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教案(打包4套)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教案(打包4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14 22:00:16

文档简介

人口和人种(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及对策。 4、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内容:
人口问题、不同的人种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 出示导学提纲师生合作探究 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现在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请你按一年365.25天,计算一下每天、每小时、每秒各增加多少人?一节课45分钟时间内世界增加了多少人?引导学生说出对这组数据的想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求知欲) 阅读课本P73-76,思考:1、人口问题及对策。 2、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学习活动一:人口问题(请注意从课本中划出和写下你的分析结论)(1)、请同学们读课本第74页人口问题的相关文字思考: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 、 、 。应该釆取的措施是 。(2)、读课本第74页阅读材料,思考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哪些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问题,人口应该怎样发展才科学呢?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小结 学习活动二:不同的人种(请注意从课本中划出和写下你的分析结论)阅读课本第74页图文,完成下列问题:(3)世界人种的划分依据是什么?(4)人类可以分为哪三大人种?(5)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皮肤颜色、头发形状、脸型、体毛等方面)思路点拨:(3)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4)白种、黄种、黑种三个主要人种;(5)人种体质特征白色人种肤色很浅,头发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黑色人种肤色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黄色人种肤色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阅读课本第75页图4.7思考:(6)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大人种分布特点:在世界一既有大范围的 分布区,又有 分布。(7)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8)除亚洲以外,还有哪几个大洲黄种人较多?(9)完成课本第76页1.(3)表格内容 思路点拨:(6)集中 小范围的零星分布;(7)白色人种;(8)北美洲 南美洲;(9)白种人: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等;黄种人: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等地;黑种人: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10)完成课本第76页第2题(11)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 ,没有优劣之分。对照提纲回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人口问题:过快、过慢 解决办法
人口迁移问题
不同的人种:划分依据
三大人种及其特点
分布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聚落(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些著名的传统聚落。
能力目标:
了解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情感目标: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能做些什么。
教学难点:
知道自己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能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内容: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 自主合作探究合作交流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也给人们留下了遗憾,一些传统的聚落遇到了破坏,甚至消失。因此,如何处理好聚落的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就成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______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2、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例如,法国___________________、意大利的___________、我国山西省的___________、云南省的___________、安徽省的_________、 _______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活动: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特色?师点拨总结: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城的风貌。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师点拨总结: 原住民流失,过度商业化3、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师点拨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拓展提高小结 注意保护环境,不随便乱扔垃圾。 注意保护古迹,不乱刻乱画。中国民居邮票 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桥流水人家 北京四合院 陕北窑洞 傣家竹楼 客家住宅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知道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些著名的传统聚落,了解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人口和人种(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及对策。 4、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内容:
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 出示导学提纲师生合作探究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把地球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则称为“地球村的居民”。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可见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所以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和人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必需了解的地里知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阅读课本P70-73,思考: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3、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学习活动一:世界人口的增长(请注意从课本中划出和写下你的分析结论)(1)、请同学们读课本第70页相关文字回答:至2006年3月,世界人口的数量 。(2)、读课本第70页图4.1“人口增长曲线图”,思考回答: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小结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曲线比较 ,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 ;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倾斜度越来越 ,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 。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速度 思路点拨:(1) 65亿 (2) 缓慢 大 迅猛 大大加快(3)、探究活动完成课本第71页第1题,(温馨提示:在总结规律时要注意使用题干中的一些词汇哟)思路点拨: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10-20亿,100年;20-30亿,30年;30-40亿,15年;40-50亿,12年;50-60亿,12年。(4)、读课本第71页第二自然段,思考: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 与 决定的。(5)读图4.2说出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方法:人口自然增长率= — 思路点拨:(4)出生率 死亡率 (5)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思路点拨: 第2题: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英国0.12巴西0.73德国-0.07尼日利亚4.01(1)尼日利亚、巴西、英国、德国 (2)负数 意味着德国人口总数不断减少,劳动力不足。(意思相近即可) 思路点拨:1.C; 2.A ;3.C 4 A 5A学习活动二:世界人口的分布(请注意从课本中划出和写下你的分析结论)(6)阅读课本第72页图文,完成:世界人口的分布是 ,人口的疏密程度可以用 来表示。读课本第73页活动1可知:人口密度一般是指 。讨论完成表格(7)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因为亚洲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欧洲、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8)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生存带来困难。对照提纲回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一、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数量 2速度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不均匀
1、人口密度2、人口稠密区3、人口稀疏区4、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的关系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阅读“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能从中获得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的信息。运用世界政区图,说出三大宗教的地区分布,学会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及其分布在华人聚集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了解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等法律知识。
教学重点:
1、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内容:
世界的语言、世界的三大宗教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 出示导学提纲师生合作探究 展示:三大宗教不同建筑风格的画面,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营造一种有宗教特色的氛围,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当今世界有很多人是信仰宗教的,如果你对宗教一无所知,就会好心办坏事,所以了解和掌握世界上的语言、宗教等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两方面的知识。阅读课本P77-80,思考:1、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及地区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学习活动一:世界的语言(1)请同学们读课本文字,探究: 、 、 、 、 、 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汉语也就成了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因为由于 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3)探究思考 课本第79页活动思路点拨:1.东南亚等地;2.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小结 语言主要分布区汉语中国、东南亚等地英语俄语俄罗斯法语法国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4)、读一读划出和笔记的内容学习活动二:世界的三大宗教(5)、读教材探究表格内容:(从课本上划出要点即可!)世界三大宗教产生地和主要分布地区我国的维吾尔族、回族信仰 ,藏族、蒙古族信仰 教(6)读图4.10、宗教服饰特点(7)基督教徒:佩带“十字架”伊斯兰教徒:白色长袍(8)佛教建筑以塔状建筑为其突出特征;伊斯兰教以穹隆状屋顶为其建筑特色,屋顶上通常有一弯新月;基督教以尖顶建筑为主,屋顶有十字架标志。(9)读一读划出的内容小结本课所学。
板书设计:
一、世界的语言
世界上的主要语言 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人数最多的语言
二、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发源地及现分布地区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