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光的反射(含答案) 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讲义(人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讲 光的反射(含答案) 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讲义(人教版202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25 11:14:27

文档简介

第 17 讲 光的反射
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
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8 大考点) 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 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
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两类,镜面反射反射面平滑,漫反射反射平面不平整,凹凸不平。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就是都遵循反射定律。
2、光的反射定律
(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
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角)。
3、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1)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带刻度的硬纸光屏、支架、夹子。
(3)实验步骤:步骤①按要求组装器材。将平面镜水平放置,然后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
在平面镜上。
步骤②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屏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
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③重复实验两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发射角,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步骤④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步骤⑤整理器材。
(4)实验结论
①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
4、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1)由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确定入射点,入射点一般用字母 0表示。
(2)由入射点和反射面确定法线,法线用虚线画出。
(3)由入射光线和法线确定入射角,入射角一般用字母∠i、∠a或∠1表示。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反射角,反射角一般用字母∠γ、∠β或∠2表示。
(5)由法线和反射角确定反射光线,光线用实线画出,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箭头方向。
5、镜面反射、漫反射和光反射的可逆性
(1)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光线平行反射的叫镜面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
律。
(2)照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
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同,造成反射光线向
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的反射光仍然是平行,而漫反射
的反射光线是发散的,向各个方向都有。
(4)光反射时,若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反射面上,则反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照射出去。
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教材习题 01 解题方法
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在平面镜 ①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上,反射角是多少 试画出反射光 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
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 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 ②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
何射出 画图表示出来。 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
【答案】
教材习题 02 解题方法
自行车尾灯的示意图如图 4.2-8 甲所示。夜晚,用手电简照射尾灯, 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看看它的反光效果。试着在图 4.2-8 乙上画出反射光线。 作图,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作图。最终反射
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
线平行……
【答案】
教材习题 05 解题方法
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 ①激光传到月球的时间
例如,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天体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激 是激光总传播时间的一
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 半,已知光速,由速度公
间的距离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经过 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
2.56s 被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答案】
考点一 用光的反射解释倒影
1.如图是小峰看到的天鹅湖边安徽广电中心大楼的美景。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大楼倒影的光路
图是( )
A. B.
C. D.
2.五一假期期间,小明一家人乘坐洱海游轮观光游玩,游轮刚启动时小明听到的鸣笛声由汽笛的
产生,游轮到达目的地,乘客在下船期间,小明在水中看到的游轮倒影属于光的 现象。
考点二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A、B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B 板
可绕法线 ON 轴转动,某次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1)实验中采用表面较为粗糙的纸板,其目的是使光束 EO 、OF 在纸板上发生 反射;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
(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将纸板 B 绕 ON 轴往后折,则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改变 ”或“不变 ”)。
4.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 M 平放在平板上,E、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
于镜面的接缝 ON 转动。
(1)如图甲,实验前将纸板垂直放置在 上;如图乙,探究时使用可向后折转的光屏是为了验证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出对应的反射角,可得结论 ;
(2)如图丙,将纸板向后倾斜,光线仍贴着纸板沿 AO 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
能”)看到反射光线;
(3)如图丁,用固定激光笔照向鼓面上的平面镜,墙面出现一个光点,轻压平面镜左侧鼓面使其稍许凹陷,
则墙上光点位置会 (选填“上移”、“不变”或“下移”)。
考点三 光的反射定律
5.下面关于反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并不在同一平面内
D.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没有重合的可能
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到平面镜上,若将镜面沿逆时针方向转过 10°,则入射光线与反
射光线的夹角是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
于发生了 反射。
考点四 入射角、反射角的相关计算
7.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40°,则反射角为(  )
A.20° B.40° C.50° D.90°
8.如图所示,EF 表示平面镜,A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 AON 等于 45 。若 BON 等于 30 , CON
等于 45 , DON 等于 60 ,则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是 。
考点五 反射光随入射光和镜面转动的变化
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 A 处,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变,要让反射
光照在光屏的 B 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②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③只将平面镜水平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④平面镜绕入射点 O 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⑤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O 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10.如图所示,入射光线 AO 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 B 点,OB 与镜面的夹角为
60°。当 AO 逆时针转动到 A′O 的位置时(A′O 与 AO 间的夹角为 20°),只需将平面镜绕 O 点 (选填
“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过 °的小角度,光斑依然落在 B 点。
考点六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11.如图甲是随嫦娥六号一起发射的角反射器的示意图,其三个反射面相互垂直,其中两个反射面如图乙
所示,一束光只在这两个反射面发生了反射,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12.隔热膜贴在玻璃上,能起到隔热、防爆、抗紫外线的作用。如图所示,S 为光源,SA 是射向前挡风玻
璃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光经过玻璃后的反射光线。
考点七 镜面反射
13.光污染已成为人类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的又一环境杀手。①中秋夜晚明亮的月亮;②商场、酒店上的
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③建筑工地上射灯发出刺眼的光;④城市里建筑物亮闪闪的玻璃幕墙。以上既
是光源,又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4.教室里的黑板有时会发生“反光”现象(如图方框部分区域),使坐在教室前排某一侧的同学看不清黑板
上面的字,发生“反光”现象的原因是黑板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考点八 漫反射
15.暗室小实验: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在白纸上放一块小平面镜(灯珠在焦点 F 处)
竖直向下照射,站在侧边的同学会看到(  )
A.白纸暗,平面镜亮 B.白纸亮,平面镜暗
C.白纸和平面镜都亮 D.白纸和平面镜都暗
16.人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鲜花,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了 ;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可以
看到一些圆形光斑,这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一、单选题
1.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
个巨大的蛋壳。下列成语与图中倒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镜花水月 D.凿壁偷光
2.《墨经》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理不同的
是(  )
A.月食 B.阳光下的树影
C.玻璃幕墙反光 D.手影游戏
3.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光更容易发生漫反射
B.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光在干燥路面上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4.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 S 位置来判断
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的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 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B.此时反射角的大小为 40°
C.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 S 将向右移动
D.当液面降低时,入射角大小不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 /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雨后晴朗的夜晚,月亮挂在天空,人在月光下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
B.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
C.人迎着月光走时,暗处是水,亮处是地面
D.人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和水都是暗的
7.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 100°,下列方
法可行的是(  )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 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 20°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 1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 10°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 60°角,一束光线 AO 射到平面镜 MP 上,最终从从 PN 射出的光线与 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 AO 与平面镜 MP 的夹角 α 是 °。
9.“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
由于光的 形成的,水面形成的物体的像是 像。
10.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上能看到
(选填“圆形”或“三角形”)小亮斑,它的成因是 ;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生的是 反射。
11.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 30°角,小明用一块平面镜将此时的太阳光垂直射入井底。请你通过作
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 。此时反射角的大小为 度。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的大小为
度。
12.电影银幕是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制成的,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 反射;有时阳光射进来,有
的同学看到镜子很“刺眼”,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镜面发生了 反射。
1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如图所示。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是由
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小明以 ON 为轴,将右侧的纸板向后折,在
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
三、作图题
14.一束光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
要的作图痕迹)
15.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AO 画出反射光线 OB。
16.我们能够看见掉落在地面上的书,是因为书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
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四、实验题
17.某实验小组在水平鼓面上固定了一块平面镜,用固定位置的激光笔照射平面镜,此时观察到墙面上出
现了一个小光斑。
(1)画出经过平面镜照射到墙壁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你在确定光路图时应用到的物理原理
主要是 定律;
(2)在多个角度都观察到墙上的光斑,说明了光在墙壁上发生了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3)轻压图中平面镜左侧的鼓面,墙壁上光斑位置 (选填“上移”、“不变”或“下移”);
(4)实验时在敲击鼓面力度相同的情况下,要让光斑跳动的幅度更大些以便于观察,你的做法是 。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纸板 ABCD 能绕垂直于 CD 的 ON 轴翻
转。
(1)如图甲,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在平面镜上;某时刻入射光束 EO 与镜面的夹角为 30°时,其
反射角大小等于 ;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 EO 绕入射点 O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
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如图乙,将纸板右半部分绕 ON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3)若将图甲中的纸板(连同激光笔)绕 CD 向后倾斜,如图丙,此时反射光束 。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第 17 讲 光的反射
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
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8 大考点) 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 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
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两类,镜面反射反射面平滑,漫反射反射平面不平整,凹凸不平。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就是都遵循反射定律。
2、光的反射定律
(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
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角)。
3、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1)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带刻度的硬纸光屏、支架、夹子。
(3)实验步骤:步骤①按要求组装器材。将平面镜水平放置,然后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
在平面镜上。
步骤②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屏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
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③重复实验两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发射角,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步骤④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步骤⑤整理器材。
(4)实验结论
①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
4、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1)由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确定入射点,入射点一般用字母 0表示。
(2)由入射点和反射面确定法线,法线用虚线画出。
(3)由入射光线和法线确定入射角,入射角一般用字母∠i、∠a或∠1表示。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反射角,反射角一般用字母∠γ、∠β或∠2表示。
(5)由法线和反射角确定反射光线,光线用实线画出,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箭头方向。
5、镜面反射、漫反射和光反射的可逆性
(1)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光线平行反射的叫镜面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
律。
(2)照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
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同,造成反射光线向
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的反射光仍然是平行,而漫反射
的反射光线是发散的,向各个方向都有。
(4)光反射时,若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反射面上,则反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照射出去。
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教材习题 01 解题方法
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在平面镜 ①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上,反射角是多少 试画出反射光 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
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 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 ②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
何射出 画图表示出来。 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
【答案】解:(1)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
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0°,所以入射角为 90°-30°=60°,故反射角也为 60°。
(2)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 0°,反射光线将按原路返回。
教材习题 02 解题方法
自行车尾灯的示意图如图 4.2-8 甲所示。夜晚,用手电简照射尾灯, 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看看它的反光效果。试着在图 4.2-8 乙上画出反射光线。 作图,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作图。最终反射
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
线平行……
【答案】解: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
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注意二次反射
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如下图所示:
教材习题 05 解题方法
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 ①激光传到月球的时间
例如,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天体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激 是激光总传播时间的一
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 半,已知光速,由速度公
间的距离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经过 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
2.56s 被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答案】解:由题意可知
1
光速 v=3×108m/s,到月球所有时间 t 2.53s = 1.265s
2
∵ v s ;
t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vt=3×108 m/s×1.265s=3.795×108 m=3.795×105km;
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 3.795×105km。
考点一 用光的反射解释倒影
1.如图是小峰看到的天鹅湖边安徽广电中心大楼的美景。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大楼倒影的光路
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水中大楼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人眼逆着经水面反射的光线看到的是大
楼的虚像,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五一假期期间,小明一家人乘坐洱海游轮观光游玩,游轮刚启动时小明听到的鸣笛声由汽笛的
产生,游轮到达目的地,乘客在下船期间,小明在水中看到的游轮倒影属于光的 现象。
【答案】 振动 反射
【详解】[1]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鸣笛声由汽笛的振动产生。
[2]小明在水中看到的游轮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考点二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A、B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B 板
可绕法线 ON 轴转动,某次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1)实验中采用表面较为粗糙的纸板,其目的是使光束 EO 、OF 在纸板上发生 反射;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
(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将纸板 B 绕 ON 轴往后折,则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改变 ”或“不变 ”)。
【答案】 漫 相等 不变
【详解】(1)[1]实验中采用表面较为粗糙的纸板,其目的是使入射光线 EO 、反射光线 OF 在纸板上发生
漫反射,便于从各个方向观察光路。
(2)[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反射角也随着改变,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
(3)[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将纸板 B 绕 ON 轴往后折,纸板 B 与 A 不在同一
平面内,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依然存在,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变,说明入射光线、反射
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 M 平放在平板上,E、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
于镜面的接缝 ON 转动。
(1)如图甲,实验前将纸板垂直放置在 上;如图乙,探究时使用可向后折转的光屏是为了验证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出对应的反射角,可得结论 ;
(2)如图丙,将纸板向后倾斜,光线仍贴着纸板沿 AO 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
能”)看到反射光线;
(3)如图丁,用固定激光笔照向鼓面上的平面镜,墙面出现一个光点,轻压平面镜左侧鼓面使其稍许凹陷,
则墙上光点位置会 (选填“上移”、“不变”或“下移”)。
【答案】 平面镜 在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能 上移
【详解】(1)[1]白色纸板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
[2]如图乙,将纸板 F 向后折转,会发现光屏上不能再显示出反射光线,所以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多次调整入射方向,即改变入射角,并测出对应的反射角,可得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
(2)[4]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 AO 方向射向镜面,此时三条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只不过不
在纸板所在平面,故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5]轻压图中平面镜左侧的鼓面,平面镜逆时针转动,此时的入射角会变小,反射角变小,则反射光线
会靠近原法线,所以反射光线会向上移动,即墙壁上光斑位置上移。
考点三 光的反射定律
5.下面关于反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并不在同一平面内
D.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没有重合的可能
【答案】A
【详解】A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 A 正确,C 错误;
B.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 B 错误;
D.当光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合一,反射光线、入射光线重
合,故 D 错误。
故选 A。
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到平面镜上,若将镜面沿逆时针方向转过 10°,则入射光线与反
射光线的夹角是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
于发生了 反射。
【答案】 100° 镜面
【详解】[1]一束光与镜面成 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
90°-30°=60°
则其反射角也是 60°,为了避免晃眼将平面镜逆时针转过 10°,此时的入射角是
60°-10°=50°
则此时的反射角也是 50°,所以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50°+50°=100°
[2]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正好反射到人眼睛上,觉得很刺眼,这种反射是镜面反
射。
考点四 入射角、反射角的相关计算
7.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40°,则反射角为(  )
A.20° B.40° C.50° D.90°
【答案】C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
面的夹角为 40°,则入射角为
90°﹣40°=50°
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 50°。故 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如图所示,EF 表示平面镜,A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 AON 等于 45 。若 BON 等于 30 , CON
等于 45 , DON 等于 60 ,则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是 。
【答案】OC
【详解】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 AON 等于 45 ,所以反射角也等于 45 ,已知
CON 等于 45 ,则反射角是 CON,所以反射光线将沿 OC 射出,即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是 OC。
考点五 反射光随入射光和镜面转动的变化
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 A 处,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变,要让反射
光照在光屏的 B 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②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③只将平面镜水平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④平面镜绕入射点 O 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⑤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O 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答案】C
【详解】如图所示,①如果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反射光照在光屏上的位置向左移动,不会照
在光屏的 B 处,故①不可行;
②如果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反射光照在光屏上的位置不变,仍然照在光屏的 A 处,故②不
可行;
③如果只将平面镜水平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位置不变,则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向右移动,反射光
照在光屏上的位置向右移动,就可能照在光屏的 B 处,故③可行;
④如果平面镜绕入射点 O 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变小,入射角增大,根
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增大则反射角增大,反射光照在光屏上的位置向右移动,就可能照在光屏的 B
处,故④可行;
⑤如果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O 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变大,入射角减小,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减小,反射光照在光屏上的位置向左移动,就不可能照在光
屏的 B 处,故⑤不可行。
综上所述,③④是可行的,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10.如图所示,入射光线 AO 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 B 点,OB 与镜面的夹角为
60°。当 AO 逆时针转动到 A′O 的位置时(A′O 与 AO 间的夹角为 20°),只需将平面镜绕 O 点 (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过 °的小角度,光斑依然落在 B 点。
【答案】 逆时针 10
【详解】[1][2]由题意可知,反射光线 OB 与镜面的夹角为 60°,则反射角为 30°,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
角大小等于入射角大小,则入射角大小为 30°,当 AO 逆时针转动到 A′O 的位置时(A′O 与 AO 间的夹角为
20°),这时入射角大小为 50°,反射角大小也为 50°,这时反射光线 OB′与 OB 之间的夹角 20°,要想光斑
依然落在 B 点,即这反射光线 OB′逆时针转动 20°,法线也要逆时针转动,入射光线 A′O 位置不变,这时
OB′与原来法线的夹角为 30°,A′O 与原来法线的夹角为 50°,A′O 与 OB′的夹角大小为 80°,这时法线与 A′O
的夹角为 40°,原来的法线与 A′O 的夹角为 50°,则原来的法线与现在法线的夹角为50 - 40 10
夹角为 10°,说明法线逆时针转动了 10°,那么平面镜绕 O 点逆时针转过 10°的小角度,光斑才能依然落在 B
点。
考点六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11.如图甲是随嫦娥六号一起发射的角反射器的示意图,其三个反射面相互垂直,其中两个反射面如图乙
所示,一束光只在这两个反射面发生了反射,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详解】先过第一次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到达第
二个反射面,同理先作法线,再作反射光线,注意第二次反射的反射光线与第一次反射的入射光线平行,
如图所示:
12.隔热膜贴在玻璃上,能起到隔热、防爆、抗紫外线的作用。如图所示,S 为光源,SA 是射向前挡风玻
璃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光经过玻璃后的反射光线。
【答案】
【详解】过入射点 A 作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七 镜面反射
13.光污染已成为人类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的又一环境杀手。①中秋夜晚明亮的月亮;②商场、酒店上的
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③建筑工地上射灯发出刺眼的光;④城市里建筑物亮闪闪的玻璃幕墙。以上既
是光源,又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月亮自身不能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故月亮不是光源;
②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闪烁夺目说明光线射向人的眼很刺眼,造成光
污染;
③建筑工地上射灯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发出刺眼的光,造成光污染;
④城市里建筑物的亮闪闪的玻璃幕墙,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觉得很刺眼,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玻璃
幕墙本身不能发光,故不是光源。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是②③。
故选 B。
14.教室里的黑板有时会发生“反光”现象(如图方框部分区域),使坐在教室前排某一侧的同学看不清黑板
上面的字,发生“反光”现象的原因是黑板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答案】镜面
【详解】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在镜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则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很强,使人无法
看清黑板上的字。
考点八 漫反射
15.暗室小实验: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在白纸上放一块小平面镜(灯珠在焦点 F 处)
竖直向下照射,站在侧边的同学会看到(  )
A.白纸暗,平面镜亮 B.白纸亮,平面镜暗
C.白纸和平面镜都亮 D.白纸和平面镜都暗
【答案】B
【详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会发生镜面反射,
站在侧边的同学不在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上,故看到平面镜较暗;而光在白纸上发生漫反射,光线从各个
方向射出,故从侧面会看到白纸较亮。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6.人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鲜花,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了 ;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可以
看到一些圆形光斑,这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答案】 漫反射 直线
【解析】【小题 1】[1]当光线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传播,这就是光的漫反射。
鲜花的表面比较粗糙,所以在其上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则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被不同方位的人看见。
[2]晴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在直线传播时,通过树叶间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实像。
一、单选题
1.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
个巨大的蛋壳。下列成语与图中倒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镜花水月 D.凿壁偷光
【答案】C
【详解】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利用光的反射;
ABD.立竿见影、形影不离、凿壁偷光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故 ABD 不符合题意;
C.镜花水月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2.《墨经》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理不同的
是(  )
A.月食 B.阳光下的树影
C.玻璃幕墙反光 D.手影游戏
【答案】C
【详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ABD.月食、阳光下的树影和手影游戏的成因都是光的直线传播,故 ABD 不符合题意;
C.玻璃幕墙反光的成因是光的反射,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3.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光更容易发生漫反射
B.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光在干燥路面上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不是漫反射,故 A 不符合题意;
BC.对面无车时,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 B 不符合题意,故 C 符
合题意;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4.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 S 位置来判断
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的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 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B.此时反射角的大小为 40°
C.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 S 将向右移动
D.当液面降低时,入射角大小不变
【答案】D
【详解】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故 A 不符合题意;
B.因为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 40°,所以入射角为 90°-40°=50°,又因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
反射角等于 50°,故 B 不符合题意;
C.当液面升高时,入射点左移,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如下图所示
则光电屏上的光斑 S 向左移动,故 C 不符合题意;
D.当液面降低时,入射点右移,但入射光线与液面的角度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 /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详解】AB.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故 AB 错误;
C.影子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 C 正确;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 D 错误。
故选 C。
6.雨后晴朗的夜晚,月亮挂在天空,人在月光下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
B.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
C.人迎着月光走时,暗处是水,亮处是地面
D.人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和水都是暗的
【答案】A
【详解】AC.人迎着月光走时,月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入人眼的光光线较多,月光在地面发生漫
反射,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较少,所以,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故 A 正确,C 错误;
BD.人背着月光走时,月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射向人的对面,几乎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眼,月
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有部分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暗处是水,亮处是地面,故 BD 错误。
故选 A。
7.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 100°,下列方
法可行的是(  )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 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 20°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 1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 10°
【答案】D
【详解】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120°,则入射角为 60°,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 100°,
则入射角变为 50°。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 10°,则入射角增加 10°,变为 70°,故 A 不符合题意;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 20°,则入射角减小 20°,变为 40°,故 B 不符合题意;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 10°,则则入射角增加 10°,变为 70°,故 C 不符合题意;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 10,则则入射角减小 10°,变为 50°,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 60°角,一束光线 AO 射到平面镜 MP 上,最终从从 PN 射出的光线与 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 AO 与平面镜 MP 的夹角 α 是 °。
【答案】30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镜面 PN 垂直,两块平面镜相交成 60°角,则
∠PMB=90°-60°=30°
所以 AO 与平面镜 MP 的夹角
α=∠PMB=30°
9.“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
由于光的 形成的,水面形成的物体的像是 像。
【答案】 直线传播 反射 虚
【详解】[1][2][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的传播,即“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形成的;“倒影如镜”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0.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上能看到
(选填“圆形”或“三角形”)小亮斑,它的成因是 ;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生的是 反射。
【答案】 圆形 光的直线传播 漫
【详解】[1][2]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纸片上极小的三角形孔时,在地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三角形的小孔仍然成圆形的
小亮斑。
[3]地面是粗糙的,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11.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 30°角,小明用一块平面镜将此时的太阳光垂直射入井底。请你通过作
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 。此时反射角的大小为 度。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的大小为
度。
【答案】 见详解 60 60
【详解】[1][2][3]作∠AOP 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法线与镜面垂直,据此画出平面镜 CM;由图知: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AOP=30°+90°=120°
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
1 1
NOP AOP 120 60
2 2
则有
MOP 90 - 60 30
所以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的大小为
MOD 90 - 30 60
如图所示:
12.电影银幕是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制成的,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 反射;有时阳光射进来,有
的同学看到镜子很“刺眼”,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镜面发生了 反射。
【答案】 漫 镜面
【详解】[1]电影银幕是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制成的,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漫反射,使反射光线射向各
个方向,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
[2]有时阳光射进来,有的同学看到镜子很“刺眼”,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镜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
集中地射入了人的眼睛。
1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如图所示。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是由
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小明以 ON 为轴,将右侧的纸板向后折,在
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
【答案】 漫反射 同一平面
【详解】[1]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
了漫反射的缘故。
[2]如果将纸板沿法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此时三线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三、作图题
14.一束光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
要的作图痕迹)
【答案】
【详解】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相等,所以先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的平
分线,即法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
15.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AO 画出反射光线 OB。
【答案】
【详解】过 O 点作反射面的法线,过 O 点作反射光线 OB,根据反射定律可知,OB 与反射面成 30°角,如
下图所示:
16.我们能够看见掉落在地面上的书,是因为书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
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
【详解】过反射点画出法线,注意法线用虚线,法线与反射面垂直,由于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40°,
所以入射角为
90°-40°=50°
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 50°,且就此做出反射光线,
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17.某实验小组在水平鼓面上固定了一块平面镜,用固定位置的激光笔照射平面镜,此时观察到墙面上出
现了一个小光斑。
(1)画出经过平面镜照射到墙壁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你在确定光路图时应用到的物理原理
主要是 定律;
(2)在多个角度都观察到墙上的光斑,说明了光在墙壁上发生了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3)轻压图中平面镜左侧的鼓面,墙壁上光斑位置 (选填“上移”、“不变”或“下移”);
(4)实验时在敲击鼓面力度相同的情况下,要让光斑跳动的幅度更大些以便于观察,你的做法是 。
【答案】 光的反射 漫 上移 增大桌子与
墙壁的距离
【详解】(1)[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
[2]确定光路图时应用到的物理原理主要是光的反射定律:即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进行作图。
(2)[3]在多个角度都观察到墙上的光斑,说明了光在墙壁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分散到各个方向。
(3)[4]轻压图中平面镜左侧的鼓面,镜面左边向下倾斜,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墙壁上光斑位置上
移。
(4)[5]实验时在敲击鼓面力度相同的情况下,入射角与反射角改变程度相同,要让光斑跳动的幅度更大些
以便于观察,可以增大桌子与墙壁的距离,当鼓面向下凹陷时,墙壁上光斑上移距离较大;当鼓面向上凸
起时,墙壁上光斑下移距离较大。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纸板 ABCD 能绕垂直于 CD 的 ON 轴翻
转。
(1)如图甲,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在平面镜上;某时刻入射光束 EO 与镜面的夹角为 30°时,其
反射角大小等于 ;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 EO 绕入射点 O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
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如图乙,将纸板右半部分绕 ON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3)若将图甲中的纸板(连同激光笔)绕 CD 向后倾斜,如图丙,此时反射光束 。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答案】 竖直 60° 逆 在同一平面内 C
【详解】(1)[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
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2]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0°时,入射角为
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 60°。
[3]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 O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会
靠近法线,即反射光线会逆时针转动。
(2)[4]如图乙,将纸板右半部分绕 ON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5]若将图甲中的纸板(连同激光笔)绕 CD 向后倾斜,如图丙,因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此时法
线在纸板前方,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两侧,所以此时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选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