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期四川宜宾市八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春期四川宜宾市八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4 20:2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春期四川宜宾市八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A.保卫国家安全 B.发展国民经济 C.解放生产力 D.巩固新政权
2.建国前夕,毛泽东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愿迄今实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伟大事业,并对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4.“1954年新中国有6亿人,参与普选的有5.7亿,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普选。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讨论,征集了118万条意见,然后对草案做了一些重要修改。最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该宪法。”从材料可见,该宪法所特有的人民民主原则体现为
① 普选产生人民代表 ②全民讨论宪法草案 ③一届人大全票通过 ④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① ③ ④
5. 下列成就不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A.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C.大庆油田的建成 D.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6. 下列词汇,能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是
A.高指标  三面红旗  超英赶美 B.走资派  上山下乡  红卫兵
C.身份证  包产到户  发家致富 D.互联网  安居工程  房地产
7. 最能说明“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的史实是
A. 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 B. 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
C. 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到92.2% D. 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
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
①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 都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 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 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曾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立足于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民主政治建设 C.思想大解放 D.融入世界发展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指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11.按时序排列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①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 解决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
③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 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A. ① ② ③ ④ B.① ④ ② ③ C.④ ① ② ③ D.① ③ ② ④
12. 某同学在研究“我国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时发现,我国国企改革最早选择四川的六家企业进行试点,然后推广到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再向全国推开。这一“试点”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 扩大企业自主权 C.实行产权改革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3.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中赞扬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   B.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C.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   D.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14. 下列诗词俗语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②“赤胆忠心好总理,鞠躬尽瘁”
③“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 ④“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15. 一副春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天人合一。用来观察新中国的民族政策,符合这一春联内涵的有
① 民族平等 ② 民族团结 ③ 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 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4年5月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
1999年12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16. 右表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举措,体现的共同执政理念是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7. 我国的钢铁长城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下列关于钢铁长城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新中国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
B. 人民空军刚诞生就经受抗美援朝的考验
C. 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D.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海军国产化水平低
18. 右图是我国1965年发行的邮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 会议召开距今已有50周年
C. 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团结
D. 会议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其表现有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③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④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 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可能经历的有
①参加深圳特区创建 ②见证中国举办奥运会 ③成为“铁饭碗”的受益者 ④参加反台独的斗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5分,共45分)
21.(15分)《TIME》(《时代》周刊)以独特的视角记录着世界发展的脚步,也关注着崛起的中国。




图一 1955年的蒋介石 图二 电影演员巩俐 图三 拿可口可乐的中国人 图四 中国世纪
(1)图一封面人物的背景,是一个国民党士兵孤单守望大陆,这反映了当时海峡两岸处于什么状态?(1分)后来的哪些政策改变了这一状态?(2分)

(2)图二的巩俐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电影演员。中国文艺能走向世界,追根溯源,得益于党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段描述认为,双百方针( )(2分)
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B.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C.成为了文艺工作长期的指导方针 D.保证了文革时期大批优秀作品的涌现
(3)图三为1984年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直白地表现了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什么政策?(2分)说出这一政策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3分)

(4)图四为2007年《时代》周刊的封面,表明“中国模式”的成功,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是指什么?(2分)从社会发展道路方面看又是指什么?(2分)

(5)综合上述信息,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什么?(1分)

22.(15分)新中国六十年民生变化的背后,折射出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材料一 1949年,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9.29元,年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只有25.94元,年人均布只有3.49米,年人均糖只有0.37公斤,年人均粮食只有209公斤,年人均棉花只有0.82公斤……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1)据材料一概述建国初期的民生状况。(1分)列举党和政府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的举措。(3分)

材料二 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办好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口号……1960年春,粮荒问题日见严重,为了用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多饭,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广西大力推广“双蒸法”:即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增加40%以上。由于口粮和副食品严重短缺,不少群众患了浮肿、肝炎等疾病。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该社论发表的背景。(1分)指出这一时期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的重大失误。(2分)这些失误导致了怎样的后果?(2分)

材料三 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公斤,城乡人民穿着质量大有提高……购买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额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进入新千年,百
姓衣食住行更加突出个性化,信用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3)材料三折射出这一时期有哪些方面的新发展?(3分)指出推动新发展的原因。(1分)

(4)新中国六十年民生的变化给你哪些启示?(2分)

23.(15分)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国旗飘扬,意义非凡。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 图六 太空第一面五星红旗 图七 奥运赛场第一面五星红旗
(1) 图一为1949年毛泽东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宣告中国完成了哪些历史巨变?(3分)

(2) 图二为布达拉宫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反映了新中国取得的什么成就?(2分)上述飘扬的国旗中,与这一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还有哪些(填写图片序号)?(2分)

(3) 从图四“联合国大厦前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可以解读出哪些历史信息?(4分)

(4) 请按时序排列上述图片(填写图片序号)。(2分)为上述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主题。(2分)

三.组合题(15分)
1.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 ②轻视时期(1840—1905) 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 ④赞赏时期(1937—1944) ⑤清醒时期(1944—1949) ⑥敌对时期(1949— )。其中,形成第6阶段看法的原因有( )(2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中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不同
2.毛泽东说:“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要有原子弹”的原因。(4分)

3. 根据“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探究以下问题:
(1)在右图的最高峰处,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的外交成就?(4分)

(2)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3分)
① 1972年中国的外交高峰,出现在“两弹一星”战略决策基本实现之后。 ( )
② “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中的最后一个高峰,对863计划有利。 ( )
③ 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之一,是成功的加入世贸组织。 ( )
4.通过上述探究,你认为科技进步与和平外交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2015年春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5 DAAAC 6-10 BCBAC 11-15 BBDAD 16-20 BDCDB
第二部分 主观题(每题15,共60分)
二、材料分析题(21题、22题、23题各15分,共45分)
21题(15分)
(1)两岸处于隔绝(或对立、敌对)状态(1分)。
大陆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如果答停止炮击;倡议三通任意一点1分,总分不超过1分);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或调整三不政策的具体内容)(1分)。
(2)A B C。(2分)(少选但正确给1分,多选、错选不给分)
(3)对外开放(改革开放)。(3分)
设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浦东开发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任意一点1分,总分3分)
(4)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5)围绕“正确的政策(党的正确领导)促发展”来阐述,观点正确给1分。
22题(15分):
(1)状况:物资匮乏、生活水平低。(1分)
举措: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土地改革;实施一五计划;农业合作化(或三大改造)。(任意一点1分,总分不超过3分)
(2)背景: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或对“总路线”的正确分析)。(1分)
失误:“大跃进”;(1分)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
后果: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或答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1分);面临严重经济困难(或挫伤生产积极性;民生遭到严重破坏等)(1分)。
(3)新发展:农业;工业;社会生活(任答两点给2分,总分不超过2分);科技(信息技术)(1分)。
原因:改革开放的实施(1分)
(4)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本国国情;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任意一点1分,总分2分)
23题(15分)
(1)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任意一点1分,总分不超过1分);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任意一点1分,总分不超过1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任意一点1分,总分不超过1分)
(2)和平解放西藏;(1分)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任意一点1分,总分不超过1分)。图三、图五(正确一个1分,全对2分,多选不给分)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只有与“恢复”一词同义的才能给分)(任意一点2分,总分不超过2分)
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为新中国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任意一点2分,总分不超过2分)
(4)排序:图一、二、四、七、三、五、六。(2分,全对才给分)
语言简洁,切合主题即可给分,如复兴之路;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2分)
三.组合题(共15分)
1.AD。(2分)(少选但正确给1分,错选、多选不给分)
2.外因: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2分)
内因:增强国防力量;打破大国的核垄断;抵制帝国主义威胁;不受欺负。(2分)(任意一点2分,总分2分)
3.(1)尼克松访华(或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4分)
(2)①√ ② √ ③ ×(3分)
4.科技进步使国家综合国力发展,国际地位提高,为和平外交创造有利条件(或推动和平外交的发展);和平外交为科技进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2分)(每层意思1分,总分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