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4课 理性之光 课件(31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4课 理性之光 课件(31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5 19:49:59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第14课 理 性 之 光课标:
认识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了解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一、启蒙运动
1、什么是启蒙运动?(概念)
启蒙---明亮、照耀、光明。
在17—18世纪的欧洲兴起的启迪和开导
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它以理性主义为指导给
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的运动。
2、中心:法国
3、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斗争对象: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是依赖
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探究1: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4、背景
材料一: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
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
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
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
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二: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
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出现了启蒙运动。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
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欧洲
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
放奠定了基础。材料四: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
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
的巨大障碍,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的权力开始受
到限制。4、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政治: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
宗教:宗教改革打破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
科学:自然科学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二、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1、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1)生平简介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1716年继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他卖掉官职,游历欧洲。认真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 (2)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3)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解释: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开行使
目的:防止君主专制
确保公民政治自由
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
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意义 :成为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 的基本原则导入2、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1)生平简介(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1694—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和政治等方面写了大量著作,近百卷之多。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无不是他的后辈,对他推崇备至,公认他是他们的导师。 他一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精神上的准备。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2)思想主张:
A、批判天主教会、反对封建专制
B、提倡自由、平等
C、主张法国实行开明君主制
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雨果 想想:你觉得雨果这样说有道理
吗?
(3)意义: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伏尔泰(1694-1778)专制 特权 危害自由和平等
法律是制约特权的有效手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性最大的天赋是自由。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课内延伸:
材料一:孔子一个人由于在神明的问题上,提出了人类理性
所能形成的最圣洁的看法而受之无愧的荣誉。
(注:伏尔泰:《风俗论》上册,第219页。
材料二:我认真读过他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这些
书里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而没有丝毫江湖骗子的货色??。
(参见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请思考:请思考伏尔泰推崇孔子及中国文化的原因。点评:孔子的民本思想正好符合伏尔泰现在反对封建君主
专制的观点。伏尔泰极力推崇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来抨
击欧洲宗教的黑暗和封建专制。伏尔泰启蒙了欧洲,而孔
子则启蒙了伏尔泰。3、卢梭:社会契约
(1)生平简介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急进的民主主义者。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卢梭还为《百科全书》撰写了全部音乐条目。 (2)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3)思想主张:
A、阐述“天赋人权”学说,
B、提出“人民主权”的口号
C、推翻暴君建立民主共和国
(4)影响: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为法国大革命进行思想动员历史情景剧
卢梭的观点比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又和激进之处?
选四位同学,分别饰演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
路易十六思想家与暴君的对话,思考这一问题。参考: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开明
君主(都倾向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卢梭彻底否定君主
制,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人民应当推翻暴政,建立民主
共和国。所以卢梭又被称为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贤祠内卢梭的棺椁先贤祠 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并脱离教会后,改为埋葬法国历代伟人的墓地。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马尔罗和大仲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4、康德:人非工具
(1)生平简介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除曾去但泽短期旅行外,一生未离乡土。从1775年起,他在哥尼斯堡大学教授逻辑学和哲学,以及数学、物理学、自然地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共27年。其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言》《实践理性批判》、《论永久和平》《道德的形而上学》等。(2)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论证了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阐述了主体的先验的自由。在《判断力批判》中,他是要克服自然的必然性与先验自由的对立,架设由现象界通向本体界的桥梁。(3)思想主张:人非工具
(观点:指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换句话说,人应当把人当人看。人应该尊重别
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
(4)影响:
最终确立了人类在哲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启蒙运动意义
1、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影响:是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发展了人文主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理性万国”、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纯粹理性批判》《哲学通信》自由平等
民主政治三权分立
法的精神“社会契约”
“人民主权”人非工具
思想自由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思想影响18世纪的欧洲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相似点:
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天主教会
都有近代民主思想理念:民主、自由、平等、法治课堂小结:(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1、人文主义的起源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远古时代已出现人性的觉醒)
2、、人文主义的湮灭
中世纪――完全听从教会
(以神为本,以宗教为本,泯灭人的本来性情)
3、人文主义的复兴
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开始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追求幸福生活)
4、人文主义的发展
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反对教会教皇的权威,追求宗教的人文主义)
5、人文主义的成熟
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提倡以人为本体的理性的政治,特别康德的理性批判强调
以人为本体,最终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课堂延伸
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并分析启蒙运动是怎样丰富和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内涵?请思考,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有哪些异同点?
参考答案 共同点:主张用理性学说批判现实,否定现
存的封建制度;抨击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
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天主教的
黑暗统治;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
由。
不同点:
伏尔泰反对教会而又信仰上帝,反对君主专
制而又赞成开明君主,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倡导天赋人权,主张三权分立;
卢梭则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人民有权推翻他。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特点。
共同点:主张用理性学说批判现实,否定现存的封建制度。抨击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天主教的黑暗统治;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各自特点:伏尔泰具有领袖威望的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和教权主义,影响巨大。但伏尔泰反对教会而又信仰上帝,反对君主专制又赞成开明君主,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倡导天赋人权,并继承发展了英国思想家洛克的分权学说,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这一原则使国家机器内部权力均衡,互相制约,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同时又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资产阶级对抗封建专制指出了道路。
卢梭主要观点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民主权”。他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上存在着体现人们共同利益的“公共意志”,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他提倡当统治者要撕毁社会契约时,人民有权推翻他,这一主张不仅反对君主专制,而且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革命的理论。他认为立法权应该属于人民,人民有能力建立起体现公共利益的法律,他明确提出来“人民民主说”,反对君权神授论。他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还反对任何人因谋私而违反公共意志。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容,其主要表现。
(1)文艺复兴主要抨击天主教会的神学观念,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攻击矛头对准的是封建社会里最神圣、最崇高的东西,也就是王权、神权与特权。
(2)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还不能公开地否定宗教神学,不少作品还借用宗教为题材;而启蒙运动中已提出了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引导人们从迷信上帝转向崇尚自然。
(3)文艺复兴重在宣传人文主义,追求人性解放;启蒙运动则前进一大步,强调人应该按照理性去行事,行使自然所赋予人的一切权利。
(4)文艺复兴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启蒙运动在批判封建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改革社会、改造国家的理论,为未来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解析与探究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揭露宗教禁欲主义道德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他嘲讽道:如果丈夫在妻子门口发现有僧侣的鞋子,那就要赶快走开,因为教士为了上帝在拯教他的妻子。
材料二
  我们不管在哪里都看到宗教致使世人忧郁,使他们一本正经,使他们逃避喜悦和欢乐,而且常常使他们采取那种最无趣味、最违反人性的生活方式。
                             ——霍尔巴赫
材料三
  这个禁欲的职业(指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于如此。
                             ——孟德斯鸠请分析: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要抨击宗教禁欲主义,这一批判有何历史意义?自我测评1.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各提出了哪些思想?如何评价他们的主要贡献?2.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孟德斯鸠探讨了政治自由的条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他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本原则;②伏尔泰提出自由、平等,主张君主立宪制或开明君主制。他把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引向了实质,广泛唤起民众,培养了不少启蒙运动的追随者,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③卢梭提出人民主权,主张民主共和制。他为法国中下层群众提供了理论旗帜,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④康德建立了理性批判哲学,主张以人为本,人非工具。他从哲学上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把西方哲学推向了高峰。①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②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③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④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传理性真理是为了解放全人类。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一书,发表于1748年。在这部著作中,他不仅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的专制制度,而且主张一种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成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孟德斯鸠的学说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也发生过影响。1904—1909年,严复将《论法的精神》一书,以《法意》为名译成中文出版。 《论法的精神》中译本书影《法意》书影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摘录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姓名
张凤义
单位
济南第七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理性之光
一、教材分析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精神的延续和弘扬,在西方文明史上地位重要。本课是单元线索“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主要内容介绍启蒙运动的背景、含义和四大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地位以及启蒙运动的影响等,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基本一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学生分析
???经 过高一阶段的学习,高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加上启蒙运动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所接触,因此学生掌握这节课的内容难度不大,主要由学生自 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本课内容中较初中新增加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难度较大。学生处于高二阶段,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对“启蒙运动 对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一问题理解起来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②通过探讨启蒙运动的特点,认识其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①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共同点,经历从研究具体问题入手,再进行理性归纳、概括的学习过程。②通过探讨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高潮的原因、启蒙运动的影响等问题,学会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学习启蒙运 动时期杰出思想家关于宗教和社会政治的学说,形成科学态度,培养敢于置疑、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产生对世界文化认同感。②通过探究启蒙运动兴起 的历史条件与重大影响,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初步认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这节课中,我使用了视频播放器、PPT、 交互式多媒体设备等,导入环节使用了视频播放器,播放《大国崛起》的片段,专家的观点、法国大革命时波澜壮阔的场面,很震撼、很深入人心,上课一开始就把 学生带到了历史的深处,激起他们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欲望。在讲授环节,我多次使用PPT展示历史文字材料和图片,因为这一课主要学习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 张,较为抽象,这些主张主要还是通过他们的著作体现出来的,所以用PPT展示文字史料是合适的,对学生理解思想主张是有帮助的。交互式多媒体主要在学生用 文字展示学习成果时使用,这是最好的方式,直观性强。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1、播放《大国崛起》有关法国的片断,同时提醒学生思考,法国强大的君主制为什么会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所推翻?
2、提问上述问题。
1、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
视频播放器播放视频
讲授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兴起的的原因
2、展示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中的一段文字材料,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阅读总结
3、展示四位启蒙思想家及其体现其主张的材料
4、呈现图片和文字材料,并提问启蒙思想影响到的国家
5、引导学生总结启蒙运动的影响
1、阅读教材,回答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2、归纳总结理性的含义
3、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形成表格
4、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5、总结启蒙运动的影响
1、PPT展示材料
2、学生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上填写表格
探究
出示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启蒙思想家抨击宗教禁欲主义的原因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PPT展示材料
建构体系
提醒学生思考本课知识结构
学生思考并写出知识结构
交互式多媒体
训练
发放活页练习
做练习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本课的知 识和能力要求,采用了翔实的历史资料、丰富的呈现方式,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在这节课中,我充分把握学生实际,始 终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除了教给学生如何系统的掌握历史知识外,我还对学生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的学法指导,教给他们如何分析背景和影响,并使他们认识 到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地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学习历史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