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4 06:5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

······················

······················
线
································
学校
年级
班 姓名
考号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
历 史 试 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题2分,共30分)
1.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所示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部分)。其中①②③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凿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凿运河
C.①开凿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凿运河③灭亡陈朝
2. 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时,列出他们搜集的素材.据此推测,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A.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B.唐朝农业的发展
C.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D.“开元盛世”的出现
3. 奶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相传唐太宗时期,某位公主嫁到吐蕃(今西藏)以后,喝不惯当地牛奶,便在牛奶中加入煮好的茶再饮用,奶茶也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见证.下列可以与这段传说相印证的史实是( )。
A.设置安西都护府 B.设置北庭都护府 C.金城公主入藏 D.文成公主入藏
4.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 (
七年级历史第
1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第
2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第
3页(共6页)
)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对玄奘西行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贞观初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B.玄奘从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之后主持译经工作
C.《大唐西域记》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D.此行促进了中印交流,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珍贵文献
5.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表示皇帝统治纪年的一种制度,始于汉武帝.唐玄宗在位时有过“先天、开元和天宝”三个年号.第三个年号为“天宝’开始于742年,终止于安史之乱开始的第二年.天宝年号的使用时间是( )。
A.29年 B.1年多 C.15年 D.21年
6. “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这段话描述了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 )。
A.方田均税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保甲法
7.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如下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8. 马克思评价某历史人物“戎马倥偬( kōnɡ zǒnɡ)”,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 áo)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据此可知该人物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9. 晋华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走进山西省高平市区西北的二郎庙,发现庙内一座建于1183年的戏台(见右图).该戏台的台基高度高于1米,抬高了演员的位置,可减少声音在观众席位传播过程中的损耗.此外,戏台三面用厚墙进行围合,可聚拢演员声音,并使声音集中向台口方向进行反射,可谓设计独到.这座戏台展现了( )。
A.山西戏种的多样 B.劳动人民的智慧
C.山西淳朴的民俗 D.戏剧唱腔的多变
10. 北宋编撰《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书所记述的历史起止时间位于如图中( )。
A.A B.B C.C D.D
11. “中国之外,四海维之.海外夷国以万计,唯北海以风恶不可入,东西南数千万里,皆得梯航(交通工具)以达其道路,象胥(翻译人员或接待外使的官员)以译其语言.”《岛夷志略》中描述的这种盛况,说明了元代( )。
A.对外贸易不受天气等影响 B.造船技术领先
C.初步掌握信风等气象规律 D.海路交通发达
12.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它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大禹治水的传说 B.《史记·陈涉世家》
C.元朝急递铺令牌 D.电影《英雄郑成功》
13. 太和殿是明清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位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是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这种建筑理念反映出( )。
A.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B.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的
C.北京城是由宫城、皇城、京城三大部分组成的
D.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14. 下面的表格为清代1840年前《土地人口比例变化(单位:亩/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
A.农业生产发展 B.人地矛盾突出 C.中央集权加强 D.出现盛世局面
15.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B.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D.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第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5分,共45分.
16.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不断书写着辉煌篇章.晋华中学七年级同学以“传承赓续·继往开来”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活动成果展示.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7.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隋朝创制;唐代在承袭隋制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宋代在唐代的基础上完善发展了科举制度,使科举成为选拔官吏的最主要途径.伴随着学校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宋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与日俱增.据估计,宋代参加科举的人数每属不下十万人,科举在宋代已经普及,而且对经济、社会、风尚都产生了深远作用.
——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地方体制与官僚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在宋代得以发展的原因.(3分)
(
七年级历史第
4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第
5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第
6页(共6页)
)材料二: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对地方加强管理的措施.(3分)
材料三: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省制具有稳定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经济基础.省制长期运行并不断适应时代需求,很有韧性.内在的调适能力使省制满足了历史时期向边疆延伸的需要.政区是国家权力的空间配置,元明清以来省制演变的主轴是历代中央政府一直掌控、领导着行省,体现了中国强大的内聚力.
(3)根据材料三,概括省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作用.(4分)
18. 经济发展是国家富强的基石.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说出图中唐朝“户数”是依据哪一位帝王统治时期的数据编制的 某同学认为,“唐代到宋代经济重心逐步南移”的结论可以通过图中的数据得出,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请说明理由.(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这一时期农业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前期推动农业发展的因素.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是如何做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4分)
(
·······························

······················

······················
线
································
)19.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历史证明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李老师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主题,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识读图片——见证民族团结】
(1)一组同学在课本中找到了下列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时采取了哪些方式 并简述其共同的历史影响.(4分)
任务二 【多元史料——探究英雄人物】
(2)二组同学收集到下列多元史料,请你帮他们分析这些史料共同印证了明朝中期的什么特征,并说明戚继光的历史贡献及史料二中的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4分)
任务三 【史实整理——撰写历史总结】
(3)三组同学将本单元部分课时标题及重要史实整理成表格,请你任选以下一个观察角度,依据表格及所学知识帮他们完成不少于150字的历史总结撰写.(7分)
观察角度:君权强化、巩固统一、对外关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