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课题:农业
教学目标 联系身边实际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运用资料,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类型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从广义去理解农业的种类、丰富其概念;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分布。
教 学 设 计 修改与补充
【导入】出示图片:(米饭、牛奶、鱼肉、棉花、水果等)提问:这些都是有哪个部门生产出来的呢?(农业)【农业的概念】提问:农业就是种植农作物吗?(学生思考回答)补充说明:不仅如此、农业还包括畜牧业、林业、渔业等。(扩大对农业的认知:狭义——广义)引出农业的概念: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出示图片:农业的典型例子。【农业的发展】阅读P84: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最早种桑养蚕、最早栽培茶树、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等)出示图片:旧社会落后的农村和贫困的农民。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迅速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阅读:课本P84正文)出示柱状图:我国稻谷、水稻产量变化。提问:为什么我国耕地在减少、农产品产量却大幅提高呢?(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农业生产条件、科学技术投入等)出示图片及地图: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力水平高、建立了大量高产稳产田;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发展城郊农业。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阅读;P85新型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详细讲解)出示图片:收割机、喷灌技术等。总结: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阅读课本P85:超级杂交水稻。P86活动题1、2(无土栽培)(注:科学技术的投入对于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总结:农业是事关国家稳定的基础和大师、国家一直将农业发展防灾非常重视的地位。课堂练习。(见PPT)本节小结。作业布置:地理填充图册P36-37. 第二课时【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的概念和发展、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中国粮食作物举例: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学生讨论:P87活动题1。读P87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归纳分布特点:水稻(南方)、冬小麦(华北)、春小麦(东北)。学生叠读图能力训练:完成P87活动题2(标出商品粮基地)。【主要经济作物分布】中国经济作物分类及举例: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纤维作物——棉花、麻类植物 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等饮料作物——茶叶、可可、咖啡等药用作物——人参、天麻、黄连等读P88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归纳棉花、甘蔗、甜菜等主要经济作物分布。阅读P88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学生讨论:P89活动题1、2(家乡主要经济作物举例;因地制宜原则的应用。)比较洞庭湖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特点(表格:见课件)【畜牧业分布】出示图片: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读P89中国畜牧业分布图。找出我国四大牧区。(结合P89正文部分)比较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表格见课件)。学生活动:P90活动题1、2.课堂练习。(见PPT)本节小结。作业布置:地理填充图册P38-39.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农业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概念: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从事的生产活动种类: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的分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
教学反思工业
课题:工业
教学目标 联系身边实际和运用资料,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的主要地位;运用数据或其他资料,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分布特点;运用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经济和重要基础工业及其发展概况。
教学难点 运用图文资料的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 学 设 计 修改与补充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新的一节:(出示一组图片)提问: 这些产品都是由哪一个产业部门生产的呢?(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请同学们在教室里和身上看一看,我们能发现哪些工业产品?(学生积极踊跃回答)出示图片:典型的工业类型举例。总结:是的,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的工业产品,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那么工业就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学生活动:P91活动题1、2(农业与工业的区分:如土豆和薯片等)提问:为什么山西省适合发展煤炭工业?在国际上,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为什么有这样的称呼呢?(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现有经济基础等。【中国工业的发展】大家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火柴和镜子分别叫做什么吗?(“洋火”和“西洋镜”)过渡:是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工业是较为落后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一直积极发展工业,工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读P92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柱状图:说出中国主要工业产品增长的特点。(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迅速)出示资料:说出中国主要工业超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课堂活动:阅读材料1、2,归纳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见课件)归纳:中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读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工业分布变化示意图,说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工业分布的变化特点。自学教材P92相关内容,归纳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特点。总结:由沿海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地区拓展,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均衡。学生活动:P93活动题1、2【中国工业的分布】根据板书: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与其他几中工业类型有什么不同呢?(重工业:生产生产资料;轻工业:生产生活资料))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下这些主要工业类型的分布。1.能源工业提问:你知道什么事能源吗?在生活中用到过哪些能源?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能源?(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举例:石油、天然气、煤、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出示表格:2011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比例最大:原煤;第二:原油)第一大能源:煤炭(读图:中国主要煤炭工业基地图——找出主要煤田)主要产地:山西、内蒙古、陕西第二大能源:石油(读图:中国石油资源分布图——找出主要油田)分布:主要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水力资源学生活动:P94活动题:了解我国水利资源分布和开发状况。(主要集中在水能资源丰富的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区域上:主要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提问:为什么上游适宜建水电站?(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量较大)清洁能源:补充阅读。2.钢铁工业展示图片: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启发思考;为什么说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为机械工业、建筑业等提供原材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讨论:读中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图。中国有哪些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中国钢铁工业基地分布有何特点?(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华北、长江流域最为集中。)简要评价中国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有丰富的铁矿和焦煤资源,但大部分铁矿为贫铁矿。)学生活动:P95-96活动题1、23.机械工业课堂活动:读中国机械工业分布图和P94正文内容。机械工业生产的对象有哪些?我国有哪些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阅读:P97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格局。(汽车工业发展特点及主要分布地区)4.纺织工业提问:纺织工业的原料都有哪些?(学生回答、图片展示补充)读中国主要纺织工业基地分布图和P97正文内容。在途中国找出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结合P88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总结我国主要棉纺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我国东、中、西部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大多靠近棉花产地和对外联系便利的沿海地区。 )活动题:P98活动题3(辽中南地区)——注: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工业地域的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导入:同学们,20世纪70年代,电话在我国还是稀罕之物,连城市里也只有机关单位才有,乡村几乎不见踪影。人们大多通过书信联系。现在,移动电话已成为普通消费品。这一变化是哪一产业发展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高新技术产品呢?(学生积极回答)过渡:那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课堂活动:阅读正文相关内容,归纳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过渡: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课堂活动:阅读P100正文内容和表格材料。归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归纳:三大产业带、四大密集区。联系生活:阅读P100高新技术与我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完成P100活动题1、2(高新技术产业对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课堂练习。(见PPT)本节小结。作业布置:地理填充图册P40-44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地位:主导地位影响因素中国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业的分布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主要高新区
教学反思交通运输业
课题: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交通运输业,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运用资料,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也发展的巨大成就;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公路干线、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会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 南北向和东西向主要铁路干线;能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读图与应用地图能力的训练。
教 学 设 计 修改与补充
【导入】从我国工业分布来看,钢铁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纺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均很发达且城市规模最大的是哪一个城市?该市工业资源和能源并不丰富,那么发展工业所需的资源和能源是如何解决的呢?(通过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作用】问:大家知道有哪些古老的交通运输方式呢?(学生踊跃回答)问:那都有哪些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呢?(学生踊跃回答)连线题:P101活动题2交通运输的对象有哪些?(客运、货运)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结合P101活动题1)(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纽带作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出示若干图表资料训练学生读图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见课件)
中国交通运输线路总长度大幅度增长;(P102活动题2)中国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大幅度增长;中国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讲明周转量的概念和计算);交通干线向内地和边疆逐渐延伸,交通运输线路布局趋于合理。(我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图: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举例:青藏铁路、川藏公路等)补充说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交通运输业依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为此,国家仍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五种?(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说明:已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形成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其中,在我国地位最突出的是哪一种?(铁路运输)我国铁路干线的学习:说明有诸多不同方向的铁路线、本课主要学习两种主要方向的干线方向。(由课件依次展示“五横四纵”、边展示边指导学生用铅笔在课本的地图当中找出并进行描画。令学生形成对铁路线命名的感知。)南北方向主要干线(“五横”):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方向主要干线(“四横”):滨州-滨馁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过渡:在铁路干线相互衔接和交汇的地方、形成铁路枢纽。中国综合性的交通枢纽主要有: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等。练习与应用:P104活动题1(对应地图学会找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P104活动题2;学会看列车时刻表。课堂练习。(见PPT)本节小结。作业布置:地理填充图册P45-47。第二课时【导入】上节课学习了中国的铁路干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包括铁路运输在内的各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注:本部分内容要注重应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线路图、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读图和应用地图的能力。【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本部分内容可让学生带着思考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再总结学习补充。铁路运输运载量大、运价低、长距离运输、速度较快;(高速铁路)P108活动题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短距离运输;(高速公路)水路运输(1)内河运输(如:长江、珠江等)(2)海洋运输(如: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运载量大、投资省、运价低、速度慢、易受到自然条件限制。航空运输速度快、运量小、舒适、安全;管道运输:运输液体和气体(如石油、天然气等)运量大、安全可靠、但灵活性低;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结合具体特点、路途远近和具体要求。P109活动题4:连线题(练习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P109活动题5:对所学内容的应用(设计旅游方案)课堂练习。(见PPT)本节小结。作业布置:地理填充图册P48-51。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概念和作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网南北向干线:“五纵”东西向干线:“三横”铁路枢纽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