑暗: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抨击时政,称为“清议”。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2)土地兼并严重: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农民起义打击: 黄巾起义
张角创立宗教“太平道”,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184年“太平道”的信徒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这就是黄巾军起义。
黄巾起义爆发后,郡守无力镇压,汉灵帝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并赋予兵财行政之权。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黄巾起义”起义军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3)军阀割据混战:
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后期出现了三国鼎立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重难点突破: 比较西汉与东汉衰亡的原因,给后世留下怎样的历史启示?
1.衰亡原因:
(1)西汉:
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外戚王莽篡汉改新。
(2)东汉:
外戚宦官轮流专政政治黑暗腐败,正直官员被镇压;豪强势力强大,土地兼并严重。
2.历史启示:
(1)重视民生,消除贫富分化;
(2)整顿吏治,严厉打击贪污腐败;
(3)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4)选贤任能,完善用人体制等。
四、两汉的文化
(一)原因:
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的大一统局面之下,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二)主要成就:
1.史学: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主要作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黄帝至汉武帝约3000多年的历史。
班固称其:“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历史概念: 纪传体
是亚洲史书的一种形式,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它史书以纪传体编纂而成。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载记和史论等的综合。
(2)班固和《汉书》:
班固:东汉史学家。主要作品《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汉高祖六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历史,后世纪传体断代史书的编写都仿照它的体例。
2.文学
(1)汉赋: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代表: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2)乐府诗: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具有现实主义特点。
(3)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流传广泛。
3.科技: 据教材内容填写下表
课堂探究:
结合所学,概括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巩固统一:
汉武帝巩固边疆;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东汉对西域与乌桓等地的经营等举措,对疆域拓展、巩固统一、开发边疆、推动民族交融,有重要意义;
制度创设:
完善中央集权体制,完善官僚选拔、管理和监察体制,为后世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展: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价值观念:
推广儒学的价值观念及“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冲破学派、地域、民族的藩篱,增强了国家统一意识与凝聚力;
(5)民族交融: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出现相互交融、共同创造新文化的局面;
(6)统一心理:秦汉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成为历史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成为一种人心所向的必然归宿。即使是在分裂状态下,“华夏必将走向统一”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
初试牛刀:
1.(2023·全国甲卷)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 D.移民流入数量
正确答案:D.
【解析】 考点: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据本题图3材料信息可知,东汉中期与西汉末年相比,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的户数和口数均出现增长,但湘江流域人口数增加幅度更大,这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南迁,迁入湘江流域并在此定居的人口比江浙地区更多,D项正确;看不出兼并程度有差异,排除A项,同理排除C项;尽管南北朝时期的江南经济开发,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但三吴地区(江浙地区)在此时期经济发展最快,这就说明西汉末年以来,湘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就比江浙地区高,排除B项。故选D项。
2.(2021·全国乙)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江南经济的发展
从材料信息看,中原地区的民户数从西汉末到东汉中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江南地区的民户数则急剧增长,这说明在此期间长江以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民户数量,而非豪强大族势力的盛衰,排除B项;汉代中原地区经济依然比江南地区发达,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南北差距,排除C项;江南地区民户数量增多,不能说明小农经济衰退,排除D项。
3.(2023·山东高考)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
A. 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 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 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 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东汉的政治腐败。
根据材料“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可知,东汉后期,天子至士乘坐牛车之所以成为一种风尚,是因为牛车稳而宽敞,是沉迷于享受的表现,由此体现了当时政治的衰颓,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在东汉后期是否是戒奢尚俭,排除B项;天子至士喜乘牛车是为了享受,而不是重视农耕和农业,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乘坐车辆的变化,没有体现豪强势重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4.(2019·全国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点:西汉的政治统治——王国问题。
题干材料强调汉武帝时要求诸侯王献礼时必须购买“皮币”放置礼物,而一张“皮币”的价格超过了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这种做法削弱了地方诸侯的经济实力,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不是对日常流通中的货币的管理,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加强思想统一的措施是尊崇儒术,题干材料并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诸侯王向皇帝献礼时的相关规定,并不是对地方的直接管理,故D项错误。
5.(2019·全国Ⅱ)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解析】 考点:西汉的思想统治——独尊儒术。
汉初,道家杂采各派思想精华,形成黄老之学,满足了统治阶级休养生息的需要,而西汉中期,董仲舒杂采各派思想精华,形成新儒学,满足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共同点都是为满足现实统治需要而主动兼容各种思想,故C项正确;西汉中期,王国问题已得到解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了各派思想的融合,故B项错误;学术上的兼收并蓄不能表明统治者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故D项错误。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三)汉承秦制
二、西汉的强盛
(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二)加强中央对经济的垄断
(三)尊崇儒术
(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三、东汉的兴衰
(一)王莽政权
(二)东汉的统治
四、两汉的文化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史料、图片、设问等去理解历史,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但本课涉及内容较多,可能存在时间把控难度大,学生参与度不够等问题;问题设计中,情境性问题较少,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兴趣的调动方面有待提升。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4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