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孙在芹
单位
临沂市蒙阴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地位举足轻重,它上起《工业革命》下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并与必修一的《鸦片战争》相连。全 课内容分为三目:“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主要分析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 响,有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近代的经济现象,体验中国的近代化,从而更好的融入现代 化建设中去。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未知事情好奇心较强,而且本课教学资源丰富,让学生在预习时观看此微视频,并在课前收集本课相关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开辟道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现在民族工业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养民族感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微课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2微课程《历史评价方法》,课堂指导学生当堂评价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提高学生认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4 运用问卷星,进行班级总体评价,个别同学、个别题目、个别选项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新课导入 :
播放视频西方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观看视频引起学生对民族企业的关注,
PPT 视频
讲授:
主要运用戏曲、诗歌、图片、文字材料等多媒体形式,从小农经济的特点、解体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阅读,讨论
PPT
探究
主要从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目的、口号、概况及评价5个方面层层展开,层层深入。
学生主持及扮演相关人物的表演方式增强历史的现实性和趣味性。
小组合作
研讨
多媒体展示示民族工业出现及初步发展的相关图片及文字信息,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得出民族工业出现及初步发展的原因、时间、人物、及主要企业
PPT
建构
教师展示概念图的基本架构
学生自主建构
概念图
展示
师抽查,鼓励主动展示
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
历史启示和感悟
学生体会,体验,感受,情感升华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这节课教授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刚刚步入高中,对高中课程充满好奇心和 新鲜感,具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究精神,而且他们在初中阶段以对本课有一定的了解。这都是完成这节课的有利因素。但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 水平有限,加上本课涉及的问题多、理论性较强,因此这节课我利用微视频引导学生的预习和学习,其目的在于将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与本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突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件83张PPT。第10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讲课:郝利鑫19世纪是一个激流涌动的世纪。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资本主义暖湿气流滚滚前行,遭遇到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冷空气,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一场场暴风雨在中国大地上纷至沓来。导言
机器创造出的工业文明挟列强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散。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中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败、解体,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由此改变,出现了以洋务官办企业、民族工业为代表的近代工业。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1、战前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1、战前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1)传统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
(2)特点:
①耕织结合;
②自给自足;
③以家庭为单位。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业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传统的经济结构:
特点:
商品经济只是小农经济的一种补充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1、战前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2、战后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外资企业洋务官办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的经济成分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1、战前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2、战后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表现: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农民和手工业纷纷破产“织”与“耕”分离
原因:欧美国家从中国掠夺
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逐渐商品化,
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成分。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知识结构探究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大量洋货涌入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不平等条 约政治经济特权攫取迫签导致导致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1、战前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2、战后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3) 解体的含义: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
并日益商品化(2)表现:①农民和手工业纷纷破产“织”与“耕”分离
②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逐渐商品化,
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成分。
材料一: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A、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开始逐渐解体。
B、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刘克祥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以丝、茶为代表的农副土特产品出口量激增;■ 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减少了自给自足的成分;
中国逐步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1、战前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2、战后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1)原因:小农经济开始解体(3) 解体的含义:(2)表现:(4) 影响:积极: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商品经济发展。消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1、战前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2、战后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
①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②中国逐渐依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战后,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买办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 20集电视连续剧《买办之家》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天津。全剧通过对一个买办家庭及其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全景式的描写,展现了100年前的中国社会与历史风云。《买办之家》剧照 中国逐渐依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买办迅速发展成一个新兴阶层。外国商人由于贸易运输的需要,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通商口岸建了许多船坞和船厂,这些企业成为中国出现最早的近代企业,从中诞生了最早的中国工业无产阶级.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外商企业、洋务企业、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外资企业洋务官办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的经济成分西方工业革命中国侵略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什么是洋务运动?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洋务运动的背景:太
平
天
国英法联军19世纪50-60年代的清政府1.洋务运动的背景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洋务运动的背景:运动主体(1)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奕訢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代表人物:中央:地方: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中央地方“洋务派”代表人物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洋务运动的背景:2、洋务运动的目的目的:自强、求富,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根本目的)(1)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洋务运动的背景:2、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3、洋务运动时间、口号、指导思想: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洋务运动的背景:2、洋务运动的目的3、洋务运动时间、口号、指导思想:4、洋务运动的内容(概况)(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
(2)后期兴办近代民用工业(“求富”)
(3)建立近代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60年代“自强”“求富” 前期 后期时间:19世纪60~90年代重点发展军事工业重点发展民用工业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4、洋务运动的内容(概况)(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4、洋务运动的内容:(1)创办军用企业---(自强)官办封建性的官办的近代工业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起步曾国藩李鸿章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18611865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创建,是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在此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军事企业注意:此官办与传统官办的不同?知识卡片 官办,即完全由官府承办。洋务运动中官办的特点是:采用机器大生产、采用雇佣劳动方式、部分地实行成本核算。李鸿章曾国藩近代化又称现代化,在近代也叫做资本主义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潮流.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陆续输入,才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近代化迈进.近代化:(又叫现代化)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思想——科学化
采用大机器生产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企业。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大门军事企业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4、洋务运动的内容(概况)(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代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军用企业的弊端:见教材小字(2)后期兴办近代民用工业(“求富”)民用企业(2)创办民用企业---(求富)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1872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1881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及意义官督商办李鸿章李鸿章含有资本主义成分的近代工业民用企业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洋务运动的背景:2、洋务运动的目的3、洋务运动时间、口号、指导思想:4、洋务运动的内容(概况)(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
(2)后期兴办近代民用工业(“求富”)
(3)建立近代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办海军—组建近代化的海军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建立近代海军创办近代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科学人才唐国安 清华大学校长唐绍仪 政治家詹天佑 著名工程师洋务企业及特征
探究:洋务企业是封建企业
还是资本主义企业?
洋务派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在性质上是否相同? 性质不同
军事工业,其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内无资金积累,外无市场联系,管理机构也是封建衙门式的,基本属于封建性质的企业。
民用工业,生产目的是获取利润,管理形式是 “官督商办”,甚至于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股份制”的管理形式,属于与封建政府联系密切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洋务运动的背景:2、洋务运动的目的3、洋务运动时间、口号、指导思想:4、洋务运动的内容(概况)5、洋务运动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如果没有列强的再度侵华,洋务运动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1)破产:
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5.结果:(2)破产根本原因: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洋务运动的背景:2、洋务运动的目的3、洋务运动时间、口号、指导思想:4、洋务运动的内容(概况)5、洋务运动的结果6、洋务运动的评价 1)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6.评价:3)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4)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5)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7)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本国的封建自然经济2)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外资企业洋务官办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的经济成分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出现(2)背景(1)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情境再现:19世纪70年代的新新人类 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洋务派引进大机器生产 还是洋人会挣钱啊!好高的利润,
比收租强!我也要买机器,
建厂子,雇工人 自己投资,这
利润不就是
自己的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背景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提供市场和劳动力)(提供技术和设备)思考: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下被摧毁了。那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提示:应该从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入手——市场、自由劳动力、技术等)1、民族工业的出现探究: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工业出现的历史
条件有哪些?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外资企业的刺激民族工业的出现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出现(2)背景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3)企业代表:(1)时间早期著名中国资本主义企业简表地 点创办人企 业 名 称方举赞上 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南 海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天 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发昌机器厂南海继长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民族工业的出现有什么地域分布特点?
为什么?东部沿海通商口岸地区。民族工业的出现有什么行业部门特点?
为什么?轻工业为主。地区和轻重比例不平衡a.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程度深。
b.经济基础好
c.交通便利
d.便于引进
机器
a.投资少、见效快
b.矿产资源被列强掠夺
c.根本原因双半社会性质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出现(2)背景(3)代表:(1)时间(4)地点:东部沿海通商口岸地区(5)部门: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原因:
a.自然经济解体较早、程度深。
b.经济基础好
c.交通便利
d.便于引进机器原因:a.投资少、见效快
b.矿产资源被列强掠夺
c.根本原因双半社会性质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对中国社会影响:经济:政治:思想:新的生产方式,新经济因素产生,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促进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壮大。使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为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奠定基础,促使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发生变化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探究:民族工业在什么时间出现第一次发展机遇?为什么?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
实业救国的热潮 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出现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原因(条件):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
②实业救国的热潮
③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3)代表人物:张謇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1899年)张謇张謇铜像张謇(1853—1926)
江苏南通人 请设想一下:此后张謇的个人前途将是怎样? 张謇世代耕读传家。幼年聪慧好学,3岁启蒙,4岁入塾,5岁就能背全《千字文》,16岁考中秀才,33岁考中举人,1894年张謇再次应考,中了头名状元,并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实业救国“国非富不强,
富非实业不张”
“工苟不兴,国无不贫之期,民无不困之望,可以断言矣。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
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从1895年起,张謇前后花了5年时间,东奔西跑,用集资认股的方式解决了建厂房的资金。 1899年4月14日,大生纱厂正式开工,纺出了第一缕棉纱。大生纱厂开工不久,产品就供不应求,纱尚未纺出,已预购一空。投产第一年,获利银12万两,第二年获利银15万两。除张謇外,当时还有哪些有名望的企业家?江苏无锡人。创办申新、福新等公司。主营面粉纺织。称“面粉大王”。荣宗敬1873年荣宗敬出生于无锡。14岁时来到上海,从一介学徒做起,三十几年间和弟弟荣德生(荣毅仁之父)一起创办了21家棉纺、面粉企业。获得了“面粉大王”的桂冠。1913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出现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原因(条件):(3)代表人物:(4)表现:1907年徐祥林在上海创建的振华纱厂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出现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原因(条件):(3)代表人物:(4)表现:②厂家增多资本增大①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出现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3、民族工业的处境:(1)处境: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2)阻碍发展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压制;
②本国封建势力盘剥;
③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寻求本国官府庇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处境: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出现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3、民族工业的处境:(1)处境: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2)阻碍发展原因:(3)民族工业特点及民族资产阶级特点: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性:
妥协性与革命性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挤压的夹缝中求生存。曲折发展(3)民族工业特点及民族资产阶级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民
族
工
业外
国
资
本
主
义本
国
封
建
势
力压制阻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妥协性革命性思考:民族资产阶级特点?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在夹缝中步履维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②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即两面性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欧美工业革命海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工业总结:清朝晚期,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