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3 22:3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 “瑜、忌” 等 10 个生字,会写 “妒、忌” 等 13 个字,会写 “妒忌、委托” 等 13 个词语。 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掌握概括故事内容的方法。 能通过关键语句深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能大致读懂 “阅读链接” 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书写生字,掌握生字的读音、写法和用法。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分析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三国演义》相关图片、视频、生字词、课文内容等。 准备生字卡片、绘画工具等教学道具。 复备课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 教师课件出示单元篇章页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图片,图上的两个人物,大家认识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中国古典名著。 出示课件,让学生齐读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 这句话,引导学生找出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 引出课题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三国演义》里有哪些英雄豪杰吗?能简要地描述一下诸葛亮、周瑜、曹操这三个人物吗?” 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前预学单第 3 题,对人物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引导:“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中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是智慧里的智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的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提问:“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 学生提出疑问,如谁用草船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借箭成功了吗?草船借箭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 教师提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检查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课前预学单上的生字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读。 强调形声字的认读方法,如 “忌”“幔”“擂”“弩” 等,让学生齐读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提问哪些字在书写时需要特别注意。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易错字的写法,如 “忌”“曹”“鲁” 等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下比例;“遮” 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四点底的写法;“插” 右半部分的笔画顺序等。 学生完成第 1 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书写易错字,教师巡视指导。 解答疑问 教师提问:“谁用草船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借箭成功了吗?” 学生回答,明确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原因是周瑜借军情紧急,令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最后诸葛亮成功 “借” 到了十万支箭。 理清层次 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生完成第 1 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明确故事的起因是周瑜很妒忌诸葛亮,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以大局为重,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经过是诸葛亮请鲁肃帮忙,用妙计向曹操 “借箭”;结果是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教师引导学生按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标上分段符,并指名回答分法。 比较阅读,激发兴趣 阅读链接 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课后的 “阅读链接”,思考它对应的是课文中的哪些内容。 学生默读后回答,明确对应的是课文中的第 8、9 自然段。 教师提问从哪里读出来的,引导学生分析 “阅读链接” 中的关键词语与课文内容的对应关系。 语言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阅读链接” 与课文相比,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阅读链接” 是半文言文半白话文,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教师提问遇到难以读懂的地方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猜读、跳读、略读等。 激发兴趣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拿起《三国演义》原著,采用所学方法,去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感受人物形象 明确任务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梳理了《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特点。故事中一共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有周瑜、诸葛亮、鲁肃和曹操四个人物。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研读课文,把认为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在旁边作批注。 分析诸葛亮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先引导学生交流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 学生发言,如从课文第 6 自然段中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因为他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如从第 7 自然段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体会诸葛亮知天文。 教师提问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对曹操心理的把握,体会诸葛亮善识人心。 教师引导学生从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草船,并要求鲁肃不要告诉周瑜,体会诸葛亮对鲁肃的了解,进一步感受诸葛亮善识人心。 教师提问对周瑜呢?诸葛亮知道这是个陷阱吗?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对周瑜的了解,体会诸葛亮顾全大局。 教师提问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的做法,体会诸葛亮晓地理。 教师总结诸葛亮的特点,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能识别人心,顾全大局,所以才能借箭成功。 分析其他人物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他三个人物的特点,出示第 2 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周瑜嫉贤妒能,曹操谨慎多疑,鲁肃忠厚守信。 教师相机板书人物特点。 (二)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学习描写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将文中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既鲜明又形象的。 学生完成第 2 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梳理总结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生发言,如从第 7 自然段中诸葛亮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第 10 自然段中周瑜的话,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从第 2 和第 3 自然段中周瑜的语言描写,体会周瑜的嫉贤妒能;从第 6 自然段中鲁肃的行为,体会鲁肃的忠厚守信;从第 8 自然段中曹操的语言描写,体会曹操的谨慎多疑。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写作中刻画人物的方法,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总结阅读方法 教师提问今天学习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引导学生回顾。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有联系上下文阅读法、圈画重点语句阅读法、借助相关资料阅读法、批注阅读法等。 拓展阅读 教师介绍《三国演义》中 “诸葛亮三气周瑜” 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布置课后拓学单,让学生课后自读《三国演义》,找到相关章节,进一步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通过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比较阅读激发兴趣、深入研读感受人物形象、围绕中心学习表达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可以更加细致,部分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和总结阅读方法时还存在困难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