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杜长明
单位
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汉字与书法
一、教材分析
本 课主要讲述汉字与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第一目“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文”,讲述汉字的演变及对组字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 “书同文”。第二目“书艺历程”,讲述了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第三目“印宗秦汉”,讲述了秦印汉印的特点、地位及 明清篆刻艺术的成就。篆刻艺术相对本课主题属于次要内容。
二、学生分析
高中三年级学生,基本能够说出汉字的相关发展 历程、汉字字体的种类和各自的风格;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如去图书馆、上网、参观、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关历史信息;能够阅读和理解相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简单的 分析;养成了习惯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所知道的历史并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和分享;理性的认识到任何成功都是勤奋刻苦、不懈努力得来的,任何人也不可能只靠投机 取巧就获得成功。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
2.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
3.在欣赏异彩纷呈的篆刻书法作品的同时,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理解书法、篆刻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格;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我在教学过程坚持通过抛锚式的教学方法,使学 生在参与、思考、讨论中自己得出结论。我在本课教学中,使用图片、课件、学案等做辅助。在导语中使用图片,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并较好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引发学习兴趣;对重点问题我用音频讲解课件展示配合做到学以致用;全程用好课件,灵活引导本课教学并直观图文展示本课重点,这种教学设计思路,改变了过去 一味考虑讲什么的做法,而是将备课的精力主要放在用什么方法讲,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接受知识、探索知识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ppt展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欣赏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
讲授
ppt展示图片资料
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汉字演变的趋势
幻灯片展示,史料展示,展示图片
研讨
ppt展示书法作品
分组探究讨论魏晋、隋唐、宋代、明代、清代的书法作品、作者及时代特征。
多媒体展示图片
评价
ppt展示学案试题
学生解答
?
建构
活动建议
构建思维导图
幻灯展示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主要是采取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展示图片、史料,展示历代的书法作品,由同学获取有效的信息,感受图片带来的直观冲击,更好地理解知识,通过学生互相的合作探究来分析书法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培养学生鉴赏书法作品的能力。
课件29张PPT。第7课 汉字与书法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课程标准 :
1.概述汉字的起源 、演变的过程。
2.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注意把握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探究一
读中华汉字 品中华书法 感受汉字之美
探究二
讲故事 辨字体 知汉字之渊源流变
探究三
欣赏名家书法 知书艺历程
探究四
书法艺术的姊妹篇——篆刻 第七课 构思与知识结构天价书帖冠亚军——请你估价4.368亿3.08亿一、感受汉字之美欣赏一、感受汉字之美一、感受汉字之美其他文字都已失传,汉字是唯一流传至今的古代文字古印度梵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一、感受汉字之美思考: 同学们设想一下,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将是灾难性的:
1、无法清楚地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2、无法看书与学习考试
3、无法以可视符号进行人际交流
……结绳记事: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绳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材料一:传说仓颉造字昔者仓颉作书,
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
这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 材料二: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门外文谈》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关于文字的起源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哪种更可信?神仙创造和劳动创造劳动创造更合理。文字的发明实际上是古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集体创造的结果。 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虽然刻画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可以肯定的说就是中国文字起源,或者说中国文字的孑遗。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1.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 2.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1.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 被王懿荣、刘鄂于1899年秋发现的殷墟甲骨其总数已达十五万之多,文字总量已超过百万,可识读一千多字。其内容涉及广泛。甲骨文对书法及文字发生意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性。 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根据十二生肖属相,学认写甲骨文猜一猜 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 2009年四川高考中, 考生黄蛉为了一鸣惊人,用甲骨文写作文,导致在高考评卷过程中陷入了麻烦,在经过四川大学古文字专家逐一核对,翻译成简体文之后进行重新评分,但种种原因之下该生作文只被判了8分。随后高考总分428分成绩单使该生陷入了读大学无门的境地。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过气新闻:嬉笑怒骂中体味人生五味瓶 想一想:如果是你,在高考中是不是也会这样做? 3.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1.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 2.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4.汉字的统一——小篆战国时期,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削弱了文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和生产进步。 统一的汉字,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1.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 2.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3.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5.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隶”本是隶人的意思,也就是管罪犯的官吏。秦始皇统一中国初始,严法酷刑,犯法的人很多,因此每天要抄写的报告文件也就很多,于是管件的官吏就用这种早已在民间流行的俗体来写,人们说它是隶人们用的字体,所以把它叫作隶书。秦朝的书叫做秦隶或古隶,到汉代叫汉隶也叫今隶。 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 3.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4.汉字的统一——小篆 2.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1.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思考: 根据汉字“鱼”的演变,归纳汉字演变的特点演变特点:
由复杂到简单;
由具体到抽象;
由不规则到规则。
二、知汉字之渊源流变⒈秦·李斯 汉·蔡邕(yong) ⒉魏·钟繇 东晋·王羲之⒊唐·怀素 张旭 欧阳询 柳公权 颜真卿⒋宋·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⒌明·祝枝山 文徵明
三、知书艺历程
任务分组:同学们分为七组——各组带着相应的问题探讨并展示,其他小组检查。
⒈综合组:什么是书法?有文字是否就有书法?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原因是什 么?
⒉秦汉组:结合第一组图片,各是什么字体,有什么特色?这时候书法是否发展 为一门自觉的艺术?
⒊魏晋组:结合第二组图片,书法什么时候成为一门自觉地艺术?原因是什么? 此时代表名家有哪些?
⒋唐朝组:结合第三组图片,此时代表名家有哪些?这一时代书法有什么风格? 原因是什么?
⒌宋朝组:结合第四组图片,此时代表名家有哪些?这一时代书法有什么风格? 原因是什么?
⒍明朝组:结合第五组图片,此时代表名家有哪些?这一时代书法有什么风格? 原因是什么?
7.总结组:综以上各小组的探讨及成果试说出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影响所揭示的 哲学道理并举例说明?三、知书艺历程 角色体验 分组探究成果展示 中国的篆刻即印章是印刷术发明的前身,它们代表着中国人的信用与承诺。明朝中叶以后与书法绘画成为相得益彰的姊妹艺术。四、书法艺术的姊妹篇——篆刻材料二 :随着无纸化时代的到来和电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纸和笔,很多人认为字写得怎样已无关紧要。现实寻踪分组辩论材料一: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辩论主题:结合自己实际,我们今天还需要写一笔好字吗? 正方:
反方:1、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A.圆润纤细 B.浑厚深沉 C.笔势飞动 D.注重法度2、观察右图,汉隶的特点是( ) 3、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与狂放不羁的草书辉煌并举的 朝代是( )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4、下图出自柳公权之手的书法作品最有可能是( )
5、宋代书法艺术的突出特点是( )
A.讲究法度和规范 B.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C.抱残守缺,了无生气 D.标新立异,变幻莫测
6、某同学想临摹行书字帖,应选择下列著名书法作品中的( )
A B C D课堂小结汉字发展历程1、刻画符号
2、甲骨文
3、金文
5、小篆
6、隶书
书艺历程自发阶段:
(实用性)秦汉 自觉阶段
(审美功能加强)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