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散步》课件(17张ppt含音频和视频)+教学设计共7份(安徽省优质课铜陵12中朱春羊)(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散步》课件(17张ppt含音频和视频)+教学设计共7份(安徽省优质课铜陵12中朱春羊)(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5 08:15:51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莫怀戚散 步铜陵市十二中学 朱春羊听读回答: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提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2.这是一个 的家庭。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听读回答: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提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2.这是一个 的家庭。和谐思考:
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美吗?简单地概括美在何处?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思考:
文中的四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位?分别找出文中描写这些人物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说说喜欢的理由。“我”:孝顺母亲,责任心强(语言、心理);
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小辈(语言、动作);
妻子:贤惠、善良;
儿子:懂事,聪明(语言) 。品味语言: 这篇散文的语言也很美,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找的句子美在何处。句子赏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拓展延伸: 多年之后,这美丽的一幕会发生在“我”的儿子的身上吗?请大家看完视频后,再给我答案。说说你的故事:
这是发生在莫怀戚先生家中平凡而又感人的小故事,这篇优美的散文一定打动了在座的同学们。相信同学们的家也不缺乏这样的故事,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口头作文:
如果有一天
我们的父母也老成了我们的孩子
我请你,请你们,也记着做他们的父母
像他们曾经对待我们一样,藏起生活的艰辛与坎坷
微笑地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
请记得摊开他们的手掌
数一数上面的千沟万壑…
这样
我们的生命原野就会永富春意
我们的生命就会永远朝着那无限的绵长的路走去
谢谢大家






铜陵市第十二中学 朱春羊
散 步

莫怀戚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能深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赏析重点字词句的意韵,深入领悟作品主题:亲情、人性、生命。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真情。
教学重点:
1、重点品味文章之美。
2、能深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赏析重点字词句的意韵,深入领悟作品主题:亲情、人性、生命。
教学难点:
能深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赏析重点字词句的意韵,深入领悟作品主题:亲情、人性、生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本文主要在于对学生审美阅读的启蒙训练,着重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全文,并对文中一些精彩优美的句子有所体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在讨论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尊重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发挥"导"的作用,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上加以点拨,切忌喧宾夺主,使交流活动流于形式。
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营造浓浓的亲情氛围。
师导入:(1)刚才大家听到的是《让爱住我家》这首动人的歌曲。是啊,家,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暖,因为有了浓浓的情而美好,所以人们才会产生让爱永住我家的美好愿望。本节课,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2)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节目……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水波粼粼的鱼塘,陪同莫怀戚先生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二)听读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由学生听读回答下列问题:(PPT演示)
过渡语:请听老师配乐朗诵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感受这份亲情,看课文写的内容是什么,并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提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2、这是一个————的家庭。
(三)课文探究
1提问:这篇文章写得美吗?请简单地概括美在何处?人性美、景物描写的诗意美和语言美
2文章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样的景物描写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请学生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感受春天的景物美,品味景物描写的作用。(PPT演示)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温馨的家庭,诗意的散步。
过渡语:一家四口在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天里散步,这是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是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人性的光辉在闪耀,因而,它如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击着我们的心扉。
3思考:文中的四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位?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些人物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PPT演示)
总结: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小辈;(动作,语言)
“我”:孝顺母亲,责任心强;(心理,语言)
儿子:懂事,聪明;(语言)
妻子:贤惠,善良。
过渡语:好听的歌总是由优美的旋律传送的;美丽的花得由鲜绿的叶儿衬托;同样,美文得有妙语来表达。这篇课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读来的感受犹如背着花篮与作者边散步边交谈,于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小花。
4 品味语言:
这篇散文的语言也很美,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字词句,比如句子的对称美。读一读,说说你找的句子美在何处。
读这篇文章的历程,就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它的语言还美在字里行间富有意蕴美。
5.齐读: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吟诵文中最后一段,感受文章的意蕴哲理美……(探寻主题)
句子赏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板书:亲情)
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母子情、夫妻情、祖孙情。本文就围绕着这三种亲情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尊老爱幼。
(四)课外延伸,激发情感(PPT演示)
多年之后,这美丽的一幕会发生在“我”的儿子的身上吗?请大家看完视频后,再给我答案。
父母的身教胜于言传。责任和孝心会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中年人(我和妻子)的举动,不仅仅是一种责任的承接,还是给下一代的示范。生命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
(五)口头作文
说说你的故事:
这是发生在莫怀戚先生家中平凡而又感人的小故事,这篇优美的散文一定打动了在座的同学们。相信同学们的家也不缺乏这样的故事,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播放歌曲《懂你》,设置情境,学生准备)
(六)课堂小结
(PPT演示)小结:(配乐)听了同学们的感悟,老师也有很多感慨,就用一首小诗来结束这堂课吧。
如果有一天
我们的父母也老成了我们的孩子
我请你,请你们,也记着做他们的父母
像他们曾经对待我们一样,藏起生活的艰辛与坎坷
微笑地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
请记得摊开他们的手掌
数一数上面的千沟万壑…
这样
我们的生命原野就会永富春意
我们的生命就会永远朝着那无限的绵长的路走去
作业布置
题目:学了《散步》再看父母
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趴一会,回想下小时候父母背自己的情形,然后轻轻为他们捶捶背。再仔细观察下,父母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虔诚的做完这些事,请写下你的感受
(七)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